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88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属于锅炉产品;在锅筒的左侧和右侧部位处沿其轴线方向均配装上集箱,对流受热面管束和水冷壁管组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集箱和下集箱固接连通,连通管下端和上端分别固接在下集箱前部和锅筒侧下部位上,连通管上端与锅筒内的配水管连通,在左、右侧的上集箱与锅筒之间固配联接板,将锅筒整体支撑定位;本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故障少,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类产品,主要涉及一种复合循环的热水锅炉。
技术介绍
水火管锅壳式热水锅炉以其结构紧凑、生产工艺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我国采暖锅炉的主要炉型。但是,多年的生产使用和运行实践表明,该型锅炉仍然存在着结构上的问题和缺点,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水冷壁管爆管、锅炉高温管板孔桥区裂纹等事故,造成了相当的经济损失,故障率高,生产成本增大,使用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水火管锅壳式热水锅炉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设计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达到大幅度减少锅炉运行故障发生率、保证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是,在锅筒左侧和右侧部位处沿其轴线方向均配置安装上集箱,对流受热面管束和水冷壁管组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集箱和下集箱固接,将上集箱与下集箱连通,连通管下端和上端分别固接在下集箱前部和锅筒侧下部位上,连通管上端与配装在锅筒内的配水管连通,至此构成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本技术采用对流受热面管束与水冷壁管组并联,且与相对应的左侧、右侧上、下集箱相连接,又通过联接板做为锅筒本体的支撑结构,不仅传热效率高,而且保证锅炉在工作状态下可自由向上热膨胀,锅炉运行安全可靠;对流受热面管束作为炉膛后的烟气流程,降低了前管板处的烟气温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水火管锅壳式热水锅炉前管板孔桥区时有发生的裂纹事故;运行时,水冷壁管组和对流受热面管束中水速高于其所受热负荷的安全水速,回水中所带泥沙不能在下集箱内产生沉积,彻底消除了水冷壁管组爆管事故发生,即使运行中突发停电事故,水冷壁管组与对流受热面管束就会自动构成工质自然循环回路,及时打开排气阀,管组与管束安全有可靠保证。本锅炉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故障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向侧视图。图中件号说明1、炉排底座、2、煤斗、3、链条炉排、4、炉膛、5、前烟室、6、烟管受热面、7、出水管座、8、配水管、9、出烟口、10、炉膛出口窗、11、锅筒、12、上集箱、13、对流受热面管束、14、水冷壁管组、15、下集箱、16、联接板、17、连通管、18、烟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包括炉排底座1、煤斗2、链条炉排3、炉膛4、前烟室5、配装出水管座7和烟管受热面6的锅筒11、设置在烟管受热面6后部的出烟口9及左、右侧下集箱15,在锅筒11左侧和右侧部位处沿其轴线方向均配置安装上集箱12,对流受热面管束13和水冷壁管组14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集箱12和下集箱15固接,将上集箱12与下集箱15连通,连通管17下端和上端分别固接在下集箱15前部和锅筒11侧下部位上,连通管17上端与配装在锅筒11内的配水管8连通。在左侧和右侧的上集箱12与锅筒11之间固配联接板16,该联接板16将锅筒11整体支撑定位。锅筒11的数量根据锅炉额定供热量确定,对于额定供热量在14MW或以下的本热水锅炉可采用单个锅筒11结构;对于额定供热量在14MW以上的本热水锅炉则应采用双个或多个锅筒11结构。锅炉作业时,随着链条炉排3的运动,煤斗2内的燃煤进入炉膛4中燃烧,热烟气通过炉膛4与烟气通道18之间隔墙上的炉膛出口窗10进入左、右侧复合循环对流受热面部件的后部,由烟气通道18向前部流动,同时与设置在其内部的左、右侧对流受热面管束13内的水进行换热,尔后通过前烟室5进入锅筒11的烟管受热面6与锅筒11内的水热交换,最后经出烟口9排出炉外。锅炉回水进入左、右侧下集箱15或上集箱12后部,在与相对应连接的左、右侧上集箱12及安装其内的隔板或者下集箱15及安装其内的隔板配合下,回水在下、上集箱15、12内经对流受热面管束13上下往复几个行程后流入到下集箱15前部,通过连通管17进入锅筒11的配水管8内,再均匀地流进锅筒11内。权利要求1.一种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包括炉排底座(1)、煤斗(2)、链条炉排(3)、炉膛(4)、前烟室(5)、配装出水管座(7)和烟管受热面(6)的锅筒(11)、设置在烟管受热面(6)后部的出烟口(9)及左、右侧下集箱(15),其特征在于在锅筒(11)左侧和右侧部位处沿其轴线方向均配置安装上集箱(12),对流受热面管束(13)和水冷壁管组(14)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集箱(12)和下集箱(15)固接,将上集箱(12)与下集箱(15)连通,连通管(17)下端和上端分别固接在下集箱(15)前部和锅筒(11)侧下部位上,连通管(17)上端与配装在锅筒(11)内的配水管(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在左侧和右侧的上集箱(12)与锅筒(11)之间固配联接板(16),该联接板(16)将锅筒(11)整体支撑定位。专利摘要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属于锅炉产品;在锅筒的左侧和右侧部位处沿其轴线方向均配装上集箱,对流受热面管束和水冷壁管组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集箱和下集箱固接连通,连通管下端和上端分别固接在下集箱前部和锅筒侧下部位上,连通管上端与锅筒内的配水管连通,在左、右侧的上集箱与锅筒之间固配联接板,将锅筒整体支撑定位;本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故障少,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F24H1/34GK2856827SQ200520036919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董芃 申请人:哈尔滨工大格瑞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火管锅壳式复合循环热水锅炉,包括炉排底座(1)、煤斗(2)、链条炉排(3)、炉膛(4)、前烟室(5)、配装出水管座(7)和烟管受热面(6)的锅筒(11)、设置在烟管受热面(6)后部的出烟口(9)及左、右侧下集箱(15),其特征在于在锅筒(11)左侧和右侧部位处沿其轴线方向均配置安装上集箱(12),对流受热面管束(13)和水冷壁管组(14)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集箱(12)和下集箱(15)固接,将上集箱(12)与下集箱(15)连通,连通管(17)下端和上端分别固接在下集箱(15)前部和锅筒(11)侧下部位上,连通管(17)上端与配装在锅筒(11)内的配水管(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芃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大格瑞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