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鄂喜录专利>正文

高效消烟节能除尘常压采暖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02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消烟节能除尘常压采暖锅炉,其特点是在炉体内上层燃烧室和上部的通水管之间有一个澎化分流体和两个消烟体,上部的通水管在横截面方向上,相邻的两排通水管错开排列,使通水管在纵向和径向上受热较均匀。在卧式结构中,上层燃烧室采取特殊结构,煤炭在炉内实现四次燃烧,使其烧掉90%以上,同时烟囱置于炉体后侧面上,烟在炉内行走路途加大。(*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常压采暖锅炉。目前有关常压采暖锅炉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是炉体上层燃烧室的烟是靠近炉体内壁向上散发,使上部的通水管在长度方向即纵向上受热不均,二是炉体内上部通水管在横截面方向上相临两排通水管的排列为对正式排列,使通水管径向受热不均,三是对于吨位较大的锅炉采用卧式结构较合理,但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卧式常压采暖锅炉还没有问世,就是非常压暖锅炉的卧式结构也只有一层燃烧,没有上层燃烧室,煤的浪费现象较严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使炉体上部通水管在纵向上受热均匀的高效消烟节能除尘常压采暖锅炉。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设计一种使炉体内上部通水管在径向上受热均匀的高效消烟节能除尘常压采暖锅炉。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设计一种适合大吨位的卧式结构的高效消烟节能除尘常压采暖锅炉。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主要包括炉体、烟囱、上层燃烧室、下层燃烧室、通水管等,其特点是在炉体内上层燃烧室与上部的通水管之间有一个膨化分流体和两个消烟体。消烟体是一个圆台体沿母线方向被切下后剩余的一小部分,其两个底面为对称的斜面,其切口端的母线为最短,两个斜面向切口端沿伸的夹角为15°~30°。两个消烟体相对炉体正面径向中心线对称、间隔配置,每个消烟体的外柱面分别与炉体的内柱面密封固接。消烟体的内部为空腔,消烟体的外柱面上有通孔,炉体内柱面上也有与其相对的通孔,使消烟体的内腔与炉体内外壁之间的空腔相通。膨化分流体是一个圆台体沿母线方向在圆心两侧被平行切下后剩余的一大部分,上下底面对称,每个底面由两个对称的斜面构成,其斜面的交线通过圆台体直径并与两端切口的切线相平行,而且通过该交线的圆台母线为最长。膨化分流体置于两个消烟体的上部中间位置,其下部的两个斜面分别与消烟体上部的斜面相间隔且平行,其外柱面与炉体内柱面密封固接。膨化分流体的内部为空腔,其外柱面上有通孔,炉体内柱面上也有与其相对的通孔,使其内腔与炉体内外壁之间的空腔相通。膨化分流体在垂直方向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其通孔孔壁与膨化分流体表面密封固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设计了一个膨化分流体和两个消烟体,使燃烧室出来的烟通过两个消烟体之间的空间汇集,然后又通过膨化分流体上面的通孔和两个切口端的空间均匀地向上散发,使上部的通水管在纵向上均匀受热。同时膨化流体对向上散发的烟和煤尘还能起到缓冲作用,使煤炭能充分燃烧及起到降尘作用。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其特点还在于,炉体内膨化分流体上部的通水管,在其横截面方向上相临的两排通水管的排列为错开排列。由于通水管的排列由对正式改为错开式,使烟上行时,通水管径向没有死角能均匀受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其特点还在于炉体为方形体,其四个侧面及顶面的内外壁分别由平面形体密封固接而成为内外壁之间为空腔的整体,在内外壁之间有加强筋与其固接。上层燃烧室和下层燃烧室分别为左右两个且对称间隔配置。两个消烟体分别被左右两个上层燃烧室的结构所代替。上层燃烧室其顶部的一排通水管为间隔排列,通水管之间通过加固物加固并密封构成一平面形体。该平面形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15°,靠近炉体左右侧面的一端为最高点并与该侧面的内壁密封固接,上层燃烧室靠近炉体左右侧面并与左右侧面相平行的一排通水管也为间隔排列,通水管之间通过加固物加固并密封成上层燃烧室的一个侧面,该侧面上端与上层燃烧室顶部的一排通水管之间有间隔。两个上层燃烧室相靠近且平行的的侧面上的通水管也为间隔排列,通过加固物加固并密封构成上层燃烧室的另一个侧面,该侧面顶端与上层燃烧室顶部一排通水管的最低点一端密封固接。膨化分流体的外柱面变为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该平面与炉体内壁密封固接,该平面上有通孔,炉体内壁上也有与其相对的通孔,使其内腔与炉体内外壁之间的空腔相通。膨化分流体的下部的两个斜面分别与上层燃烧室的顶部的斜面相间隔且平行。在左右两个下层燃烧室之间有一个与炉体左右侧面相平行前后开口的方桶形隔壁。隔壁的前后开口端分别与炉体前后内壁密封固接,炉体前后内壁也有与其相对的开口使隔壁的内腔与炉体内外壁之间的空腔相通。