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用无尘卸灰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60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用无尘卸灰斗装置,包括卸灰斗,所述卸灰斗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进灰口,且卸灰斗上侧壁内还设置有与进灰口匹配的自动密封装置,所述卸灰斗上侧外壁固定设置有与进灰口连通的进灰管,所述进灰管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对应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上端开口处固定连通有卸灰管,所述卸灰斗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卸料板,所述卸灰斗远离卸料板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卸料板内设置有球形滑槽,球形滑槽内设置有匹配的球形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又避免了工作人员在手动打开卸料板的时候,卸灰斗内的灰渣有可能溅射到人身上,密闭性好,没有扬尘出现,并易运输及倾倒除尘灰。

A dust-free ash hopper device for converter dry dedu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用无尘卸灰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卸灰斗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用无尘卸灰斗装置。
技术介绍
转炉干法除尘,是相对于湿法除尘而言,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一直以来以OG法(湿法除尘)为主,OG法即湿法除尘,该方法存在的最大缺点是能耗高、耗水量大、污水处理复杂、运行成本高,而干法除尘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耗低、耗水量小,但是该方法一次投资大、结构复杂、耗材多;并且设备机构比较复杂、技术难度大。现有的卸灰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易引起严重的扬尘,作业环境恶劣,并且卸灰斗内的除尘灰温度一般为100℃以上,工作人员在手动打开卸灰板的时候,有可能被烫伤,此外现有技术中,在灰尘装满卸灰斗的时候不能对进灰口进形有小的封堵,导致卸灰斗内的一小部分灰尘会随着空气从进灰口出来,扩散到外界,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扬尘严重、污染环境、容易烫伤工作人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用无尘卸灰斗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用无尘卸灰斗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用无尘卸灰斗装置,包括卸灰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斗(1)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进灰口,且卸灰斗(1)上侧壁内还设置有与进灰口匹配的自动密封装置,所述卸灰斗(1)上侧外壁固定设置有与进灰口连通的进灰管(2),所述进灰管(2)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对应的伸缩管(3),所述伸缩管(3)上端开口处固定连通有卸灰管(4),所述卸灰斗(1)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卸料板(6),所述卸灰斗(1)远离卸料板(6)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5),所述卸料板(6)内设置有球形滑槽(7),所述球形滑槽(7)内设置有匹配的球形滑块(8),且卸料板(6)靠近电动伸缩杆(5)的侧壁设置有与球形滑槽(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用无尘卸灰斗装置,包括卸灰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斗(1)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进灰口,且卸灰斗(1)上侧壁内还设置有与进灰口匹配的自动密封装置,所述卸灰斗(1)上侧外壁固定设置有与进灰口连通的进灰管(2),所述进灰管(2)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对应的伸缩管(3),所述伸缩管(3)上端开口处固定连通有卸灰管(4),所述卸灰斗(1)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卸料板(6),所述卸灰斗(1)远离卸料板(6)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5),所述卸料板(6)内设置有球形滑槽(7),所述球形滑槽(7)内设置有匹配的球形滑块(8),且卸料板(6)靠近电动伸缩杆(5)的侧壁设置有与球形滑槽(7)连通的条型开口(9),且条型开口(9)的宽度小于球形滑槽(7)的直径,所述电动伸缩杆(5)远离卸灰斗(1)内壁的一端贯穿条型开口(9)与球形滑块(8)固定连接,所述卸灰斗(1)远离卸料板(6)的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吊耳(11),所述卸灰斗(1)下侧壁对称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用无尘卸灰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6)上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利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