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包括高度可调节支撑柱和模板组件,模板组件包括模板底板、模板侧板和模板面板,模板底板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模板底板固定槽,高度可调节支撑柱上端位于模板底板固定槽中,模板底板、模板侧板、模板面板外侧之间通过L型角铁连接,L型角铁上设置有角铁螺纹通孔,模板底板、模板侧板、模板面板外部均设置有未贯穿的模板螺纹沉孔,角铁螺纹通孔与模板螺纹沉孔间通过模板连接螺钉连接,高度可调节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需要便捷的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及固定模板时的角度,拼装和拆装简单,支撑稳固性好。
An optimized general support structure for concrete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进行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使用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支撑结构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支撑结构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进行支撑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支架的长度是固定的,只能利用扣件进行支架间的连接,连接及拆卸较为繁琐,模壳的拼装和拆装工序较为复杂;(2)、支架只能进行垂直支撑,进行多角度、倾斜支撑时,支架较难搭建,且支架与模壳的连接关系不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能够根据需要便捷的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及固定模板时的角度,拼装和拆装简单,支撑稳固性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包括高度可调节支撑柱和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模板底板、模板侧板和模板面板,所述模板底板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模板底板固定槽,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柱上端位于模板底板固定槽中,所述模板底板、模板侧板、模板面板外侧之间通过L型角铁连接,所述L型角铁上设置有角铁螺纹通孔,所述模板底板、模板侧板、模板面板外部均设置有未贯穿的模板螺纹沉孔,所述角铁螺纹通孔与模板螺纹沉孔间通过模板连接螺钉连接,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结构,高度可调节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旋转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间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外侧均匀设置有多排支撑柱紧固槽,所述第一支撑柱侧端设置有贯穿的第一支撑柱螺纹沉孔,所述第一支撑柱螺纹沉孔内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内六角螺栓,所述内六角螺栓的前部位于支撑柱紧固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结构与第一旋转结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螺纹连接柱、支撑座、支撑架、旋转螺栓、螺母和旋转部,第二旋转结构中的螺纹连接柱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二支撑柱顶部,第一旋转结构中的螺纹连接柱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一支撑柱底部,所述支撑座固定在螺纹连接柱上端,两个支撑架固定在支撑座上端,两个支撑架间通过旋转螺栓与螺母配合连接,旋转部套装在旋转螺栓上,旋转部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第二旋转结构中的旋转部顶端设置有上部支撑板,上部支撑板位于模板底板固定槽内,第一旋转结构中的旋转部底端设置有支撑脚座。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沉降孔,支撑板沉降孔内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支撑板连接螺钉,支撑板连接螺钉将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为上端带有倾斜面的直角梯形状的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为三角形状的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后组成长方体连接板。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计的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可以根据模板的搭建高度需要,调节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间的配合长度,得到合适高度的高度可调节支撑柱,并通过L型角铁将模板底板、模板侧板、模板面板两两快速连接;混凝土凝结后,通过转动内六角螺栓可以将第一支撑柱收缩到第二支撑柱内,然后拆卸掉L型角铁实现模板底板、模板侧板、模板面板的分离,从而实现快速的拼装搭建和拆装。2.设计的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通过旋转部带动上部支撑板、支撑脚座旋转,调节其转动角度,通过旋转螺栓与螺母配合将其紧固,实现多角度、倾斜搭建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支撑的功能,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支撑板连接螺钉实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连接或分离,得到带有倾斜面的直角梯形状的支撑板或三角形状的支撑板或长方体形状的支撑板,更好的实现上部支撑板在模板底板固定槽中的固定,提高支撑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在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在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第二旋转结构和上部支撑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支撑柱紧固槽;4、模板底板;5、模板底板固定槽;6、L型角铁;7、模板侧板;8、模板面板;9、模板连接螺钉;10、第一支撑柱螺纹沉孔;11、内六角螺栓;20、第一旋转结构;21、支撑脚座;30、第二旋转结构;31、上部支撑板;301、螺纹连接柱;302、支撑座;303、支撑架;304、旋转螺栓;305、螺母;306、旋转部;311、第一支撑板;312、第二支撑板;313、支撑板沉降孔;314、支撑板连接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包括高度可调节支撑柱和模板组件,模板组件包括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和模板面板8,模板组件优先使用铝合金等轻质金属板材,模板底板4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模板底板固定槽5,高度可调节支撑柱上端位于模板底板固定槽5中,高度可调节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1与第二支撑柱2间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2外侧均匀设置有多排支撑柱紧固槽3,第一支撑柱1侧端设置有贯穿的第一支撑柱螺纹沉孔10,第一支撑柱螺纹沉孔10内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内六角螺栓11,所述内六角螺栓11的前部位于支撑柱紧固槽3中,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模板面板8外侧之间通过L型角铁6连接,L型角铁6上设置有角铁螺纹通孔,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模板面板8外部均设置有未贯穿的模板螺纹沉孔,角铁螺纹通孔与模板螺纹沉孔间通过模板连接螺钉9连接。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搭建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根据模板的搭建高度需要,通过转动带有内六角头的螺栓,内六角螺栓11在第一支撑柱螺纹沉孔10中前进及后退,调节第一支撑柱1与第二支撑柱2间的配合长度,得到合适高度的高度可调节支撑柱;然后在高度可调节支撑柱上端放置模板底板4,模板底板4通过下端的多个模板底板固定槽5稳固支撑在第二支撑柱2顶部,通过L型角铁6将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模板面板8两两连接,其上的模板螺纹沉孔未贯穿可以保证模板内浇筑的混凝土不会渗漏及堵塞到模板螺纹沉孔,搭建完成后在模板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凝结后,通过转动内六角螺栓11可以将第一支撑柱1收缩到第二支撑柱2内,然后拆卸掉L型角铁6实现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模板面板8的分离,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的拼装搭建和拆装简单,支撑稳固性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可调节支撑柱和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和模板面板(8),所述模板底板(4)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模板底板固定槽(5),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柱上端位于模板底板固定槽(5)中,所述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模板面板(8)外侧之间通过L型角铁(6)连接,所述L型角铁(6)上设置有角铁螺纹通孔,所述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模板面板(8)外部均设置有未贯穿的模板螺纹沉孔,所述角铁螺纹通孔与模板螺纹沉孔间通过模板连接螺钉(9)连接,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结构(30),高度可调节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旋转结构(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可调节支撑柱和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和模板面板(8),所述模板底板(4)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模板底板固定槽(5),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柱上端位于模板底板固定槽(5)中,所述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模板面板(8)外侧之间通过L型角铁(6)连接,所述L型角铁(6)上设置有角铁螺纹通孔,所述模板底板(4)、模板侧板(7)、模板面板(8)外部均设置有未贯穿的模板螺纹沉孔,所述角铁螺纹通孔与模板螺纹沉孔间通过模板连接螺钉(9)连接,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结构(30),高度可调节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旋转结构(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1)与第二支撑柱(2)间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2)外侧均匀设置有多排支撑柱紧固槽(3),所述第一支撑柱(1)侧端设置有贯穿的第一支撑柱螺纹沉孔(10),所述第一支撑柱螺纹沉孔(10)内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内六角螺栓(11),所述内六角螺栓(11)的前部位于支撑柱紧固槽(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的通用型混凝土浇筑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结构(30)与第一旋转结构(20)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螺纹连接柱(301)、支撑座(302)、支撑架(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旺辉建筑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