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072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主动配电网的调度策略,其中,调度策略将配电网分为配网、馈线和自治区域三个级别,调用策略用于根据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调度;自治区域中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以及柔性负荷;根据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调度策略对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多能源系统协同控制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Method and device of multi energy cooperative schedu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以及综合用电设备等的广泛应用,配电网不断呈现多能源联合运行的特点。主动配电网是一类典型的多能源联合运行系统,主动配电网的多能源系统包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如风机、光伏等)、综合能源供给设备(如燃气轮机、热泵等)、以及综合储能设备(如储能电池、冰蓄冷等)。在多能源联合运行系统中,需要从综合优化的角度按照不同能源间的互补耦合特性,通过建立能源间等值替代模型,统筹规划各种能源供给计划和能源间转供计划,实现多种能源系统协同优化。通过合理的协同优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能源形式间的互补替代,并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带来冲击,大幅提升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目前多能源系统通用建模方法主要基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GoranAnderson等人提出的能源集线器概念,应用较为广泛。而对于多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控制技术,特别是针对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复杂能源系统,尚缺乏一套有效的协同控制方法。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多能源系统协同控制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主动配电网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调度策略将所述配电网分为配网、馈线和自治区域三个级别,所述调用策略用于根据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调度;所述自治区域中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以及柔性负荷;根据所述调度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可选的,所述调度策略包括容量调度策略,其中,所述容量调度策略包括:所述自治区域的调度容量根据来自管理系统上报的调度容量数据和分布式电源的电源特性获取得到,所述馈线的调度容量根据所述自治区域上报的调度容量、所述馈线的分布式电源特性以及用户的负荷特性获取得到,以及所述配网的调度容量根据各个馈线上报的调度容量获取得到。可选的,所述调度策略包括目标曲线调度策略,其中,所述目标曲线调度策略包括:配网将目标曲线发送给馈线,所述馈线各自治区域的调度容量以所述目标取消为限制条件制定并向各自治区域下发目标曲线,以及各自治区域根据自身调度容量和所述馈线下发的目标曲线制定并向区域内系统和设备下发目标曲线。可选的,根据所述调度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包括:根据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所述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从所述调度策略中获取对应的策略;根据获取到的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可选的,在所述时间尺度为长时间尺度的情况下,所述调度策略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目标函数和所述约束条件为进行调度的根据,所述长时间尺度为调度的周期超过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函数为:所述约束条件为:1、配网潮流等式约束:2、节点电压约束:3、支路潮流约束:可选的,在所述时间尺度为短时间尺度的情况下,所述调度策略包括调度成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其中,所述调度成本、所述目标函数和所述约束条件为进行调度的根据,所述长时间尺度为调度的周期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或不同,所述调度成本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柔性负荷的调度成本、所述储能单元的调度成本、所述分布式电源的调度成本;所述目标函数为:1、联络线交换功率与全局优化结果误差最小:2、区域内可控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和储能调度费用最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区域内有功功率平衡、节点电压、柔性负荷、储能装置功率、分布式电源功率。可选的,所述短时间的调度尺度为每隔5分钟进行调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动配电网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调度策略将所述配电网分为配网、馈线和自治区域三个级别,所述调用策略用于根据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调度;所述自治区域中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以及柔性负荷;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装置。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装置。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其主要内容与构架如图7所示。首先,本申请提供的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基于电力储能、蓄热和蓄冷设备的储能能力与互补特性,建立不同能源形式间转供利用的等值替代模型。其次,研究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的能源协同优化控制技术,例如:协同优化技术具体研究预测技术、长时间尺度调度方法、短时间尺度调度修正策略以及实时控制策略,实现各发电单元与需求侧负荷的高峰、低谷的实时平衡互补,实现多能源系统的联合优化运行,提高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主动配电网是一类典型的多能源联合运行系统,系统不同能源网络间的耦合联系强,不同能源形式间的互补替代可以大幅提升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主动配电网的多能源系统包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如风机、光伏等)、综合能源供给设备(如燃气轮机、热泵等)、以及综合储能设备(如储能电池、冰蓄冷等)。主动配电网不是多种能源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在综合优化的角度按照不同能源间的互补耦合特性,通过建立能源间等值替代模型,统筹规划各种能源供给计划和能源间转供计划,实现多种能源系统协同优化。主动配电网的多能源系统,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带来冲击。此外,主动配电网的多能源系统是一个具有多时间尺度、多种能源需求的复杂能源系统,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既涉及系统内产能、换能、蓄能、用能等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又涉及冷、热、电等多种能源流间的耦合与转供。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控层次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多源协同优化调控层间信息交互模式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智能单粒子优化进化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电调度修正策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冷调度修正策略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多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运行策略路线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主动配电网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调度策略将所述配电网分为配网、馈线和自治区域三个级别,所述调用策略用于根据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调度;所述自治区域中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以及柔性负荷;/n根据所述调度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主动配电网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调度策略将所述配电网分为配网、馈线和自治区域三个级别,所述调用策略用于根据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调度;所述自治区域中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以及柔性负荷;
根据所述调度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策略包括容量调度策略,其中,所述容量调度策略包括:所述自治区域的调度容量根据来自管理系统上报的调度容量数据和分布式电源的电源特性获取得到,所述馈线的调度容量根据所述自治区域上报的调度容量、所述馈线的分布式电源特性以及用户的负荷特性获取得到,以及所述配网的调度容量根据各个馈线上报的调度容量获取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策略包括目标曲线调度策略,其中,所述目标曲线调度策略包括:配网将目标曲线发送给馈线,所述馈线各自治区域的调度容量以所述目标取消为限制条件制定并向各自治区域下发目标曲线,以及各自治区域根据自身调度容量和所述馈线下发的目标曲线制定并向区域内系统和设备下发目标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调度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包括:
根据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所述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从所述调度策略中获取对应的策略;
根据获取到的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时间尺度为长时间尺度的情况下,所述调度策略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目标函数和所述约束条件为进行调度的根据,所述长时间尺度为调度的周期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目标函数为:其中,Tl表示将一个完整的优化调度周期分为Tl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存平黄仁乐李洪涛于希娟赵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