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688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所述钢枕包括断面呈工字型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等距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在支撑板顶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轨扣件安装孔,在支撑板的两端底面分别设有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在支撑板的中部底面设有厚度大于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的缓冲层;在支撑板靠近两端的部位开设有钢筋锚固孔或螺栓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代替原有轨道结构的道床,使车辆荷载通过钢轨、扣件直接传递到钢枕,再通过钢枕直接传递地面结构,不再使用道床作为车辆荷载的承载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隧道空间不足引起的道床结构厚度不足的问题,增加轨道结构的稳定性。

A kind of steel sleeper which can replace ballast as bear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地铁轨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制钢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城市相继展开城市轻轨与地铁的建设。在地铁轨道的施工以及维修中,会遇到地铁线路经过既有结构,比如既有隧道,隧道结构是在地铁线路规划之前就已经建设好了,其隧道高度是根据车辆施工高度进行设计,而在地铁车辆的通行高度一般比普通车辆的通行高度更高,但是由于原隧道结构预留高度限制,不能调整隧道净空只能压缩轨道结构高度。现有的轨道结构的道床大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钢筋固定铺设、混凝土浇注填充的方式制备而成,然后在道床上铺设钢枕,最后在钢枕上安装扣件,并固定钢轨;其道床和钢枕都具有一定高度,而道床作为车辆荷载的承载结构,其厚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道床的厚度不足,便会影响轨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制钢枕,该钢枕结构简单、承载效果好,能够代替道床,使车辆荷载通过钢轨、扣件、钢枕直接传递至地面结构,可以减少道床的厚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枕包括断面呈工字型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等距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在支撑板顶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轨扣件安装孔,在支撑板的两端底面分别设有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在支撑板的中部底面设有厚度大于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的缓冲层;在支撑板靠近两端的部位开设有钢筋锚固孔或螺栓连接孔,当支撑板的两端部开设有钢筋锚固孔时,每端开设有多个钢筋锚固孔,每个钢筋锚固孔从上翼板贯穿至下翼板;当支撑板的两端部开设有螺栓连接孔时,在每端设有两组螺栓连接孔,且两组螺栓连接孔分布在靠近支撑板边缘的位置。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是采用厚度为20~30mm的钢板焊接而成的断面为工字型的支撑板,其支撑板的长度与现有轨道道床的宽度相等,支撑板的宽度大于钢轨扣件的宽度。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的厚度为10~12mm,每侧的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粘接在支撑板的底面,并从支撑板的端部延伸至将安装在支撑板上的钢轨扣件完全覆盖的区域;所述缓冲层为厚度15~20mm的珍珠棉垫层,粘接在支撑板的中部底面。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当支撑板的两端部开设有钢筋锚固孔时,其每端开设有四个钢筋锚固孔,四个钢筋锚固孔分布在钢轨扣件安装孔两侧,且不对应支撑板的中间竖板以及加强肋板的位置,在支撑板安装时,通过多个锚固钢筋从每个钢筋锚固孔植入地面支撑结构内将其固定;当支撑板的两端部开设有螺栓连接孔时,其每端的两组螺栓连接孔均开设在钢轨扣件安装孔以外的区域,并以支撑板的中分线为中线对称分布,在支撑板安装时,在支撑板的每组螺栓连接孔的位置固定一块金属连接板,并通过金属连接板与相邻支撑板连接。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块加强肋板对称分布在支撑板的中间竖板两侧,并与中间竖板焊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该钢枕结构简单、承载效果好,能够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使车辆荷载通过钢轨、扣件、钢枕直接传递至地面结构,不再使用道床作为车辆荷载的承载结构,可以减少道床的厚度,从根本上解决了隧道空间不足引起的道床结构厚度不足的问题,增加轨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开设有钢筋锚固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开设有螺栓连接孔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钢枕安装锚固钢筋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钢枕安装轨道后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