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水压力调节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水箱、实验水箱和回水箱;供水箱水位调节器,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供水箱外侧的供水水箱,供水水箱底面通过供水连通管与供水箱底面连通;回水箱水位调节器,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回水箱外侧的回水水箱,回水水箱底面通过回水连通管与所述回水箱底面连通;所述回水水箱水位高度低于供水水箱的水位高度。所述装置可以提供恒定的供水压力且供水压力还能够调节、改变,同时实验过程的回水速率也能够调节。
A water supply pressure regul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压力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实验设备中调节水位高度
,具体地,涉及一种供水压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水文地质实验是为取得岩(土)水文地质参数,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和对地下水进行定量研究而进行的测试工作。其任务是为预算矿井(坑)涌水量,进行矿床地下水的防治及综合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水文地质试验分为野外水文地质试验和室内水文地质试验。野外水文地质试验主要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压水试验、渗水试验、地下水均衡场试验、联通试验、水质弥散试验等。流体和水文地质实验中经常遇到需要提供不同供水压头的情况,而且有的实验中还需要调节实验的出水流速。目前的实验装置中,普遍都是供水压头(或供水压力)无法改变,即采用固定水压供水,在做不同工况实验过程中,可能需要配置多台设备进行实验,这给实验操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同时也增加了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水压力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提供恒定的供水压力且供水压力还能够调节、改变,同时实验过程的回水速率也能够调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水压力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且依次连通的供水箱、实验水箱和回水箱;供水箱水位调节器,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供水箱外侧的供水水箱,供水水箱底面通过供水连通管与所述供水箱底面连通,供水水箱与供水箱通过供水连通管配合形成供水连通器,供水水箱的竖直升降形成对供水箱内水位高度的调节;回水箱水位调节器,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回水箱外侧的回水水箱,回水水箱底面通过回水连通管与所述回水箱底面连通,回水水箱与回水箱通过回水连通管配合形成回水连通器,回水水箱的竖直升降形成对回水箱内水位高度的调节;所述回水水箱水位高度低于供水水箱的水位高度。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水箱内接有一溢流隔板,所述溢流隔板将供水水箱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第一供水腔室和第二供水腔室,所述供水连通管与第一供水腔室连通;所述回水水箱内接有一溢流挡板,所述溢流挡板将回水水箱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第一回水腔室和第二回水腔室,所述回水连通管与第一回水腔室连通;所述供水箱下方设置有一储水箱,储水箱外侧设置有一供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供水泵及供水管与供水水箱的第一供水腔室内侧连通,所述供水水箱的第二供水腔室通过供水溢流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回水水箱的第二回水腔室通过回水溢流管与储水箱连通;所述供水箱、实验水箱和回水箱设置于支撑框架上表面,所述储水箱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底面。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水箱底面竖直连接有一供水支撑杆,所述供水支撑杆下端连接有一供水升降器,所述供水升降器通过供水支撑杆带动供水水箱竖直升降;所述回水水箱底面竖直连接有一回水支撑杆,所述回水支撑杆下端连接有一回水升降器,所述回水升降器通过回水支撑杆带动回水水箱竖直升降;所述供水升降器和回水升降器分别设置于支撑框架内侧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箱底面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插设有一排水管,排水管位于回水箱外侧端设置有一排水阀。进一步地,所述供水连通管包括一供水U型管以及与所述供水U型管一开口端连通的、竖直设置的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与供水水箱的第一供水腔室连通,所述供水U型管另一开口端与所述供水箱底面连通,所述供水支管为伸缩管;所述回水连通管包括一回水U型管以及与所述回水U型管一开口端连通的、竖直设置的回水支管,所述回水支管与回水水箱的第一回水腔室连通,所述回水U型管另一开口端与所述回水箱底面连通,所述回水支管为伸缩管。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水箱底面水平高度对应供水箱内侧上部;所述回水水箱底面水平高度对应回水箱内侧下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底面设置有间隔设置有滚轮。