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092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包括:换气扇;换气扇固定板,其为具有圆孔的方形板,且所述圆孔能容纳所述换气扇;环形凸台,其设置在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与所述圆孔的内径相同;进气网,其支撑在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另一侧,且可拆卸的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两个相邻边连接;下侧板,其可拆卸的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另外两个相邻的边连接,且与所述进气网连接;底板,其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相对安装,且可拆卸的与所述下侧板及所述进气网连接。通过换气扇将车内空气快速抽排至车外,使汽车内外空气迅速流通,进而达到改变车内温度的目的。

An air exchange devic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逐日增加,对于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汽车空调的通风类型主要有动压通风、强制通风和综合通风三种类型。动压通风也称自然通风,它是以汽车行驶时对车身外部所产生的风压为动力,在适当的地方开设进风口和排风口以实现车内的通风换气;强制通风是利用鼓风机将车外新鲜空气送入车厢内进行通风换气,这种方式需要外接能源和大型设备;综合通风是指一辆汽车上同时采用动压通风和强制通风,然而,上述的通风的类型都发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在熄火时车内的温度无法调节。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提高用户体验,在熄火状态下仍然能控制车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现有空气交换设备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在汽车熄火状态下通过换气扇将车内空气快速抽排的车外,使汽车内外空气迅速流通,进而达到改变车内温度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包括:换气扇;换气扇固定板,其为具有圆孔的方形板,且所述圆孔能容纳所述换气扇;环形凸台,其设置在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与所述圆孔的内径相同;进气网,其支撑在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另一侧,且可拆卸的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两个相邻边连接;下侧板,其可拆卸的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另外两个相邻的边连接,且与所述进气网连接;底板,其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相对安装,且可拆卸的与所述下侧板及所述进气网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换气扇具有多个扇叶,且多个所述扇叶同时绕所述换气扇的中心转动。优选的是,所述进气网布满六边形的孔。优选的是,还包括:凹形槽,其位于所述下侧板的一侧,且与所述下侧板一体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卡子,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优选的是,还包括:换气扇电机,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换气扇的下方。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槽,其为方形槽,且可拆卸的与所述下侧板的另一侧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通过换气扇将车内空气快速抽排的车外,使汽车内外空气迅速流通,进而达到改变车内温度的目的;2、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通过采用布满六边形的孔的进气网,既能对空气交换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又能保证了进气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包括:换气扇100用于抽排车内的空气;如图3所示,换气扇100具有多个扇叶101,这些扇叶101能够同时绕换气扇100的中心转动。换气扇100固定在换气扇固定板200的下方,换气扇固定板200是中间具有圆孔的方形板,并且这个圆孔的大小能容纳换气扇100。在换气扇固定板200的一侧焊接有环形凸台201,环形凸台201的内径与换气扇固定板200的圆孔的直径相同。如图1所示,进气网300支撑在换气扇固定板200的另一侧,与换气扇固定板200的两个相邻的边螺接,进气网300布满六边形的孔,既能够起到支撑空气交换装置的作用,又能保证进气量。换气时车内空气能够通过进气网300的孔进入换气装置,通过换气扇100排出车外;同时,进气网300与换气扇固定板200的两个相邻边螺接。下侧板400与换气扇固定板200的另外两个相邻的边螺接,并且与进气网300连接。底板500与换气扇固定板200对应安装,同时与下侧板400及进气网300连接。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下侧板400的外侧中部具有凹形槽401,并且凹形槽401与下侧板400一体连接。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凹形槽401内放置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空气交换装置的运转提供动能。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换气扇电机102通过螺栓连接在换气扇100的下方,带动换气扇100转动。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多个卡子600安装在底板500的一侧,卡子600能够卡在汽车空调位置,用于固定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固定槽700焊接在下侧板400的另内侧,是一种方形槽,能够收纳并固定换气装置的元件、电线或者其他相关设备,必要时可以焊接多个固定槽700。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通过多个卡子600固定在汽车的空调口位置,在固定槽700内安装通讯系统及控制系统。其中,通讯系统能够向手机发送信号或者接受手机信号;控制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及相应电路连接等组成,并且通过LIN线或CAN线连接;控制器连通车窗升降器。汽车在熄火状态下,由太阳能电池板或者车载蓄电池供电,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感应车内温度,并通过通讯系统传达至车主手机。当车主发送改变车内温度的指令时,通过通讯系统接收车主指令,并将指令传达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使其将车窗降下预设高度,并且启动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进而换气扇电机102启动,带动换气扇100转动,车内的空气进入进气网300,再通过换气扇100将车内气体从汽车空调换气口排出车外;同时车外的空气不断的从车窗进入车内,这样就加速了车内外空气的循环,快速改变车内的温度。在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工作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内温度,并通过通讯系统传达给车主,根据车主需求发送信号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再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使控制器关闭车窗,同时关闭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其中车窗的上下运动是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的,车窗电机电路与原有的车窗电路采用并联连接,并联的电路为:蓄电池—开关(时控开关)—车窗电机。除了车主远程控制模式还有一种自动控制模式,在自动控制模式中也可以根据提前预设的温度阈值,车内温度达到阈值范围内时,中央处理器自行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操控将车窗降下预设高度,同时启动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待车内温度长时间不发生变化时,中央处理器再自行发送信号给控制器关闭车窗,同时关闭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在汽车熄火的状态下,利用太阳能或者车载蓄电池供电,通过控制系统操控下降车窗,启动换气装置,利用换气扇将车内空气快速抽排的车外,使汽车内外空气迅速流通,进而达到改变车内温度的目的。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换气扇;/n换气扇固定板,其为具有圆孔的方形板,且所述圆孔能容纳所述换气扇;/n环形凸台,其设置在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与所述圆孔的内径相同;/n进气网,其支撑在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另一侧,且可拆卸的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两个相邻边连接;/n下侧板,其可拆卸的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另外两个相邻的边连接,且与所述进气网连接;/n底板,其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相对安装,且可拆卸的与所述下侧板及所述进气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气扇;
换气扇固定板,其为具有圆孔的方形板,且所述圆孔能容纳所述换气扇;
环形凸台,其设置在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与所述圆孔的内径相同;
进气网,其支撑在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另一侧,且可拆卸的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两个相邻边连接;
下侧板,其可拆卸的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的另外两个相邻的边连接,且与所述进气网连接;
底板,其与所述换气扇固定板相对安装,且可拆卸的与所述下侧板及所述进气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扇具有多个扇叶,且多个所述扇叶同时绕所述换气扇的中心转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骞刘树伟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