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绒装置,所述静电板和吸附板依次横跨设置在平台的上方,所述静电板的底部交错设置有静电梳,所述吸附板在面料的来向端的低于另外一端的高度;所述夹立单元包括滑动架设在平台上方的滑杆一和滑杆二,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上均等距的阵列设置有接地的夹板,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上的夹板相互交错,且板面相对;所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夹板驱动源,所述夹板驱动源的自由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顶部偏心铰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自由端铰接在滑杆一或滑杆二上,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之间铰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中部转动设置在平台的一侧。其能够自动的完成绒毛的竖立,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立绒后更加持久。
A cashme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绒装置
本技术涉及立绒,具体涉及一种立绒装置。
技术介绍
绒毛能够使面料摸起来更加柔软、舒适,以及提高面料的吸湿性。部分面料本身带有大量的绒毛,部分面料则需要进行割绒等后处理才能够产生足够的绒毛。如果绒毛倒贴在面料表面,则丧失了其应具有的性能。尤其对于割绒产生的绒毛来说,因纤维原本是平躺的状态,割绒后也不会自然立起,需要进行立绒。但一般的立绒设备立绒速度慢,结构复杂,立绒后不持久,影响了面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绒装置,其能够自动的完成绒毛的竖立,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立绒后更加持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绒装置,包括平台、静电板、吸附板和夹立单元;所述静电板和吸附板依次横跨设置在平台的上方,所述静电板的底部交错设置有静电梳,所述吸附板在面料的来向端的低于另外一端的高度;所述夹立单元包括滑动架设在平台上方的滑杆一和滑杆二,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相互平行,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上均等距的阵列设置有接地的夹板,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上的夹板相互交错,且板面相对;所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夹板驱动源,所述夹板驱动源的自由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顶部偏心铰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自由端铰接在滑杆一或滑杆二上,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之间铰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中部转动设置在平台的一侧。作为优选的,所述吸附板处于低位的底面上沿着面料的输送方向阵列开设有吸附梳,所述吸附梳与静电梳宽度和间距一致。作为优选的,所述吸附板在面料来向端的底部设置有平滑的导向面。作为优选的,所述吸附板的底部与平台的夹角为5~10°。作为优选的,所述平台的两侧设置有调高支架,所述调高支架上设置有固定鼻和顶升弹簧,所述固定鼻上穿设有顶丝,所述顶升弹簧上设置有活动鼻,所述顶丝抵推在活动鼻上,所述静电板和吸附板分别设置在两组活动鼻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动鼻位于固定鼻的上方,所述顶升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位于活动鼻的下方。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动鼻位于固定鼻的上方,所述顶升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位于活动鼻的上方。作为优选的,所述夹板上设置有夹板柄,所述夹板柄为“日”字形框体,所述夹板柄的上部开口套设在滑杆一和滑杆二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凸轮在偏心位置处设置有铰接轴一,所述连杆一的端部开设有口径大于铰接轴一外径的通孔,所述通孔套在铰接轴一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铰接轴二,所述连杆二的中部转动设置在铰接轴二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静电板,能够梳理绒毛,同时为绒毛增加静电。2、本技术通过设置吸附板,能够吸附在绒毛上,并随着面料的移动逐渐拉升绒毛,完成初步的立绒。3、本技术通过交错设置有夹板,能够往复的在根部夹持在绒毛上,使绒毛更加直立和持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立绒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立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立绒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D部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E部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0-平台,70-调高支架,71-固定鼻,72-活动鼻,73-顶丝,74-顶升弹簧,75-静电板,76-静电梳,77-吸附板,78-导向面,79-吸附梳,80-夹板驱动源,81-凸轮,82-铰接轴一,83-连杆一,84-铰接轴二,85-连杆二,86-滑杆一,87-滑杆二,88-夹板柄,89-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绒装置,包括平台10、静电板75、吸附板77和夹立单元。