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工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包括接线盒、顶盖、导电柱、连接圈、插针、磁铁和夹持片,接线盒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电柱,导电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铁,磁铁外表面套设有连接圈,连接圈的底部与导电柱电性连接,实验时,将导线缠绕在插针顶部,并将插针底部贯穿顶盖插入连接圈内部,由于连接圈的内部设置有磁铁,在磁铁在磁力作用下能够将插针紧紧吸附在连接圈内部,使插针始终能够与连接圈保持良好的贴合,避免了传统连接方式在实验经过长期使用之后,该种卡接方式会出现弹性疲劳,无法紧固的卡住插针,容易引起接触不良的问题。
A wiring bas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xperi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
本技术属于电工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
技术介绍
接线座是一种电工电子专业学员用于连接导线,实验电路的一种接线装置。学员在进行接线实验时一般需要重复操作,增加接线经验和掌握接线技巧,传统的接线座采用与插针连接的插孔式结构或者是用于与弹性导电卡片连接的卡槽式结构,在实验台长期使用之后,该种卡接方式会出现弹性疲劳,无法紧固的卡住插针,容易引起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旨在解决学员在进行接线实验时一般需要重复操作,增加接线经验和掌握接线技巧,传统的接线座采用与插针连接的插孔式结构或者是用于与弹性导电卡片连接的卡槽式结构,在实验台长期使用之后,该种卡接方式会出现弹性疲劳,无法紧固的卡住插针,容易引起接触不良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包括接线盒、顶盖、导电柱、连接圈、插针、磁铁和夹持片,所述顶盖卡接于所述接线盒的顶部,所述导电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接线盒内部,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导电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针贯穿所述顶盖,并与所述连接圈滑动连接,所述磁铁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圈底部,所述夹持片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底部。优选的,所述接线盒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接线盒呈矩形盒状结构,所述接线盒的内腔大小与所述顶盖的大小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多个插孔,多个所述插孔沿所述顶盖的外表面等距排列,并与所述接线盒内部设置的多个所述导电柱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连接圈呈圆环状结构,所述连接圈底部套设在所述磁铁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圈的内径等于所述插针底部直径。优选的,所述导电柱的底部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导电柱与所述绝缘板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板的侧壁与所述接线盒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多个所述插针的顶部均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套设于所述插针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插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片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上开设的所述插孔的两侧,并沿所述插孔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通过设置接线盒、导电柱、连接圈、插针和磁铁,接线盒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电柱,导电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铁,磁铁外表面套设有连接圈,连接圈的底部与导电柱电性连接,实验时,将导线缠绕在插针顶部,并将插针底部贯穿顶盖插入连接圈内部,由于连接圈的内部设置有磁铁,在磁铁在磁力作用下能够将插针紧紧吸附在连接圈内部,使插针始终能够与连接圈保持良好的贴合,避免了传统连接方式在实验经过长期使用之后,该种卡接方式会出现弹性疲劳,无法紧固的卡住插针,容易引起接触不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夹持片位置示意图;图中:11、底座;12、接线盒;13、顶盖;14、导电柱;15、连接圈;16、插孔;17、插针;18、绝缘板;19、磁铁;20、绝缘套;21、卡线槽;22、夹持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包括接线盒12、顶盖13、导电柱14、连接圈15、插针17、磁铁19和夹持片22,顶盖13卡接于接线盒12的顶部,导电柱14固定连接于接线盒12内部,连接圈15与导电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插针17贯穿顶盖13,并与连接圈15滑动连接,磁铁19固定连接于连接圈15底部,夹持片22固定连接于顶盖13底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线盒