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5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第三线路板之间贯穿安装有连接轴,通过连接轴将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第三线路板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内开设有通风孔,在使用的时候改变传统的线路板,在线路板上开设通风孔,可以进行快速的散热,将热量进行散出,提高了使用的效率,且所述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四周开设有贯穿安装孔,将连接轴贯穿到贯穿安装孔内,便于进行安装,减少安装的程序,最大程度对线路板进行安装,所述通风孔之间安装有散热管,散热管可以利用冷却液进行散热。

A multi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fast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
本技术涉及PCB线路板具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
技术介绍
简称印制板,以绝缘板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个导电图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紧固孔、金属化孔等),用来代替以往装置电子元器件的底盘,并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这种板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习惯称“印制线路板”为“印制电路”是不确切的,因为在印制板上并没有“印制元件”而仅有布线。多层印制PCB线路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散热,导致散热的效果不佳,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安装的保护效果不佳,线路板的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多层印制PCB线路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散热,导致散热的效果不佳,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安装的保护效果不佳,线路板的工作效率不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第三线路板之间贯穿安装有连接轴,通过连接轴将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第三线路板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内开设有通风孔,在使用的时候改变传统的线路板,在线路板上开设通风孔,可以进行快速的散热,将热量进行散出,提高了使用的效率,且所述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四周开设有贯穿安装孔,将连接轴贯穿到贯穿安装孔内,便于进行安装,减少安装的程序,最大程度对线路板进行安装,所述通风孔之间安装有散热管,散热管可以利用冷却液进行散热,在改变结构散热的同时利用散热管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的效果;所述连接轴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安装有若干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托板,安装板放置在托板上方,且安装板上下设置,线路板卡在安装板之间,线路板便于进行安装固定,提高了稳定性,所述托板与所述连接杆的四周固定焊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垫片,支撑垫片进行底部支撑,提高了支撑减震的效果,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第三线路板四角支撑固定;所述连接杆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下方安装有压力杆,旋转杆与压力杆进行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下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压力杆顶部开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腔匹配安装,可以进行旋转旋转杆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提高了安装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支撑垫片采用塑胶材质,所述支撑垫片与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焊接,支撑垫片采用塑胶材质便于进行保护,可以提高减震支撑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杆匹配安装,且所述安装板为圆环状,所述安装板内壁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所述托板的直径外壁直径大于所述安装板内壁直径。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一端安装有输入口,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输出口,可以通过输入口进行输入冷却液,同时通过输出口输出,将线路板产生的热量传出。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采用轻质金属材质,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涂覆安装有软质塑胶;在连接杆外壁安装软质塑胶便于进行保护线路板,提高线路板的保护效果。优选的,所述支撑垫片底部安装有塑胶支撑板,所述塑胶支撑板与所述支撑垫片底部固定粘合,支撑垫片对底部进行支撑保护,提高保护支撑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之间贯穿安装有连接轴,通过连接轴将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进行连接固定,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内开设有通风孔,在使用的时候改变传统的线路板,在线路板上开设通风孔,可以进行快速的散热,将热量进行散出,提高了使用的效率,且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四周开设有贯穿安装孔,将连接轴贯穿到贯穿安装孔内,便于进行安装,减少安装的程序,最大程度对线路板进行安装,通风孔之间安装有散热管,散热管可以利用冷却液进行散热,在改变结构散热的同时利用散热管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的效果。(2)本技术连接杆上套设安装有若干组安装板,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托板,安装板放置在托板上方,且安装板上下设置,线路板卡在安装板之间,线路板便于进行安装固定,提高了稳定性,螺纹杆与螺纹腔匹配安装,可以进行旋转旋转杆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提高了安装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第三线路板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轴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线路板;2、第二线路板;3、第三线路板;4、连接轴;5、通风孔;6、散热管;7、贯穿安装孔;8、连接杆;9、安装板;10、托板;11、支撑垫片;12、螺纹腔;13、螺纹杆;14、旋转杆;15、压力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之间贯穿安装有连接轴4,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内开设有通风孔5,且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四周开设有贯穿安装孔7,通风孔5之间安装有散热管6;连接轴4包括连接杆8,连接杆8上套设安装有若干组安装板9,安装板9的下方安装有托板10,托板10与连接杆8的四周固定焊接,连接杆8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垫片11,安装板9与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四角支撑固定;连接杆8包括旋转杆14,旋转杆14的下方安装有压力杆15,旋转杆14的下方安装有螺纹杆13,压力杆15顶部开设有螺纹腔12,螺纹杆13与螺纹腔12匹配安装。优选的,支撑垫片11采用塑胶材质,支撑垫片11与连接杆8底部固定焊接。优选的,安装板9与连接杆8匹配安装,且安装板9为圆环状,安装板9内壁直径大于连接杆8的直径,托板10的直径外壁直径大于安装板9内壁直径。优选的,散热管6的一端安装有输入口,散热管6的另一端安装有输出口。优选的,连接杆8采用轻质金属材质,连接杆8的外壁涂覆安装有软质塑胶。优选的,支撑垫片11底部安装有塑胶支撑板,塑胶支撑板与支撑垫片11底部固定粘合。需要说明的是,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之间贯穿安装有连接轴4,通过连接轴4将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进行连接固定,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内开设有通风孔5,在使用的时候改变传统的线路板,在线路板上开设通风孔,可以进行快速的散热,将热量进行散出,提高了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和所述第三线路板(3)之间贯穿安装有连接轴(4),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内开设有通风孔(5),且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四周开设有贯穿安装孔(7),所述通风孔(5)之间安装有散热管(6);/n所述连接轴(4)包括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上套设安装有若干组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下方安装有托板(10),所述托板(10)与所述连接杆(8)的四周固定焊接,所述连接杆(8)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垫片(11),所述安装板(9)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和所述第三线路板(3)四角支撑固定;/n所述连接杆(8)包括旋转杆(14),所述旋转杆(14)的下方安装有压力杆(15),所述旋转杆(14)的下方安装有螺纹杆(13),所述压力杆(15)顶部开设有螺纹腔(12),所述螺纹杆(13)与所述螺纹腔(12)匹配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多层印制PCB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和所述第三线路板(3)之间贯穿安装有连接轴(4),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内开设有通风孔(5),且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第二线路板(2)和第三线路板(3)四周开设有贯穿安装孔(7),所述通风孔(5)之间安装有散热管(6);
所述连接轴(4)包括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上套设安装有若干组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下方安装有托板(10),所述托板(10)与所述连接杆(8)的四周固定焊接,所述连接杆(8)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垫片(11),所述安装板(9)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和所述第三线路板(3)四角支撑固定;
所述连接杆(8)包括旋转杆(14),所述旋转杆(14)的下方安装有压力杆(15),所述旋转杆(14)的下方安装有螺纹杆(13),所述压力杆(15)顶部开设有螺纹腔(12),所述螺纹杆(13)与所述螺纹腔(12)匹配安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华卜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兴强线路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