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机器人关节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模组端盖、电路板、编码器码盘、电机、刹车器、减速机及减速机输出轴,其中,所述编码器码盘包括用于测量减速机输出轴转角的编码器第一码盘,以及用于测量电机转角的编码器第二码盘,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机驱动器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以及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分别对应编码器第二码盘、编码器第一码盘位置设置。通过将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机及电机驱动器电路统一设置于电路板上,防止关节模组出现走线混乱,有利于整合关节模组结构,保证其结构简单且紧凑,亦方便后续维护。
A robot join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关节模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关节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得到重视,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机器人有关技术中,对机器人关节等运动部件的控制最为重要和关键。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关节模组中,其结构复杂,对应的读头及驱动器电路分布在不同电路板上,导致走线混乱,难以安装,同时,整个关节需要多零件进行组装,所得到的关节体积大、重量重,且因零件过多不易维护,整个对于机器人的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机器人关节模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关节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模组端盖、电路板、编码器码盘、电机、刹车器、减速机及减速机输出轴,其中,所述编码器码盘包括用于测量减速机输出轴转角的编码器第一码盘,以及用于测量电机转角的编码器第二码盘,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机驱动器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以及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分别对应编码器第二码盘、编码器第一码盘位置设置。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编码器第一码盘、编码器第二码盘同心设置,编码器第一码盘设置于编码器第二码盘的中空圈内,编码器第一码盘与所述减速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输入轴、轴承、电机转子、电机定子以及电机外壳,所述电机输入轴一端通过轴承与电机外壳装配,电机转子设置于电机输入轴上,电机定子设置于电机转子外侧,所述所述编码器第二码盘固定于电机输入轴的外端。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电机输入轴包括基座及中空轴,所述基座与中空轴通过第一轴肩连接,基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编码器第一码盘的空腔,所述电机外壳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及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第一轴肩连接,轴承外圈支撑于限位凸台上。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中空轴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电机转子的第二轴肩。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机器人关节模组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包括内筒、外筒、以及连接内筒、外筒的过渡轴肩,所述内筒安装于减速机上,电机输入轴与外筒内侧固定,电机输入轴的最外端抵于所述过渡轴肩上。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电机定子对应设置有与限位凸台配合的环形槽,电机定子及轴承分别设置在限位凸台的两侧。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减速机输出轴与编码器第一码盘连接一端设置有螺纹,编码器第一码盘设置有带螺纹的固定座,固定座与减速机输出轴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模组端盖上开设置有散热孔。本技术所提供的机器人关节模组中,通过将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机及电机驱动器电路统一设置于电路板上,防止关节模组出现走线混乱,有利于整合关节模组结构,保证其结构简单且紧凑,亦方便后续维护。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机器人关节模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机器人关节模组无模组端盖及电路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电机输入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轴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机电机外壳结构示意图。图中:模组端盖1,散热孔11,接线孔12;电路板2;编码器第一码盘3,固定座31;编码器第二码盘4;电机外壳51,限位凸台511;电机输入轴52,基座521,第一轴肩522,空腔523,中空轴524,第二轴肩525;轴承53;电机定子54,环形槽541;电机转子55;刹车器6;轴套7,外筒71,内筒72,过渡轴肩73;减速机8;减速机输出轴9。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关节模组,包括依次设置模组端盖1、电路板2、编码器码盘、电机、刹车器6、减速机8及减速机输出轴9,其中,所述编码器码盘包括用于测量减速机输出轴9转角的编码器第一码盘3,以及用于测量电机转角的编码器第二码盘4,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电机驱动器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以及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分别对应编码器第二码盘4、编码器第一码盘3位置设置。设置编码器第一码盘3测量减速机输出轴9转角,编码器第二码盘4测量电机转角,通过将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机及电机驱动器电路统一设置于一块电路板2上,可防止关节模组出现走线混乱情形,有利于整合关节模组结构,保证其结构简单且紧凑,亦方便后续维护,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的,编码器第二码盘4用于测量电机的转角,编码器第一码盘3用于测量减速机输出轴9的转角,编码器第一码盘3、编码器第二码盘4同心设置,编码器第二码盘4内径大于编码器第一码盘3的外径,编码器第一码盘3嵌套设置于编码器第二码盘4的中空圈内,编码器第一码盘3与所述减速机输出轴9固定。同心设置的编码器第一码盘3与编码器第二码盘4,有利于电路板2上的读头读取,提高对应转角的测量精度。本技术的编码器可采用磁编码器,亦可采用光电编码器,优选采用磁编码器,对应热稳定性更好,且能保证精度。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输入轴52、轴承53、电机转子55、电机定子54以及电机外壳51,电机外壳51的内部形成一个中空腔,电机输入轴52、电机定子54及电机转子55均设置于电机外壳51的中空腔中,其中电机输入轴52一端通过轴承53与电机外壳51装配,电机转子55设置于电机输入轴52上,电机定子54设置于电机转子55外侧。编码器第二码盘4固定于电机输入轴52的外端,电路板2嵌于模组端盖1内,模组端盖1与电机外壳51的一端固定,可通过螺丝锁紧,模组端盖1上开设有接线孔12以及用于电路板2散热的散热孔11,电机外壳51的另一端与减速机8连接。结合图1-3及图5,本技术的电机输入轴52,包括基座521及中空轴524,所述基座521与中空轴524之间通过第一轴肩522连接,电机外壳5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凸台511,轴承53包括轴承外圈及轴承内圈,其中,轴承外圈支撑于电机外壳51的限位凸台511上,轴承内圈与第一轴肩522靠近基座一端相连接。所述中空轴524设置有用于支撑电机转子55的第二轴肩525,电机定子54的外端设置有环形槽541与电机外壳51的限位凸台511配合,电机定子54的内端支撑于中空轴的第一轴肩525靠近中空轴一端上。基座521的内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编码器第一码盘3的空腔523,空腔523也可用来容纳编码器码盘的安装座,减速机输出轴9穿过电机输入轴52,与编码器第一码盘3固定连接。进一步结合图4,所述减速机8一端与所述电机外壳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机输出轴9固定,所述机器人关节模组还包括轴套7,所述轴套7包括内筒72、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模组端盖、电路板、编码器码盘、电机、刹车器、减速机及减速机输出轴,其中,所述编码器码盘包括用于测量减速机输出轴转角的编码器第一码盘,以及用于测量电机转角的编码器第二码盘,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机驱动器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以及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分别对应编码器第二码盘、编码器第一码盘位置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模组端盖、电路板、编码器码盘、电机、刹车器、减速机及减速机输出轴,其中,所述编码器码盘包括用于测量减速机输出轴转角的编码器第一码盘,以及用于测量电机转角的编码器第二码盘,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机驱动器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以及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电机输入端读头电路、减速机输出端读头电路分别对应编码器第二码盘、编码器第一码盘位置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第一码盘、编码器第二码盘同心设置,编码器第一码盘设置于编码器第二码盘的中空圈内,编码器第一码盘与所述减速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输入轴、轴承、电机转子、电机定子以及电机外壳,所述电机输入轴通过轴承与电机外壳装配,电机转子设置于电机输入轴上,电机定子设置于电机转子外侧,所述编码器第二码盘固定于电机输入轴的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入轴包括基座及中空轴,所述基座与中空轴通过第一轴肩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玺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零差云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