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控制装置,属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并由液体容器、感应电极和控制器构成,液体容器为包括金属容器和非金属容器在内的多种形状容器,感应电极由包括液体容器底部的电极A、液位上限的电极N和上下区间的至少电极B组成,感应电极包括绝缘管连接、绝缘块连接和直接连接的不同方式连接在液体容器的侧壁;绝缘管连接是针对无法破壁的金属容器,绝缘管为半边管状的结构并管的两个侧边连接在液体容器的内壁,感应电极分别连接在绝缘管内壁的上下端之间;绝缘块连接是针对可破壁的金属容器并连接在液体容器内壁和外壁之间上下端之间,感应电极被包容在绝缘块里面;直接连接为针对绝缘体的液体容器,感应电极分别连接在液体容器外壁的上下端之间。
A non-contact liquid level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位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控制装置,属流体控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液态物质的液位控制大多采用浮球等机械式直接接触液体物质的方法,其弊端首先是很难在同一个容器内设置多点控制或警示,其次是浮球对于液体性质的适应性较小,如金属浮球就不能适应腐蚀性液体的环境等,再次是机械式的控制其配件容易损坏且损坏后不易被发现,一旦损坏维修不易,而且要在容器的存储被清空之后才能安全的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机械式直接接触方式控制液位存在诸多弊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控制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控制装置,由液体容器、感应电极和控制器构成,液体容器为包括金属容器和非金属容器在内的多种形状容器,感应电极由包括液体容器底部的电极A、液位上限的电极N和上下区间至少电极B的多个组成,感应电极包括绝缘管连接、绝缘块连接和直接连接的不同方式连接在液体容器的侧壁;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电容1、电容2、电阻、LED指示灯、三极管和电磁阀,控制芯片包括①到⑧号的至少八个连接脚并:①号连接脚连接电容2后接地,②号连接脚连接三极管的基极,③号连接脚连接LED指示灯后接地,④号连接脚为接地脚,⑤号连接脚连接电极N,⑥号连接脚的一端连接+5V电源并另一端经连接电容1后接地,⑦、⑧号连接脚分别连接电极B和电极A,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24V电源的正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绝缘管连接是针对无法破壁的金属容器并包括绝缘管和感应电极,绝缘管为包括弧形和方形在内的半边管状结构并半边管的两个侧边连接在液体容器内壁的上下之间,感应电极分别连接在绝缘管内壁的上下端之间。绝缘块连接是针对可以破壁的金属容器并包括绝缘块和感应电极,绝缘块为包容式结构并连接在液体容器上下端之间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感应电极被包容连接在绝缘块里面;直接连接为针对绝缘体的非金属液体容器并包括感应电极,感应电极分别连接在液体容器外壁的上下端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适应环境广,无论是包括水在内的普通溶剂容器、有机溶剂容器和腐蚀性溶剂容器均可使用;2、功能设计全面,不但具备有缺液报警功能、液满自动停止,还具备电磁阀空载报警功能,使用更安全的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在电极A到电极N之间设置多个感应电极,实时监控液体容器内的多个液位层面;3、集成化结构,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安装维修更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容器侧面和线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绝缘管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绝缘块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直接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体容器,2、感应电极,3、电极A,4、电极N,5、电极B,6、控制芯片,C1、电容1,C2、电容2,R1、电阻1,10、LED指示灯,Q1、三极管,J1、电磁阀,①到⑧、控制芯片连接脚,14、绝缘管,15、绝缘块,16、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2、3、4的实施例中,