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俊南专利>正文

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12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包括真空泵,其结构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集气室、降温管和真空阀门,集气室位于主机换热管的上部,在集气室内设有降温管,真空泵通过真空阀门与集气室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新颖、合理、简单,提高了真空热水机组的真空度,当机组有微量泄漏时不会影响机组的换热效果,不必频繁启动真空泵,延长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尤其是在真空热水机组内部设置自动收集不凝性气体的集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真空热水机组内部均无自动集气装置,一旦有少量不凝性气体漏入真空热水机组内,将严重影响换热效果,必须立即用真空泵抽除,现有技术虽可除去一部分不凝性气体,但效果不好,抽气时间长;同时,真空泵油易乳化,容易损坏真空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当有少量不凝性气体漏入真空热水机组内时能自动集聚在集气室内,不必立即启动真空泵抽除;当不凝性气体达到一定量时,再启动真空泵迅速将其抽除。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包括真空泵,其结构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集气室、降温管和真空阀门,集气室位于主机换热管的上部,在集气室内设有降温管,真空泵通过真空阀门与集气室相连。本技术所述的集气室、降温管和真空阀门与真空泵通过焊接与主机相连。本技术所述的真空阀门与真空泵通过橡胶真空软管相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新颖、合理、简单,提高了真空热水机组的真空度,当机组有微量泄漏时不会影响机组的换热效果,不必频繁启动真空泵,延长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管,2、集气室,3、降温管,4、真空阀门,5、真空泵,6、主机,7、真空腔,8、介质水。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在真空热水机组主机6中设置有换热管1、真空腔7、介质水8和集气装置I,而集气装置I主要由集气室2、降温管3、真空阀门4和真空泵5组成,在主机6的换热管的上部设置有集气室2,在集气室2内设有降温管3,真空泵5通过真空阀门4与集气室2相连,等到集气室2内不凝性气体达到一定值,启动真空泵5将其抽除。在本实施例中,集气室2、降温管3、真空阀门4通过焊接与主机6相连,真空阀门4与真空泵5采用橡胶真空软管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包括真空泵,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集气室、降温管和真空阀门,集气室位于主机换热管的上部,在集气室内设有降温管,真空泵通过真空阀门与集气室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气室、降温管和真空阀门通过焊接与主机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阀门与真空泵通过橡胶真空软管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包括真空泵,其结构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集气室、降温管和真空阀门,集气室位于主机换热管的上部,在集气室内设有降温管,真空泵通过真空阀门与集气室相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新颖、合理、简单,提高了真空热水机组的真空度,当机组有微量泄漏时不会影响机组的换热效果,不必频繁启动真空泵,延长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4H9/00GK2828654SQ20052001496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何俊南, 王建平, 黄观炼, 陈国良 申请人:何俊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热水机组的自动集气装置,包括真空泵,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集气室、降温管和真空阀门,集气室位于主机换热管的上部,在集气室内设有降温管,真空泵通过真空阀门与集气室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南王建平黄观炼陈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何俊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