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65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属于芯片技术领域,所述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包括壳体与底板,所述壳体内侧壁镶嵌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裸片,所述芯片裸片上表面间隙连接有散热铝片,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插接有卡件,所述卡件左侧固定连接有壳盖,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散热风扇,且底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凹型插板,所述壳体与壳盖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插接在凹型插板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芯片外壳整体密封性能好,且便于拆卸,该芯片散热性能良好,有效延长了芯片的使用寿命,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A multi-channel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 unitma c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
本技术涉及芯片
,尤其涉及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
技术介绍
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的集成电路又称薄膜集成电路。另有一种厚膜集成电路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组件,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专利号CN201721893381.6公布了一种芯片,包括外壳、芯片裸片、基板和温度调节装置,其中,温度调节装置是基于帕尔贴效应的一种温度调节装置,针对芯片功耗增加导至温度上升而影响芯片性能或者在极低温度下使用导致产品无法正常开机的情况,在传统的芯片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内置一个基于帕尔帖效应的温度自动调节模组,即温度调节装置,通过控制模组内电流方向,使其在芯片温度过低时从外界吸热,在芯片温度过高时自动制冷,从而保持芯片内部温度始终满足芯片规格要求。目前,UNITMA芯片在技术上存在一定不足:1、芯片外壳不便于拆卸使得内部元件不易清理的问题;2、芯片长时间工作后积热不散影响工作效果及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芯片外壳整体密封性能好,且便于拆卸,该芯片散热性能良好,有效延长了芯片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包括壳体与底板,所述壳体内侧壁镶嵌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裸片,所述芯片裸片上表面间隙连接有散热铝片,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插接有卡件,所述卡件左侧固定连接有壳盖,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散热风扇,且底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凹型插板,所述壳体与壳盖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插接在凹型插板内部。可选的,所述壳盖上端固定连接有扳件。可选的,所述壳体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可选的,所述散热铝片上表面开设有散热沟槽。可选的,所述散热风扇信号输出端与开关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实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将壳盖上的卡件卡入到壳体上的卡槽内部,从而完成芯片外壳的组装,整体密封性能好,且便于拆卸,需要打开芯片外壳时,使用人员拉动扳件,即可轻易将壳盖从壳体中分离,进而便于芯片外壳内部元件进行清灰,从而解决了芯片外壳不便于拆卸使得内部元件不易清理的问题。2、本技术中,芯片在使用时间过久后自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铝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将芯片裸片上所产生热量进行传导挥发,且散热铝片上的散热沟槽可以增加散热效果,通过开启散热风扇,散热风流通过壳体下表面的散热孔进入壳体内部,对芯片裸片及周边结构进行散热,并由壳体上表面的散热孔挥发出去,该芯片散热性能良好,有效延长了芯片的使用寿命,从而解决了芯片长时间工作后积热不散影响工作效果及使用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的壳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的电路示意图;图中:1、壳体;2、卡槽;3、散热孔;4、基板;5、芯片裸片;6、散热铝片;7、散热沟槽;8、壳盖;9、扳件;10、卡件;11、L型杆;12、底板;13、凹型插板;14、散热风扇;15、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包括壳体1与底板12,所述壳体1内侧壁镶嵌连接有基板4,所述基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裸片5,所述芯片裸片5上表面间隙连接有散热铝片6,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内部插接有卡件10,所述卡件10左侧固定连接有壳盖8,所述底板12上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4,且底板12两侧固定连接有凹型插板13,所述壳体1与壳盖8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杆11,所述L型杆11插接在凹型插板13内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通过将壳盖8上的卡件10卡入到壳体1上的卡槽2内部,从而完成芯片外壳的组装,整体密封性能好,且便于拆卸,需要打开芯片外壳时,使用人员拉动扳件9,即可轻易将壳盖8从壳体1中分离,进而便于芯片外壳内部元件进行清灰;芯片在使用时间过久后自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铝片6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将芯片裸片5上所产生热量进行传导挥发,且散热铝片6上的散热沟槽7可以增加散热效果,通过开启散热风扇14,散热风流通过壳体1下表面的散热孔3进入壳体1内部,对芯片裸片5及周边结构进行散热,并由壳体1上表面的散热孔3挥发出去,该芯片散热性能良好,有效延长了芯片的使用寿命。其中,所述壳盖8上端固定连接有扳件9。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需要打开芯片外壳时,使用人员拉动扳件9,即可轻易将壳盖8从壳体1中分离。其中,所述壳体1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3。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散热风流通过壳体1下表面的散热孔3进入壳体1内部,对芯片裸片5及周边结构进行散热,并由壳体1上表面的散热孔3挥发出去。其中,所述散热铝片6上表面开设有散热沟槽7。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散热铝片6上的散热沟槽7可以增加散热效果。其中,所述散热风扇14信号输出端与开关15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过开启散热风扇14,散热风流通过壳体1下表面的散热孔3进入壳体1内部,对芯片裸片5及周边结构进行散热。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工作时,通过将壳盖8上的卡件10卡入到壳体1上的卡槽2内部,从而完成芯片外壳的组装,整体密封性能好,且便于拆卸,需要打开芯片外壳时,使用人员拉动扳件9,即可轻易将壳盖8从壳体1中分离,进而便于芯片外壳内部元件进行清灰;芯片在使用时间过久后自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铝片6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将芯片裸片5上所产生热量进行传导挥发,且散热铝片6上的散热沟槽7可以增加散热效果,通过开启散热风扇14,散热风流通过壳体1下表面的散热孔3进入壳体1内部,对芯片裸片5及周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包括壳体(1)与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镶嵌连接有基板(4),所述基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裸片(5),所述芯片裸片(5)上表面间隙连接有散热铝片(6),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内部插接有卡件(10),所述卡件(10)左侧固定连接有壳盖(8),所述底板(12)上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4),且底板(12)两侧固定连接有凹型插板(13),所述壳体(1)与壳盖(8)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杆(11),所述L型杆(11)插接在凹型插板(13)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伪随机序列产生UNITMA芯片,包括壳体(1)与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镶嵌连接有基板(4),所述基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裸片(5),所述芯片裸片(5)上表面间隙连接有散热铝片(6),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内部插接有卡件(10),所述卡件(10)左侧固定连接有壳盖(8),所述底板(12)上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4),且底板(12)两侧固定连接有凹型插板(13),所述壳体(1)与壳盖(8)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杆(11),所述L型杆(11)插接在凹型插板(13)内部。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巍刘晓东崔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诺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