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73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属于汽车高压线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绕线辊,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远离凸台的一侧设置有开槽,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位于开槽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远离凸台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绕线辊与第二绕线辊,将线束的首尾相接后缠绕在第一绕线辊与第二绕线辊上,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轮带动传动带进行运动,传动带通过传动杆带动铰接座进行运动,使位于铰接座内侧的第二绕线辊远离第一绕线辊,从而可对线束进行张紧,便于进行检测。

A wear resistance testing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harness of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高压线束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是汽车电路存在的载体,汽车线束是车辆电器元件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车辆的电力和信号传输分配的神经系统,高压线束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配置于电动汽车内部及外部线束连接,在高压线束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耐磨性检测。现有的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在检测时,不能对线束进行张紧,影响检测效果,且现有的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检测装置不能根据需求调节检测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在检测时,不能对线束进行张紧,影响检测效果,且现有的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检测装置不能根据需求调节检测强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绕线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凸台(2),所述凸台(2)的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绕线辊(4),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远离凸台(2)的一侧设置有开槽(5),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位于开槽(5)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传动轮(6),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远离凸台(2)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7),且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与一组传动轮(6)相连接,两组所述传动轮(6)之间通过传动带(8)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8)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至开槽(5)上方的传动杆(9),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位于开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高压线束耐磨性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凸台(2),所述凸台(2)的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绕线辊(4),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远离凸台(2)的一侧设置有开槽(5),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位于开槽(5)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传动轮(6),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远离凸台(2)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7),且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与一组传动轮(6)相连接,两组所述传动轮(6)之间通过传动带(8)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8)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至开槽(5)上方的传动杆(9),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位于开槽(5)的上方通过传动杆(9)滑动连接有铰接座(10),所述铰接座(10)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绕线辊(11),所述第一绕线辊(4)与第二绕线辊(11)之间缠绕有线束(12),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13),所述支撑座(13)的顶部安装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输出端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海燕李贵勇易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达电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