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46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41
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牵引机、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挖掘条带式填埋沟的开沟装置、土壤传送装置及清扫装置,土壤传送装置在开沟装置的后侧设置多组,清扫装置设置在相邻土壤传送装置之间;土壤传送装置包括与牵引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轴以及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传送带;清扫装置包括用于清扫地面上秸秆的清扫部以及与机架连接的连接部,清扫装置设置在开沟装置与土壤传送装置的输出端之间。通过将填埋秸秆的填埋沟与相邻填埋沟之间没有秸秆的地面交叉设置,解决了秸秆与土壤大面积混合而无法将秸秆与后期播种的种子隔离开的技术问题。

A strip type straw landf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涉及一种秸秆填埋机,具体为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
技术介绍
在农业种植领域,秸秆还田是一项为土地增肥增产的有效措施,秸秆还田,能够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使土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现有技术中,秸秆还田的方式是先将秸秆粉碎,再利用旋耕机旋耕,将秸秆与土壤大面积混合。但是,利用旋耕机将秸秆与土壤混合后容易使土壤变得过于疏松,导致种子不能与土壤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另外,粉碎的秸秆与土壤混合后,与种子直接接触,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容易影响新种植的种子,影响作物生长,降低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提供了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解决了秸秆与土壤大面积混合、无法实现后期播种的种子与秸秆隔离而影响作物生长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包括牵引机及设置在牵引机后端的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挖掘条带式填埋沟的开沟装置,关键是: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土壤传送装置及清扫装置,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在开沟装置的后侧设置多组,清扫装置设置在相邻土壤传送装置之间;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包括与牵引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轴以及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传送带;所述的清扫装置包括用于清扫地面上秸秆的清扫部以及与机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的清扫装置设置在开沟装置与土壤传送装置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的开沟装置包括开沟轴及旋转开沟刀,所述的开沟轴垂直于牵引机的前进方向设置,开沟轴的动力输入端与牵引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旋转开沟刀借助轴套套装于开沟轴上。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的主动轴与牵引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传送带的从动轴与第二传送带的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的上料端、下料端分别与开沟装置的出料端、第二传送带的上料端接驳。所述的清扫部包括清扫条、旋转轴及清扫驱动机构,所述的清扫条呈撑开的伞骨状固定于旋转轴的下端,清扫条的自由端为钩状的弹齿,所述的旋转轴通过清扫驱动机构与机架连接,所述的清扫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牵引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开沟装置为倾斜设置的板状的开沟铲,开沟铲的下端伸入土壤、上端与土壤传送机构的上料端接驳,开沟铲的截面为一字型或向内凹陷的V形。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中的主动轴及从动轴分别通过其轴端设置的支撑杆与机架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上料端的上料支撑杆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的清扫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壳体及设置于连接壳体内的蜗轮、蜗杆,所述的蜗轮与旋转轴固定,所述的蜗杆的动力输入端与牵引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机架与连接壳体之间的升降杆。所述的秸秆填埋机还包括设置于机架后端的镇压装置,所述的镇压装置包括镇压轮及连接架;所述的镇压轮与旋转开沟刀开沟轨迹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连接架与机架铰接具有摆动的自由度。所述的连接架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弹簧缓冲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开沟装置后侧设置土壤传送装置,在相邻的土壤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清扫装置,能够在开沟装置开沟后,利用土壤传送装置,将开沟装置铲出的土壤运离地面,清扫装置设置在开沟装置与土壤传送装置的输出端之间,土壤传送装置将土壤运离地面后,清扫装置将相邻两土壤传送装置之间的秸秆清扫进开沟装置开出的填埋沟中,机架继续前进,土壤从土壤传送装置的输出端落回填埋沟,将秸秆埋复于土壤下,实现了相邻两填埋沟之间的秸秆与土壤的分离。在后期利用播种机播种时,将种子播种于相邻的两个填埋沟之间即可使种子避免与秸秆接触,从而避免被填埋的秸秆中的虫卵、病菌与种子接触影响种子的发育和生长。通过在第一传送带上料端的上料支撑杆与机架之间设置缓冲装置,提高了第一传送带的环境适应能力,延长了第一传送带的使用寿命。通过在清扫部与机架之间设置连接部,并设置连接部为具有升降能力的升降杆,调整升降杆,使清扫条对地面有一个预压力,能够使清扫条更好的将其下方的秸秆清理干净。