12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电柱14,导电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铁19,磁铁19外表面套设有连接圈15,连接圈15的底部与导电柱14电性连接,接线盒12顶部卡接有顶盖13,顶盖13上开设有插孔16,插孔16与导电柱14一一对应,实验时,将导线缠绕在插针17顶部,并将插针17底部通过顶盖13上开设的插孔16贯穿顶盖13,并插入接线盒12内部的连接圈15内部,由于连接圈15的内部设置有磁铁19,且连接圈15的底部与导电柱14电性连接,使外部导线能够通过插针17和连接圈15与导电柱14电性连接,形成通路供学员实验,而磁铁19在磁力作用下能够将插针17紧紧吸附在连接圈15内部,使插针17始终能够与连接圈15保持良好的贴合,避免了传统方式采用与插针连接的插孔式结构或者是用于与弹性导电卡片连接的卡槽式结构的连接方式,在实验台长期使用之后,该种卡接方式会出现弹性疲劳,无法紧固的卡住插针17,容易引起接触不良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线盒12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支撑作用的底座11,接线盒12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电柱14,导电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铁19,磁铁19外表面套设有连接圈15,连接圈15的底部与导电柱14电性连接,接线盒12顶部卡接有顶盖13,顶盖13上开设有插孔16,插孔16与导电柱14一一对应,实验时,用户将导线缠绕在插针17顶部开设的卡线槽21内部,然后镊取插针17顶部设置的绝缘套20,将插针17底部通过顶盖13上开设的插孔16贯穿顶盖13,并插入接线盒12内部的连接圈15内部,由于连接圈15的内部设置有磁铁19,且连接圈15的底部与导电柱14电性连接,使外部导线能够通过插针17和连接圈15与导电柱14电性连接,形成通路供学员实验,而磁铁19在磁力作用下能够将插针17紧紧吸附在连接圈15内部,使插针17始终能够与连接圈15保持良好的贴合,避免了传统方式采用与插针连接的插孔式结构或者是用于与弹性导电卡片连接的卡槽式结构的连接方式,在实验台长期使用之后,该种卡接方式会出现弹性疲劳,无法紧固的卡住插针17,容易引起接触不良的问题,每个插孔16的底部两侧还设有夹持片22,夹持片22沿插孔16的中轴线对称分布,用于对插针17做进一步的夹持作用,避免插针17使用时与导电柱14脱离,影响实验进程。进一步的,接线盒12的底部设有底座11,底座11呈矩形板状结构,接线盒12与底座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线盒12的底部设置底座11,用于支撑接线盒12,底座11的底面较大,能够保持接线盒12的平稳,避免在使用时接线盒12出现侧翻的问题。进一步的,接线盒12呈矩形盒状结构,接线盒12的内腔大小与顶盖13的大小相适配。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线盒12呈矩形盒状结构,接线盒12的内腔大小与顶盖13的大小相适配,使顶盖13能够刚好卡接在接线盒12上,将接线盒12密封起来。进一步的,顶盖13上开设有多个插孔16,多个插孔16沿顶盖13的外表面等距排列,并与接线盒12内部设置的多个导电柱1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盖13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包括接线盒(12)、顶盖(13)、导电柱(14)、连接圈(15)、插针(17)、磁铁(19)和夹持片(2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3)卡接于所述接线盒(12)的顶部,所述导电柱(14)固定连接于所述接线盒(12)内部,所述连接圈(15)与所述导电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针(17)贯穿所述顶盖(13),并与所述连接圈(15)滑动连接,所述磁铁(19)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圈(15)底部,所述夹持片(22)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13)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包括接线盒(12)、顶盖(13)、导电柱(14)、连接圈(15)、插针(17)、磁铁(19)和夹持片(2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3)卡接于所述接线盒(12)的顶部,所述导电柱(14)固定连接于所述接线盒(12)内部,所述连接圈(15)与所述导电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针(17)贯穿所述顶盖(13),并与所述连接圈(15)滑动连接,所述磁铁(19)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圈(15)底部,所述夹持片(22)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13)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12)的底部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接线盒(12)与所述底座(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12)呈矩形盒状结构,所述接线盒(12)的内腔大小与所述顶盖(13)的大小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3)上开设有多个插孔(16),多个所述插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尚白,
申请(专利权)人:朱尚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