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俊南专利>正文

湿背式真空热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2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背式真空热水机组包括燃烧器、前管板、热水进口、换热器、烟管、炉腔、热水出口、筒体和后烟室,其结构特征在于前烟室由内、外两层组成,在前烟室内层与前烟室外层之间形成空腔体,该腔体与主机的真空腔相通,腔内充有介质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湿背式结构,故其设计更为简单、合理、新颖,提高了真空热水机组的热效率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供热设备,尤其是在前烟室内设置夹层真空腔的真空热水机组。前烟室作为真空热水机组必备的部件直接与高温烟气接触,起到把高温烟气从炉膛导入烟管的作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真空热水机组均采用干背式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燃烧器1’、保温层2’、前烟室外层3’、防火层4’、前、后管板5’、12’、热水进出口6’、10’、换热器7’、烟管8’、炉膛9’、筒体11’、后烟室13’、排烟口14’,由于其的前烟室的保温层2’和防火层4’是通过耐火砖、耐火泥等保温材料制成,故存在砖衬、耐火泥破损、脱落甚至耐火层开裂等问题,使用寿命短。同时,烟室温度高,散热损失大,降低了热水机组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湿背式结构的真空热水机组,该机组没有耐火层、使用寿命长,而且烟室夹层内装介质水,烟室温度低,散热损失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湿背式真空热水机组包括燃烧器、前烟室、前管板、热水进口、换热器、烟管、炉膛、热水出口、筒体和后烟室,其结构特征在于前烟室由内、外两层组成,在前烟室内层与前烟室外层之间形成空腔体,该腔体与主机的真空腔相通,腔内充有介质水。本技术所述的前烟室内层与前烟室外层均与前管板焊接。本技术所述的空腔内充满介质水。本技术所述的前管板为中通的开放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湿背式结构,故其设计更为简单、合理、新颖,提高了真空热水机组的热效率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1、燃烧器,22、介质水,3、前烟室外层,24、前烟室内层,25、前管板,6、热水进口,7,换热器,8、烟管,9、炉膛,10、热水出口,11、筒体,12、后管板,13、后烟室,14、排烟口,26、腔体,15、介质水。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本技术主要由燃烧器1、前烟室外层3、前烟室内层24、前管板25、热水进、出口6、10、换热器7、烟管8、炉膛9、后烟室13等组成,其中前管板25为中通的开放结构,前烟室由内、外两层组成,前烟室内层24和前烟室外层3均与前管板25焊接,中间形成的腔体26与主机内真空腔相通,腔体26内充满介质水22,从而降低了前烟室的温度;而且前烟室内层24一边是高温烟气,一边是介质水22,起到了换热面的作用,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由于真空热水机组的介质水15是经过处理后一次性充入真空腔的软水,在使用过程中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故前烟室真空夹层内的介质水22不会因结垢导致前烟室破坏。由于温度低和不结垢使前烟室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湿背式真空热水机组,包括燃烧器、前烟室、前管板、热水进口、换热器、烟管、炉膛、热水出口、筒体和后烟室,其特征在于前烟室由内、外两层组成,在前烟室内层与前烟室外层之间形成空腔,该腔体与主机的真空腔相通,腔体内充有介质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背式真空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烟室内层与前烟室外层均与前管板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背式真空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腔内充满介质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背式真空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管板为中通的开放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湿背式真空热水机组包括燃烧器、前管板、热水进口、换热器、烟管、炉腔、热水出口、筒体和后烟室,其结构特征在于前烟室由内、外两层组成,在前烟室内层与前烟室外层之间形成空腔体,该腔体与主机的真空腔相通,腔内充有介质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湿背式结构,故其设计更为简单、合理、新颖,提高了真空热水机组的热效率和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4H1/00GK2828643SQ20052001496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何俊南, 王建平, 黄观炼, 陈国良 申请人:何俊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背式真空热水机组,包括燃烧器、前烟室、前管板、热水进口、换热器、烟管、炉膛、热水出口、筒体和后烟室,其特征在于:前烟室由内、外两层组成,在前烟室内层与前烟室外层之间形成空腔,该腔体与主机的真空腔相通,腔体内充有介质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南王建平黄观炼陈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何俊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