隔壁的上平面上有通孔,膨化分流体的下部斜面上也有与其相对的通孔,两孔之间通过通水管与其密封固接,使隔壁内腔与膨化分流体的内腔相通。在该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卧式结构,上下共四个燃烧室,扩大了锅炉的吨位即发热量,同时由于上层燃烧设计为顶部封闭的下反烟的特殊结构,使烟必经两个上层燃烧之间的间隔的空间向上再经膨化分流体的通孔及两端的切口向上散发,使上层燃烧室代替了消烟体,仍然实现了上部通水管受热均匀及起缓冲作用的效果。又由于在两个下层燃烧室之间设计了隔壁,当一个燃烧室填进煤后的未充分燃烧的黑烟在两个上层燃烧室之间的间隔处与另一个燃烧室红火状态燃烧较充分温度较高的烟相会,则使未充分燃烧的黑烟再次燃烧,煤炭在炉内能够实现四次燃烧,从而使煤炭充分燃烧,达到节能的效果。在上述卧式结构的技术方案中,其特点是烟囱置于炉体的后侧面上。由于将烟囱设计为在炉体后侧面上,可扩大炉体顶部受热面积,增加烟的行走路途,使炉体和通水管等构件更充分地吸收热量达到节能效果。烟囱在后侧面上还可将烟囱设计为上下两个,并在烟囱上设有开封挡板。在炉体内靠近烟囱处有一个与炉体后侧面相平行的内部为空腔的方形隔离体。隔离体的下端的后面与炉体内壁之间通过一个固接物与其固接,其上端面与炉体内壁顶部之间有间隔,其左右两端面分别与炉体左右侧面内壁密封固接,隔离体左右端面上分别有通孔,炉体左右侧面的内壁上也有与其相对的通孔,使隔离体内腔与炉体内外壁之间的空腔相通。使用时一个烟囱打开则另一个烟囱挡上。当将后侧面下部的烟囱打开时,可在此烟囱处安放一台抽风机,可避免窝风现象,使烟在炉内行走的路途更长,使炉内更充分受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其特点是在炉体左右两侧面上,消烟体上部靠近消烟体处分别开有清灰门。以便及时清除灰尘。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消烟体和膨分分流体其切口的平面可设计为水平放置的圆柱面的一部分,使烟行走畅通且便于制造。本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由于本技术设计了消烟体和膨化分流体,从而使烟能均匀地向上散发,使通水管纵向受热均匀。2.由于本技术将炉体内上部通水管设计为在横截面方向上相邻的两排通水管为错开排列,使通水管径向受热均匀。3.由于本技术设计了卧式结构,上下四个燃烧室,从而增大了发热量,同时还巧妙地将两个上层燃烧代替消烟体,在简化了结构的情况下仍能使上部通水管纵向和径向上受热均匀,并使煤炭在炉内实现了四次燃烧,使煤炭能在炉内燃烧掉90%以上,大大地提高了节能效果。4.由于本技术设计了在后侧面上开烟囱的结构,从而增加烟在炉内行走的路途,也起到节能作用。5.由于本技术在得当的位置上设计了清灰门,使清灰除尘十分方便。基于以上特点,本技术真正实现了常压高效节能,消烟、防尘,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独特、性能可靠,使用维修方便,与其它同等吨位锅炉相比,投资可降低30%,占地面积节省60%耗电量节省70%,且大大地降低了煤炭地消耗。 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面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面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2的正面剖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3的侧面剖视图图5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消烟节能除尘常压采暖锅炉,主要包括炉体、烟囱、上层燃烧室,下层燃烧室,通水管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内,上层燃烧室与上部的通水管之间有一个膨化分流体和两个消烟体,所述的消烟体是一个圆台体沿母线方向被切下后剩余的一小部分,其两个底面为对称的斜面,其切口端的母线长为最短,两个斜面向切口端沿伸的夹角为15°~30°,两个消烟体相对炉体正面径向中心线对称、间隔配置,每个消烟体的外柱面分别与炉体的内柱面密封固接,消烟体的内部为空腔,消烟体的外柱面上有通孔,炉体内柱面上也有与其相对的通孔,使消烟体的内腔与炉体内外壁之间的空腔相通,所述的膨化分流体是一个圆台体沿母线方向在圆心两侧被平行切下后剩余的一大部分,上下底面对称,每个底面由两个对称相交的斜面构成,其斜面的交线通过圆台体直径并与两端切口的切线相平行,且通过该交线的圆台母线为最长,所述的膨化分流体置于两个消烟体的上部中间位置,其下部的两个斜面分别与消烟体的斜面相间隔且平行,其外柱面与炉体的内柱面密封固接,膨化分流的内部为空腔,其外柱面上有通孔,炉体的内柱面也有与其相对的通孔,使其内腔与炉体内外壁之间的空腔相通,所述的膨化分流体在垂直方向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其通孔孔壁与膨化分流体表面密封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消烟节能除尘常压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内膨化分流体上部的通水管,在其横截面方向上相临的两排通水管的排列为错开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鄂喜录
申请(专利权)人:鄂喜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