图6是图2中的钢枕安装锚固钢筋的示意图;图7是图2中的钢枕安装轨道后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剖视图;图中:1—支撑板,1-1—上翼板,1-2—下翼板,1-3—中间竖板,2—加强肋板,3—钢轨扣件安装孔,4—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5—缓冲层,6—钢筋锚固孔,7—螺栓连接孔,8—钢轨扣件,9—锚固钢筋,10—金属连接板,11—钢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8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下实施中提供的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钢枕包括是采用厚度为20~30mm的钢板焊接而成的断面为工字型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包括上翼板1-1、下翼板1-2连接在上翼板1-1、下翼板1-2中部的中间竖板1-3,三块板体的厚度相同,相互之间焊接,并在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之间等距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2,多块加强肋板2对称分布在支撑板1的中间竖板1-3两侧,并与中间竖板1-3焊接,实施例中的加强肋板2八块,中间竖板1-3每侧四块,等距分布。实施例中的支撑板1的长度与现有轨道道床的宽度相等,支撑板1的宽度大于钢轨扣件8的宽度,能够方便安装钢轨扣件8,在支撑板1的顶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轨扣件安装孔3,每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钢轨扣件安装孔3,用于安装钢轨扣件8。以下实施中提供的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如图1至图8所示,在支撑板1的两端底面分别设有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4,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4的厚度为10mm,每侧的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4粘接在支撑板1的底面,并从支撑板1的端部延伸至将安装在支撑板1上的钢轨扣件8完全覆盖的区域,在支撑板1的中部底面设有厚度大于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4的缓冲层5,所述缓冲层5为厚度15mm的珍珠棉垫层,粘接在支撑板1的中部底面。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具体如图1所示,在支撑板1靠近两端的部位分别开设有四个钢筋锚固孔6,每端的四个钢筋锚固孔6分布在钢轨扣件安装孔3两侧,且每个钢筋锚固孔6不对应支撑板1的中间竖板1-3以及加强肋板2的位置,并从上翼板1-1贯穿至下翼板1-2。实施例1中的钢枕在进行安装时,如图3至图5所示,将钢枕置于道床所在的位置,然后直接通过锚固钢筋9从每个钢筋锚固孔6植入地面支撑结构内将其固定。该钢枕可以单独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枕包括断面呈工字型的支撑板(1),在支撑板(1)的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之间等距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2),在支撑板(1)顶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轨扣件安装孔(3),在支撑板(1)的两端底面分别设有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4),在支撑板(1)的中部底面设有厚度大于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4)的缓冲层(5);在支撑板(1)靠近两端的部位开设有钢筋锚固孔(6)或螺栓连接孔(7),当支撑板(1)的两端部开设有钢筋锚固孔(6)时,每端开设有多个钢筋锚固孔(6),每个钢筋锚固孔(6)从上翼板(1-1)贯穿至下翼板(1-2);当支撑板(1)的两端部开设有螺栓连接孔(7)时,在每端设有两组螺栓连接孔(7),且两组螺栓连接孔(7)分布在靠近支撑板(1)边缘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枕包括断面呈工字型的支撑板(1),在支撑板(1)的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之间等距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2),在支撑板(1)顶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轨扣件安装孔(3),在支撑板(1)的两端底面分别设有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4),在支撑板(1)的中部底面设有厚度大于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4)的缓冲层(5);在支撑板(1)靠近两端的部位开设有钢筋锚固孔(6)或螺栓连接孔(7),当支撑板(1)的两端部开设有钢筋锚固孔(6)时,每端开设有多个钢筋锚固孔(6),每个钢筋锚固孔(6)从上翼板(1-1)贯穿至下翼板(1-2);当支撑板(1)的两端部开设有螺栓连接孔(7)时,在每端设有两组螺栓连接孔(7),且两组螺栓连接孔(7)分布在靠近支撑板(1)边缘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是采用厚度为20~30mm的钢板焊接而成的断面为工字型的支撑板,其支撑板(1)的长度与现有轨道道床的宽度相等,支撑板(1)的宽度大于钢轨扣件(8)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林何超王闯贾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