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线生产用染色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66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染色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管线生产用染色筒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管线染色筒无法控制绕线的厚度,降低了染色速率的问题,包括安装板、染色筒体、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竖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并卡接设置有染色筒体,所述染色筒体上开设有染色孔,所述染色筒体的外部罩接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所述卡板相互接触,且两端均卡套设置有卡块,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侧壁均开设固定孔,通过染色筒体、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竖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并使其前后两者之间预留间隙,使染液可以迅速的浸入到管线上,提高对管线染色的速率。

A dyeing bobbin for production of rubber tube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管线生产用染色筒管
本技术涉及染色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胶管线生产用染色筒管。
技术介绍
由于筒子染色具有省工、节水、回丝少的优点,传统染色厂大多都采用筒子染色的染色方法对管线进行染色。筒子染色,是将管线按照一定的密度和重量卷绕在布满通道(孔眼)的支撑物(筒管)上,一般称为“络筒”,再装入染机,凭借染机循环泵的作用,染液在纱层中穿透循环,进行染色,然后再经脱水、烘干。筒子染色为管线染色的一种,是将短纤纱或长丝卷绕在布满孔眼的筒管上,要求卷绕密度适当、均匀,然后将其套在染色机载纱器(又称平板、吊盘、纱架等)的染柱(又称纱竹、锭杆、插杆等)上,放入筒子染色机内,借主泵的作用,使染液在筒子管线或纤维之间穿透循环,实现上染的方式。普通管线筒子染色中,对于绕线厚度也有一定的局限,管线的缠绕厚度较厚时,染色速度很慢,染色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线染色筒无法控制绕线的厚度,降低了染色速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胶管线生产用染色筒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管线生产用染色筒管,包括安装板(1)、染色筒体(7)、第一卡板(5)、第二卡板(10)和竖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安装孔,并卡接设置有染色筒体(7),所述染色筒体(7)上开设有染色孔(8),所述染色筒体(7)的外部罩接有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10),且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10)上均开设有流通孔(4),所述第一卡板(5)和第二所述卡板相互接触,且两端均卡套设置有卡块(3);/n所述安装板(1)靠近所述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10)的侧壁均开设固定孔(9),且固定孔(9)上配合插接设置有竖杆(2),并且两个所述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四个竖杆(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管线生产用染色筒管,包括安装板(1)、染色筒体(7)、第一卡板(5)、第二卡板(10)和竖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安装孔,并卡接设置有染色筒体(7),所述染色筒体(7)上开设有染色孔(8),所述染色筒体(7)的外部罩接有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10),且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10)上均开设有流通孔(4),所述第一卡板(5)和第二所述卡板相互接触,且两端均卡套设置有卡块(3);
所述安装板(1)靠近所述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10)的侧壁均开设固定孔(9),且固定孔(9)上配合插接设置有竖杆(2),并且两个所述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四个竖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线生产用染色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秋林施俊烨洪良益顾丹英孙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捷成胶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