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锁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76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锁扣装置及连接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和铰接在壳体的外侧边缘的防护盖;所述壳体与所述防护盖的铰接点处设有用于驱动防护盖开启的第一复位件;所述壳体与防护盖之间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动铰接在防护盖上的驱动件和转动铰接在驱动件上的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转动方向和所述驱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壳体上设有可选择的与所述锁紧环匹配卡止的锁钩;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在所述锁紧环与锁钩卡止时锁紧锁紧环的第二复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锁扣装置锁紧性高、使用方便。

A connector latch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锁扣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用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锁扣装置。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一种高精密,高品质的自动插拔、自锁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源与信号的连接,如LED屏、医疗设备、工业控制、检测和测量设备、AV系统、广播电视及通讯等领域。轨道交通用的连接器一般为圆形连接器,圆形连接器的插座上一般需设置防护盖以锁紧连接器。现有技术中的圆形连接器的锁紧结构一般包括三种类型:①防护盖上安装把手,利用把手开启,在把手上设置加锁紧机构,利用锁扣机构锁紧;②在防护盖上安装扭簧装置,防护盖开启之后利用扭簧装置自身弹力进行锁紧;③用螺纹连接将防护盖和插座壳体锁紧的方式。上述的三种锁紧方式:第一种锁紧方式需要安装把手和在把手上安装锁紧机构,致使零件较多,零件配合度要求较高;第二种锁紧方式依赖扭簧的弹力实现锁紧,当扭簧的弹力减小后,防护盖锁紧性能会明显降低,产品密封性不能保证;第三种锁紧方式只适用插头插座之间也是螺纹连接的,适用范围较窄。以上三种锁紧方式均不能适用在连接器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锁紧性高、使用方便的连接器锁扣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锁扣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和铰接在壳体的外侧边缘的防护盖;所述壳体与所述防护盖的铰接点处设有用于驱动防护盖开启的第一复位件;所述壳体与防护盖之间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动铰接在防护盖上的驱动件和转动铰接在驱动件上的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转动方向和所述驱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壳体上设有可选择的与所述锁紧环匹配卡止的锁钩;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在所述锁紧环与锁钩卡止时锁紧锁紧环的第二复位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盖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架,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复位件为拉簧,拉簧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相连,拉簧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相连。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水平且平行设置的两个伸出杆,两个所述伸出杆之间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拉簧的第一端转动铰接在第二旋转轴上;所述铰接轴铰接在两个所述伸出杆的下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外部固定设有座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座板上且向上平行布置的两个支杆,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杆上;两个所述支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拉簧的第二端转动铰接在第三旋转轴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盖上设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转动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驱动件固定设在第一旋转轴上;所述驱动件上位于第一旋转轴的上部设有通孔,所述锁紧环为长方形的环状结构,所述锁紧环的一端转动安装在通孔内;所述第二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第一旋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件的位于第一旋转轴的上部,所述扭簧的另外一端插入防护盖的外壁上预留的槽孔内;所述扭簧用以在所述锁紧环与锁钩卡止时,弹性固定所述驱动件的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手柄和与手柄固定连接的平行布置的两个支板,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支板的下部,所述两个支板的之间的第一旋转轴的上部固定设有轴套,所述通孔为轴套的中心孔,所述锁紧环一端穿过所述中心孔,所述的扭簧的一端钩挂在轴套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钩具有向下延伸的圆弧状的钩挂部,所述锁紧环的另外一端可选择的转动设在钩挂部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盖上与所述壳体贴合内侧固定设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连接器锁扣装置的防护盖盖合在壳体的开口处,用于封闭壳体的开口;防护盖与壳体的开口的一侧铰接,利用第一复位件能够在防护盖打开之后驱使防护盖开启,方便对壳体的使用;同时壳体与防护盖的另外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转动驱动件以带动锁紧环转动使锁紧环与锁钩匹配锁止,并利用第二复位件固定驱动件的位置,这样能够锁紧驱动件以及与驱动件固定连接的防护盖;需要打开防护盖的时候,再次的转动驱动件使驱动件带动锁钩锁紧环转动解除上述的锁止,这样能够开启防护盖。本申请的连接器锁扣装置利用锁紧机构锁紧防护盖与壳体,锁紧牢固稳定、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器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器锁扣装置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座板;12、第二支架;120、支杆;2、防护盖;21、第一支架;210、伸出杆;22、第三支架;3、驱动件;31、手柄;32、支板;33、轴套;4、锁紧环;5、锁钩;6、第二复位件;7、第一复位件;8、密封圈;101、铰接轴;102、第二旋转轴;103、第三旋转轴;104、第一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本技术的连接器锁扣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4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具体为插座壳体1,插座壳体1的开口上安装有防护盖2,本申请的连接器为圆形连接器,防护盖2也为圆形的防护盖2,防护盖2的一侧与壳体1的一侧铰接,防护盖2的另外一侧与壳体1的另外一侧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转动铰接在防护盖2上的驱动件3和转动铰接在驱动件3上的锁紧环4,且锁紧环4的转动方向和所述驱动件3的转动方向相同,其中驱动件3为上下方向转动,这样驱动件3能够带动锁紧环4上下方向转动,在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锁紧环4匹配卡止的锁钩5,锁钩5与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件3带动锁紧环4转动可使锁紧环4的另外一端卡止在锁钩5内,同时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件6,第二复位件6用于在锁紧环4与锁钩5卡止时锁紧驱动件3以固定锁紧环4的位置,这样能够锁紧驱动件3以及与驱动件3固定连接的防护盖2;需要打开防护盖2的时候,再次的转动驱动件3使驱动件3带动锁钩锁紧环4转动解除上述的锁止,这样能够开启防护盖2。实现了防护盖2的锁紧和开启,并且锁紧牢固稳定。其中,壳体1与所述防护盖2的铰接点处设有用于驱动防护盖2开启的第一复位件7;第一复位件7用于在驱动件3驱动防护盖2开启之后增加防护盖2开启的角度,便于对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和铰接在壳体的外侧边缘的防护盖;/n所述壳体与所述防护盖的铰接点处设有用于驱动防护盖开启的第一复位件;/n所述壳体与防护盖之间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动铰接在防护盖上的驱动件和转动铰接在驱动件上的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转动方向和所述驱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壳体上设有可选择的与所述锁紧环匹配卡止的锁钩;/n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在所述锁紧环与锁钩卡止时锁紧锁紧环的第二复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和铰接在壳体的外侧边缘的防护盖;
所述壳体与所述防护盖的铰接点处设有用于驱动防护盖开启的第一复位件;
所述壳体与防护盖之间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动铰接在防护盖上的驱动件和转动铰接在驱动件上的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转动方向和所述驱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壳体上设有可选择的与所述锁紧环匹配卡止的锁钩;
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在所述锁紧环与锁钩卡止时锁紧锁紧环的第二复位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架,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通过铰接轴铰接;
所述第一复位件为拉簧,拉簧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相连,拉簧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水平且平行设置的两个伸出杆,两个所述伸出杆之间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拉簧的第一端转动铰接在第二旋转轴上;
所述铰接轴铰接在两个所述伸出杆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固定设有座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座板上且向上平行布置的两个支杆,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杆上;
两个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太和杨哲曾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