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9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构架、悬挂装置、走行轮装置、导向轮装置和牵引驱动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走行轮装置和牵引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构架上,所述导向轮装置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的前后两端。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导向轮装置与转向构架铰接连接方式替代原有的固定连接方式,使转向轮装置能够释放自由度,当车辆过弯时,导向轮装置能够随着轨道梁的弯曲度转动角度,使导向轮装置上的导向轮的中心线趋于和轨道梁中心线重合,从而能够使导向轮载荷分配均匀,提高车辆曲线通过速度。

A kind of straddle monorail bogie with centripetal Gu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转向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
技术介绍
跨座式单轨为车厢通过转向架抱在一根固定的轨道梁上进行运行的车辆,一个车厢目前通常使用两个转向架支撑,每个转向架主要包括转向构架、悬挂装置、走行轮装置、导向轮装置和牵引驱动装置,通过牵引驱动装置驱动走行轮装置实现车辆的移动。但是如图1所示,现有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导向轮装置2和转向构架1之间是相对固定无法移动的,导致车辆在过曲线的时候导向轮装置2内的四个导向轮会出现载荷不均的现象,载荷不均的现象会降低车辆通过曲线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使导向轮装置能够相当于转向构架释放自动度,使导向轮载荷分布均匀,提高车辆曲线通过速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构架、悬挂装置、走行轮装置、导向轮装置和牵引驱动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走行轮装置和牵引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构架上,所述导向轮装置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的前后两端。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装置包括导向轮架和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架有结构相同的两副,对称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的前后两端,所述导向轮有4只,两两一组对称安装在所述导向轮架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架呈等腰三角形,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梁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固定在第三连接梁的两端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梁与第二连接梁的固定连接处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的前后两端。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构架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梁与第二连接梁的固定连接处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梁与第三连接梁的固定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梁与第三连接梁的固定连接处与转向构架之间均连接有弹性复位件。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构架呈口字型,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一组横梁和左右平行设置的一组纵梁。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架的中部铰接在所述横梁的中部,所述导向轮架的两端通过弹簧与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一组空气弹簧,对称安装在所述纵梁的中部两侧。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走行轮装置包括一组走行轮,安装在所述转向构架口字内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牵引驱动装置由电机和齿轮箱组成,安装在其中一根纵梁上,并且所述电机输出轴与走行轮的轮毂中轴线平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导向轮装置与转向构架铰接连接方式替代原有的固定连接方式,使转向轮装置能够释放自由度,当车辆过弯时,导向轮装置能够随着轨道梁的弯曲度转动角度,使导向轮装置上的导向轮的中心线趋于和轨道梁中心线重合,从而能够使导向轮载荷分配均匀,提高车辆曲线通过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过弯时的状态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转向构架,11、横梁,12、纵梁,13、连接块,2、悬挂装置,21、空气弹簧,3、走行轮装置,31、走行轮,4、导向轮装置,41、导向轮架,411、第一连接梁,412、第二连接梁,413、第三连接梁,42、导向轮,5、弹簧,100、轨道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考图1,本技术包括: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构架1、悬挂装置2、走行轮装置3、导向轮装置4和牵引驱动装置(主体部分安装在走行轮装置3内,图上未标示),所述悬挂装置2、走行轮装置3和牵引驱动装置4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构架1上,所述导向轮装置4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1的前后两端,使所述导向轮装置4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向构架1释放自由度,具体地,所述导向轮装置4包括导向轮架41和导向轮42,所述导向轮架41有结构相同的两副,对称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1的前后两端,所述导向轮42有4只,两两一组对称安装在所述导向轮架1上,当所述转向架过弯时,所述导向轮架41适应轨道梁100的弯曲度转动角度,使前后两组导向轮42的中心线趋于和轨道梁100中心线重合,从而能够使导向轮42载荷分配均匀,提高车辆曲线通过速度。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构架1呈口字型,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一组横梁11和左右平行设置的一组纵梁12,所述横梁11和纵梁12相互焊接固定。所述悬挂装置2包括一组空气弹簧21,所述空气弹簧21对称安装在所述横梁12的中部两侧。所述走行轮装置3包括一组走行轮31,所述走行轮31安装在所述转向构架1的口字内部。所述牵引驱动装置由电机和齿轮箱组成,所述电机与齿轮箱固定连接,并一体安装在其中一根纵梁12上,所述电机输出轴与走行轮31的轮毂中轴线平行,即使电机和齿轮箱沿着转向构架1的横向布置,使所述转向架结构紧凑,并能摒弃现有的锥齿轮传动机构,能够降低转向架的整体重量。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架41呈等腰三角形,包括第一连接梁411、第二连接梁412和第三连接梁413,所述第一连接梁41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梁4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4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梁4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梁41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42固定在第三连接梁413的两端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梁411与第二连接梁412的固定连接处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1的前后两端。具体地,所述转向构架1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上开设有销孔,所述第一连接梁411与第二连接梁412的固定连接处也开设有销孔,将所述第一连接梁411与第二连接梁412的固定连接处放置在所述连接块13上并使两个销孔对位,然后销轴依次穿过两个销孔使所述导向轮架41与连接块13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架41与转向构架1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采用弹簧5,具体为弹簧5的一端与横梁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构架1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梁411与第三连接梁413的固定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梁412与第三连接梁413的固定连接处与转向构架1的横梁11之间均连接有弹簧5,通过弹簧5的弹性复位能够使转向架通过曲线弯道回到直线轨道时,导向轮架41恢复原位。请参考图3,本技术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过弯时,外侧弹簧5拉升,内侧弹簧5压缩,导向轮架41适应轨道曲线转动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构架、悬挂装置、走行轮装置、导向轮装置和牵引驱动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走行轮装置和牵引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构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装置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的前后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构架、悬挂装置、走行轮装置、导向轮装置和牵引驱动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走行轮装置和牵引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构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装置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的前后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装置包括导向轮架和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架有结构相同的两副,所述导向轮有4只,两两一组对称安装在所述导向轮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架呈等腰三角形,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梁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固定在第三连接梁的两端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梁与第二连接梁的固定连接处铰接在所述转向构架的前后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向心式导向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构架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梁与第二连接梁的固定连接处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左宇霆李婷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