进一步地,所述供水升降器和回水升降器分别为剪叉式升降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供水压力调节装置结构设计巧妙,通过供水箱、实验水箱以及回水箱的依次连通,并依据连通器原理,供水箱水位调节器与供水箱连通,回水箱与回水箱水位调节器连通,供水箱水位调节器内的水位即为供水箱内水位,回水箱水位调节器内水位即为回水箱内水位;供水箱水位调节器的升降设计,即可调节供水箱水位调节器内的水位高度,从而调节供水箱内水位高度,进而调节实验水箱内的水位高度,调节供水压力;回水箱水位调节器的升降设计,即可调节回水箱水位调节器内的水位高度,从而调节回水箱内的水位高度;即可实现供水压力的调节;储水箱与供水箱水位调节器的连通以及溢流隔板的配合设计,可保证供水箱水位调节器内的水位恒定,进而保证供水箱内水位恒定,从而保证实验水箱的供水压力保持恒定;回水箱水位调节器与储水箱的连通以及溢流挡板的配合设计,可保证回水箱水位调节器的水位恒定,进而使得回水箱的回水速率保持恒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供水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供水压力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且依次连通的供水箱1、实验水箱2和回水箱3;供水箱水位调节器4,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供水箱外1侧的供水水箱41,供水水箱41底面通过供水连通管42与所述供水箱1底面连通,供水水箱41与供水箱1通过供水连通管42配合形成供水连通器,供水水箱41的竖直升降形成对供水箱1内水位高度的调节;回水箱水位调节器5,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回水箱3外侧的回水水箱51,回水水箱51底面通过回水连通管52与所述回水箱3底面连通,回水水箱51与回水箱3通过回水连通管52配合形成回水连通器,回水水箱51的竖直升降形成对回水箱3内水位高度的调节;所述回水水箱51水位高度低于供水水箱41的水位高度。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水箱41内接有一溢流隔板43,所述溢流隔板43将供水水箱41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第一供水腔室411和第二供水腔室412,所述供水连通管42与第一供水腔室411连通;所述回水水箱51内接有一溢流挡板53,所述溢流挡板53将回水水箱51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第一回水腔室511和第二回水腔室512,所述回水连通管52与第一回水腔室511连通;所述供水箱1下方设置有一储水箱6,储水箱6外侧设置有一供水泵61,所述储水箱6通过供水泵61及供水管62与供水水箱41的第一供水腔室411内侧连通,所述供水水箱41的第二供水腔室412通过供水溢流管413与所述储水箱6连通;所述回水水箱51的第二回水腔室512通过回水溢流管513与储水箱6连通;所述供水箱1、实验水箱2和回水箱3设置于支撑框架7上表面,所述储水箱6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7内侧底面。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水箱41底面竖直连接有一供水支撑杆44,所述供水支撑杆44下端连接有一供水升降器45,所述供水升降器45通过供水支撑杆44带动供水水箱41竖直升降;所述回水水箱51底面竖直连接有一回水支撑杆54,所述回水支撑杆54下端连接有一回水升降器55,所述回水升降器55通过回水支撑杆54带动回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水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且依次连通的供水箱、实验水箱和回水箱;/n供水箱水位调节器,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供水箱外侧的供水水箱,供水水箱底面通过供水连通管与所述供水箱底面连通,供水水箱与供水箱通过供水连通管配合形成供水连通器,供水水箱的竖直升降形成对供水箱内水位高度的调节;/n回水箱水位调节器,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回水箱外侧的回水水箱,回水水箱底面通过回水连通管与所述回水箱底面连通,回水水箱与回水箱通过回水连通管配合形成回水连通器,回水水箱的竖直升降形成对回水箱内水位高度的调节;/n所述回水水箱水位高度低于供水水箱的水位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且依次连通的供水箱、实验水箱和回水箱;
供水箱水位调节器,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供水箱外侧的供水水箱,供水水箱底面通过供水连通管与所述供水箱底面连通,供水水箱与供水箱通过供水连通管配合形成供水连通器,供水水箱的竖直升降形成对供水箱内水位高度的调节;
回水箱水位调节器,包括可竖直升降地架设于回水箱外侧的回水水箱,回水水箱底面通过回水连通管与所述回水箱底面连通,回水水箱与回水箱通过回水连通管配合形成回水连通器,回水水箱的竖直升降形成对回水箱内水位高度的调节;
所述回水水箱水位高度低于供水水箱的水位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水箱内接有一溢流隔板,所述溢流隔板将供水水箱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第一供水腔室和第二供水腔室,所述供水连通管与第一供水腔室连通;
所述回水水箱内接有一溢流挡板,所述溢流挡板将回水水箱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第一回水腔室和第二回水腔室,所述回水连通管与第一回水腔室连通;
所述供水箱下方设置有一储水箱,储水箱外侧设置有一供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供水泵及供水管与供水水箱的第一供水腔室内侧连通,所述供水水箱的第二供水腔室通过供水溢流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所述回水水箱的第二回水腔室通过回水溢流管与储水箱连通;
所述供水箱、实验水箱和回水箱设置于支撑框架上表面,所述储水箱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水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帅,李恒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有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