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控制装置,由液体容器1、感应电极2和控制器构成,液体容器1为包括金属容器和非金属容器在内的多种形状容器,感应电极2由包括液体容器1底部的电极A(3)、液位上限的电极N(4)和上下区间至少电极B(5)的多个组成,感应电极2包括绝缘管连接、绝缘块连接和直接连接的不同方式连接在液体容器1的侧壁;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6、电容1(C1)、电容2(C2)、电阻(R)、LED指示灯10、三极管Q1和电磁阀J1,控制芯片6包括①到⑧号的至少八个连接脚并:①号连接脚连接电容2(C2)后接地,②号连接脚连接三极管的基极,③号连接脚连接LED指示灯10后接地,④号连接脚为接地脚,⑤号连接脚连接电极N(4),⑥号连接脚的一端连接+5V电源并另一端经连接电容1(C1)后接地,⑦、⑧号连接脚分别连接电极B(5)和电极A(3),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磁阀(J1)的一端,电磁阀(J1)的另一端连接24V电源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绝缘管连接是针对无法破壁的金属容器1并包括绝缘管14和感应电极2,绝缘管14为包括弧形和方形在内的半边管状结构并半边管的两个侧边连接在液体容器1内壁的上下之间,感应电极2分别连接在绝缘管14内壁的上下端之间。绝缘块连接是针对可以破壁的金属容器并包括绝缘块15和感应电极2,绝缘块15为包容式结构并连接在液体容器1上下端之间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感应电极2被包容连接在绝缘块15里面;直接连接为针对绝缘体的非金属液体容器1并包括感应电极2,感应电极2分别连接在液体容器1外壁的上下端之间。实施例1:当液位接近电极A、B、N时,在工作面接通高频信号,此时液面与感应电极2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这个耦合电容相当于导体,因为工作面上有高频信号,液面接近时在感应电极2点吸走一个小电流,这个小电流被送到控制芯片6进行信号处理,得到对应于液位的位置信号,可用来识别不同的液位高度,也可用于液位控制和报警等领域。实施例2:当低液位检端的电极A(3)检查不到信号时,也就是控制芯片6端口⑧连接脚没有感应到信号并⑦连接脚也没有感应信号时,⑤号连接脚输出高电平,点亮红色LED指示灯10表示缺液,控制芯片6端口③号连接脚输出高电平,驱动电磁阀(J1)接通,液体容器1开始加液。实施例3:当控制芯片(6)⑧号连接脚有感应信号时,LED指示灯10红灯一秒闪烁一次,表示正常加液。在液体的位置升到高液位即电极N(4)时,控制芯片(6)⑦连接脚也有感应信号,液位到达上限液位,控制芯片6③号连接脚输出低电平,电磁阀(J1)停止工作,液体容器停止加液,红色LED指示灯10熄灭。当液位再次下降到⑦、⑧号连接脚都没有信号的时候,电磁阀(J1)又重新启动给液体容器1加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控制装置,由液体容器、感应电极和控制器构成,其特征是:液体容器为包括金属容器和非金属容器在内的多种形状容器,感应电极由包括液体容器底部的电极A、液位上限的电极N和上下区间至少电极B的多个组成,感应电极包括绝缘管连接、绝缘块连接和直接连接的不同方式连接在液体容器的侧壁;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电容1、电容2、电阻、LED指示灯、三极管和电磁阀,控制芯片包括①到⑧号的至少八个连接脚并:①号连接脚连接电容2后接地,②号连接脚连接三极管的基极,③号连接脚连接LED指示灯后接地,④号连接脚为接地脚,⑤号连接脚连接电极N,⑥号连接脚的一端连接+5V电源并另一端经连接电容1后接地,⑦、⑧号连接脚分别连接电极B和电极A,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24V电源的正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控制装置,由液体容器、感应电极和控制器构成,其特征是:液体容器为包括金属容器和非金属容器在内的多种形状容器,感应电极由包括液体容器底部的电极A、液位上限的电极N和上下区间至少电极B的多个组成,感应电极包括绝缘管连接、绝缘块连接和直接连接的不同方式连接在液体容器的侧壁;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电容1、电容2、电阻、LED指示灯、三极管和电磁阀,控制芯片包括①到⑧号的至少八个连接脚并:①号连接脚连接电容2后接地,②号连接脚连接三极管的基极,③号连接脚连接LED指示灯后接地,④号连接脚为接地脚,⑤号连接脚连接电极N,⑥号连接脚的一端连接+5V电源并另一端经连接电容1后接地,⑦、⑧号连接脚分别连接电极B和电极A,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阀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文礼,
申请(专利权)人:郑霖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