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制衣流水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包括弧形导向头,用于将吊架从运行轨道导向待入轨道;连接件,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导向头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待入轨道拆卸式连接;连杆,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导向头连接;连接件二,其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气缸,其活动端与所述连接件二的另一端连接;气缸支架,其一端与所述气缸的固定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所述待入轨道的轨道支架连接。本申请对弧形导向头的形状进行了改进,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待入轨道的弯管设置,降低了变轨装置的制造难度和制作成本;本申请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气缸轴向两端的万向关节轴承,进一步降低了变轨装置的制造难度和制作成本。
A track chang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garment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制衣流水线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工作原理为:根据预先编排好的制衣工艺路线,将夹持着服装裁片的吊架依次快速输送到各个指定的工作站以便对应工作站内的员工通过缝制设备完成相应的服装加工工序,直至完成成衣加工。当吊架从环形主轨道进入工作站轨道时,需要通过变轨装置进步变轨。现有的变轨装置,气缸带动摆头动作,因气缸中活塞杆与缸体之间为圆环面配合,活塞杆在缸体内轴向动作时,活塞杆有可能会相对于缸体周向转动,因此,摆头不易与轨道紧密配合,从而影响吊架的变轨。为此,申请号为CN20122035718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制衣吊挂系统工作站进站机构,在摆头上设有用于限定气缸内活塞杆周向转动的限位结构。摆头在摆动过程中,限位结构会限定摆头的摆动,限位结构会通过摆头而限定气缸活塞杆相对于缸体的周向转动。但是该变轨装置因其具体结构的限制还存在安装难度大(不管是安装步骤、安装方式还是安装位置)、制造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简便的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包括弧形导向头,用于将吊架从运行轨道导向待入轨道;连接件,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导向头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待入轨道拆卸式连接;连杆,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导向头连接;连接件二,其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气缸,其活动端与所述连接件二的另一端连接;气缸支架,其一端与所述气缸的固定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所述待入轨道的轨道支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插接柱,其横截面直径与所述待入轨道的内直径相同;铰接柱,其轴向一端与所述插接柱的轴向一端连接、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插接柱的横截面直径、轴向另一端设有将所述铰接柱轴向剖开的铰接槽。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导向头端部设有与所述铰接槽配合连接的铰接体,所述铰接体及所述铰接柱配合开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转轴销装配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导向头在所述铰接体上下方开有与所述铰接柱配合使用的弧形定位面。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导向头底部设有连杆安装部。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导向头自由端底部设有与所述运行轨道配合使用的弧形对接槽。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导向头顶部设有镂空槽。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二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另一端开有容置所述连杆端部的槽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对弧形导向头的形状进行了改进,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待入轨道的弯管设置,降低了变轨装置的制造难度和制作成本;本申请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气缸轴向两端的万向关节轴承,进一步降低了变轨装置的制造难度和制作成本,且降低了安装难度;本申请变轨机构各部件安装简单便捷,且气缸可直接通过气缸支架安装在轨道支架上,进一步降低了安装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吊架从环形主轨道导入工作站轨道的状态图一;图2为本申请吊架从环形主轨道导入工作站轨道的状态图二;图3为本申请吊架从环形主轨道导入工作站轨道的状态图三;图4为本申请吊架从环形主轨道导入工作站轨道的状态图四;图5为本申请变轨装置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变轨装置的爆炸图;图7为弧形导向头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包括弧形导向头1,连接件2,连杆3,连接件二5,气缸4和气缸支架6。运行轨道可以是环形主轨道9,待入轨道可以是工作站轨道7。弧形导向头1可通过推杆10将吊架11从环形主轨道9导入工作站轨道7。弧形导向头1自由端底部设有与环形主轨道9配合使用的弧形对接槽1-1,当弧形导向头1与环形主轨道9对接时,弧形对接槽1-1会限位在环形主轨道9上,以便于吊架11能够很好地滚至弧形导向头1。弧形导向头1顶部设有镂空槽,可减轻弧形导向头1的整体重量,以便于弧形导向头1转动。连接件2的一端与弧形导向头1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工作站轨道7拆卸式连接。连接件2具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插接柱和铰接柱。插接柱的横截面直径与工作站轨道7的内直径相同,可与工作站轨道7插接后再用螺钉固定。铰接柱的轴向一端与插接柱的轴向一端连接、横截面直径大于插接柱的横截面直径,便于插接限位,轴向另一端设有将铰接柱轴向剖开的铰接槽。弧形导向头1端部设有与铰接槽配合连接的铰接体,铰接体及铰接柱配合开有铰接孔,铰接孔与转轴销2a装配连接。弧形导向头1在铰接体上下方开有与铰接柱配合使用的弧形定位面。具体安装时,先将铰接体放入铰接槽,使铰接柱的自由端与弧形定位面贴合,此时,铰接体及铰接柱的铰接孔均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然后将转轴销2a穿过铰接孔并将其限位固定,从而使弧形导向头1能够相对连接件2在水平面上转动。连杆3的一端与弧形导向头1连接,弧形导向头1底部设有连杆安装部,连杆安装部可以是安装凸起,安装凸起底部水平并设有安装孔,连杆3可以呈片状,连杆3该端的形状与安装凸起底部的形状相同,且开有与安装孔配合使用的对接孔。连接件二5的一端与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连接件二5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一端与所述气缸4的伸缩杆连接、另一端开有容置所述连杆3端部的槽口。槽口容置连杆3的一端部,气缸4的活动端与连接件二5的另一端连接。气缸支架6的一端与气缸4的固定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工作站轨道7的轨道支架8连接。当气缸4驱动伸缩杆伸长时,伸缩杆的铰接端带动连杆3逆时针转动,进而连杆3带动弧形导向头1沿其与连接件2的铰接点逆时针转动,以使弧形导向头1与环形主轨道9错开;当气缸4收缩时,伸缩杆的铰接端带动连杆3顺时针转动,进而连杆3带动弧形导向头1沿其与连接件2的铰接点顺时针转动至弧形导向头1与环形主轨道9重合。本申请对弧形导向头的形状进行了改进,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待入轨道的弯管设置,降低了变轨装置的制造难度和制作成本;本申请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气缸轴向两端的万向关节轴承,进一步降低了变轨装置的制造难度和制作成本,且降低了安装难度;本申请的气缸可直接通过气缸支架安装在轨道支架上,进一步降低了安装难度。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弧形导向头(1),用于将吊架(11)从运行轨道导向待入轨道;/n连接件(2),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导向头(1)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待入轨道拆卸式连接;/n连杆(3),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导向头(1)连接;/n连接件二(5),其一端与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n气缸(4),其活动端与所述连接件二(5)的另一端连接;/n气缸支架(6),其一端与所述气缸(4)的固定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所述待入轨道的轨道支架(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弧形导向头(1),用于将吊架(11)从运行轨道导向待入轨道;
连接件(2),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导向头(1)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待入轨道拆卸式连接;
连杆(3),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导向头(1)连接;
连接件二(5),其一端与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
气缸(4),其活动端与所述连接件二(5)的另一端连接;
气缸支架(6),其一端与所述气缸(4)的固定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所述待入轨道的轨道支架(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
插接柱,其横截面直径与所述待入轨道的内直径相同;
铰接柱,其轴向一端与所述插接柱的轴向一端连接、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插接柱的横截面直径、轴向另一端设有将所述铰接柱轴向剖开的铰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头(1)端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玲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特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