上述静电板75和吸附板77依次横跨设置在平台10的上方。静电板75的底部交错设置有静电梳76。吸附板77在面料的来向端的低于另外一端的高度。夹立单元包括滑动架设在平台10上方的滑杆一86和滑杆二87。滑杆一86和滑杆二87相互平行。滑杆一86和滑杆二87上均等距的阵列设置有接地的夹板89。滑杆一86和滑杆二87上的夹板89相互交错,且板面相对。平台10的一侧设置有夹板驱动源80。夹板驱动源80的自由端设置有凸轮81。凸轮81顶部偏心铰接有连杆一86。连杆一86的自由端铰接在滑杆一86或滑杆二87上。滑杆一86和滑杆二87之间铰接有连杆二85。连杆二85的中部转动设置在平台10的一侧。以上优化的结构,静电板75能够梳理绒毛,且为绒毛增加静电;吸附板77在与绒毛接触时,能够相互吸附,面料在继续输送时,绒毛则会被吸附板77逐渐升高的底面拉升,使绒毛站立;夹板驱动源80能够驱动两滑杆一86和滑杆二87反向往复运动,从而在绒毛的根部夹持在绒毛上,使绒毛更加直立。上述吸附板77处于低位的底面上沿着面料的输送方向阵列开设有吸附梳79。吸附梳79与静电梳76宽度和间距一致。吸附梳79能够在保证与绒毛接触的同时,避免再次压倒绒毛,使绒毛正常通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吸附板77在面料来向端的底部设置有平滑的导向面78。导向面78能够避免损伤面料和绒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吸附板77的底部与平台10的夹角为5~10°。上述平台10的两侧设置有调高支架70。调高支架70上设置有固定鼻71和顶升弹簧74。固定鼻71上穿设有顶丝73。顶升弹簧74上设置有活动鼻72。顶丝73抵推在活动鼻72上。静电板75和吸附板77分别设置在两组活动鼻72上。顶丝73能够调整活动鼻72的高度,从而改变静电板75或吸附板77的高度,以适用不同厚度或绒毛高度的面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活动鼻72位于固定鼻71的上方。顶升弹簧74处于伸长状态,且位于活动鼻72的下方;或者顶升弹簧74处于压缩状态,且位于活动鼻72的上方。其能够为面料厚度异常增厚时,提供上升的空间,避免损毁面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夹板89上设置有夹板柄88。夹板柄88为“日”字形框体。夹板柄88的上部开口套设在滑杆一86和滑杆二87上。夹板柄88占用空间小,质量轻,且能够调整间距,适用毛圈大小不同的面料。上述凸轮81在偏心位置处设置有铰接轴一82。连杆一83的端部开设有口径大于铰接轴一82外径的通孔。通孔套在铰接轴一82上。其连接方便,结构简单,且具有盈余,避免强力损坏夹板89。...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静电板、吸附板和夹立单元;/n所述静电板和吸附板依次横跨设置在平台的上方,所述静电板的底部交错设置有静电梳,所述吸附板在面料的来向端的低于另外一端的高度;/n所述夹立单元包括滑动架设在平台上方的滑杆一和滑杆二,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相互平行,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上均等距的阵列设置有接地的夹板,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上的夹板相互交错,且板面相对;/n所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夹板驱动源,所述夹板驱动源的自由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顶部偏心铰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自由端铰接在滑杆一或滑杆二上,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之间铰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中部转动设置在平台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静电板、吸附板和夹立单元;
所述静电板和吸附板依次横跨设置在平台的上方,所述静电板的底部交错设置有静电梳,所述吸附板在面料的来向端的低于另外一端的高度;
所述夹立单元包括滑动架设在平台上方的滑杆一和滑杆二,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相互平行,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上均等距的阵列设置有接地的夹板,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上的夹板相互交错,且板面相对;
所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夹板驱动源,所述夹板驱动源的自由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顶部偏心铰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自由端铰接在滑杆一或滑杆二上,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之间铰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中部转动设置在平台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处于低位的底面上沿着面料的输送方向阵列开设有吸附梳,所述吸附梳与静电梳宽度和间距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在面料来向端的底部设置有平滑的导向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的底部与平台的夹角为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升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都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