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气氨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氨回收装置,属化工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液氨灌装、尿素生产等化工产品生产作业时,往往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极强的气氨,当前为了消除气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防治因气氨排放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当前主要是通过诸如申请号为“201620577631.4”的“一种新型气氨回收装置”、申请号为“201720216401X”的“一种气氨回收装置”等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传统的气氨回收装置进行回收,但在使用中发现这些类传统的气氨回收装置往往设备机构复杂,体积相对较大,且这些类传统的气氨回收装置还存在结构相对固定,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无法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设备结构,从而一方面无法根据气氨回收需要灵活调整气氨回收作业效率,另一方面也导致设备维护及气氨回收作业无法同步进行,从而严重影响了气氨回收作业的灵活性和回收效率,同时也导致设备运行连续性和稳定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此外,当前所使用的传统气氨回收系统中,也往往均是通过传统的氨气与水面溶解机构进行回收,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气氨回收效率相对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气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气氨回收装置包括氨水循环槽、气氨水洗槽、节流阀、压力传感器、导气管、导流管、承载龙骨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承载龙骨为横断面为矩形,且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氨水循环槽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与承载龙骨轴线平行分布且各氨水循环槽间相互并联,所述氨水循环槽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侧表面设至少两个氨水循环口、一个排气口及一个回流口,其中所述氨水循环口对称分布在氨水循环槽两端端面并位于氨水循环槽轴线下方,所述排气口和回流口均位于氨水循环槽轴线上方位置,其中所述排气口通过导气管与气氨水洗槽上端面相互连通,所述回流口通过导流管与气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气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气氨回收装置包括氨水循环槽、气氨水洗槽、节流阀、压力传感器、导气管、导流管、承载龙骨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承载龙骨为横断面为矩形,且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氨水循环槽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与承载龙骨轴线平行分布且各氨水循环槽间相互并联,所述氨水循环槽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侧表面设至少两个氨水循环口、一个排气口及一个回流口,其中所述氨水循环口对称分布在氨水循环槽两端端面并位于氨水循环槽轴线下方,所述排气口和回流口均位于氨水循环槽轴线上方位置,其中所述排气口通过导气管与气氨水洗槽上端面相互连通,所述回流口通过导流管与气氨水洗槽下端面相互连通,所述气氨水洗槽至少一个,与承载龙骨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气氨水洗槽包括槽体、导流罩、散逸管,其中所述槽体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设一个加水口、一个进气口,下端面设至少一个循环水口和一个排污口,其中所述槽体通过加水口与导流管相互连通,且导流管前端面嵌于槽体内并与散逸管相互连通,所述导流罩为与导流管同轴分布的圆台状管状结构,包覆在导流管外并与槽体上端面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导流罩下端面与槽体下端面间间距为槽体高度的1/5—1/3,且下端面面积为槽体下端面面积的50%—80%,所述散逸管嵌于导流罩内,并为环绕导流管轴线的螺旋线结构分布,且所述散逸管通过连接筋板与导流罩内侧面连接,下端面与导流罩下端面平行分布并与导流罩下端面间间距为0至导流罩高度的1/3,且所述散逸管下端面的管壁上均布若干透气口,且各透气口轴线与导流罩轴线平行分布,所述槽体通过循环水口与导流管相互连通,并通过导流管与氨水循环槽的回流口相互连通,所述节流阀至少两个,分别位于导气管和导流管上并与导气管、导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波,卫周建,霍小永,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