通过在机架的后端设置镇压装置,并使镇压轮与旋转开沟刀的开沟轨迹在同一直线上,在土壤从第二传送带的下料端落至填埋沟中以后,对填埋沟上的土壤进行镇压,压紧填埋沟内的秸秆与土壤,减少填埋沟附近土壤水分的散失、加快秸秆的腐熟,增加土壤的肥力。在镇压装置的连接架与机架之间设置弹簧缓冲杆,可以给镇压轮提供压紧底面的预压力,另外,还能够在凹凸不平的农田中作业时,为镇压轮提供限位,防止镇压轮的摆动幅度过大导致部分填埋沟上的秸秆与土壤未被压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机架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作过程中简化后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5是旋转开沟刀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清扫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二中开沟铲横截面为一字形时机架部分的主视图;图9是图8简化后的仰视图;图10是实施例二中开沟铲横截面为向内凹陷的V字形时机架部分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简化后的仰视图。图中,1、牵引机,2、机架,3、填埋沟,4、开沟装置,5、土壤传送装置,6、清扫装置,7、清扫部,8、连接部,9、开沟轴,10、旋转开沟刀,11、轴套,12、第一传送带,13、第二传送带,14、清扫条,15、旋转轴,16、清扫驱动机构,17、上料支撑杆,18、缓冲装置,19、连接壳体,20、升降杆,21、镇压装置,22、镇压轮,23、连接架,24、弹簧缓冲杆25、缓冲壳体,26、缓冲弹簧,30、开沟铲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包括牵引机1及设置在牵引机1后端的机架2,所述的机架2上设置有挖掘条带式填埋沟3的开沟装置4,关键是:所述的机架2上还设置有土壤传送装置5及清扫装置6,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5在开沟装置4的后侧设置多组,清扫装置6设置在相邻土壤传送装置5之间;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5包括与牵引机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轴以及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传送带;所述的清扫装置6包括用于清扫地面上秸秆的清扫部7以及与机架2连接的连接部8,所述的清扫装置6设置在开沟装置4与土壤传送装置5的输出端之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旋转开沟刀10后侧设置第一传送带12、第二传送带13,在相邻的土壤传送装置5之间设置清扫装置6,清扫装置6设置在旋转开沟刀10与第二传送带13的输出端之间,在旋转开沟刀10开沟后,利用第一传送装置12、第二传送装置13将旋转开沟刀10铲出的土壤运离地面,第一传送带12、第二传送带13将土壤运离地面后,清扫装置6的清扫条将相邻两土壤传送装置之间的秸秆清扫进旋转开沟刀10开出的填埋沟3中,牵引机1带动机架2继续前进,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包括牵引机(1)及设置在牵引机(1)后端的机架(2),所述的机架(2)上设置有挖掘条带式填埋沟(3)的开沟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2)上还设置有土壤传送装置(5)及清扫装置(6),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5)在开沟装置(4)的后侧设置多组,清扫装置(6)设置在相邻土壤传送装置(5)之间;/n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5)包括与牵引机(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轴以及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传送带;/n所述的清扫装置(6)包括用于清扫地面上秸秆的清扫部(7)以及与机架(2)连接的连接部(8),所述的清扫装置(6)设置在开沟装置(4)与土壤传送装置(5)的输出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包括牵引机(1)及设置在牵引机(1)后端的机架(2),所述的机架(2)上设置有挖掘条带式填埋沟(3)的开沟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2)上还设置有土壤传送装置(5)及清扫装置(6),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5)在开沟装置(4)的后侧设置多组,清扫装置(6)设置在相邻土壤传送装置(5)之间;
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5)包括与牵引机(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轴以及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传送带;
所述的清扫装置(6)包括用于清扫地面上秸秆的清扫部(7)以及与机架(2)连接的连接部(8),所述的清扫装置(6)设置在开沟装置(4)与土壤传送装置(5)的输出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装置(4)包括开沟轴(9)及旋转开沟刀(10),所述的开沟轴(9)垂直于牵引机(1)的前进方向设置,开沟轴(9)的动力输入端与牵引机(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旋转开沟刀(10)借助轴套(11)套装于开沟轴(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传送装置(5)包括第一传送带(12)及第二传送带(13),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2)的主动轴与牵引机(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传送带(12)的从动轴与第二传送带(13)的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2)的上料端、下料端分别与开沟装置(4)的出料端、第二传送带(13)的上料端接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带式秸秆填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扫部(7)包括清扫条(14)、旋转轴(15)及清扫驱动机构(16),所述的清扫条(14)呈撑开的伞骨状固定于旋转轴(15)的下端,清扫条(14)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顺利吴海岩王瑞丽朱金英温媛焦海涛李霄鹤杨志杰李超申思王润政彭洪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