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智能自动滴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595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丝智能自动滴油装置,属于钢丝加工滴油装置领域,包括固定底座、侧支撑板、悬挂杆和钢丝移速检测机构,固定底座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侧支撑板,悬挂杆焊接在两个侧支撑板之间,钢丝移速检测机构固定设置在固定底座的底部,位于一侧的侧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位于另一侧的侧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安装有丝杠,丝杠上套设有蠕动泵,蠕动泵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油管,悬挂杆上缠绕有导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钢丝移速自行调节滴油速率,开启后无需手动操作,同时能够对钢丝底部的死角进行滴油,无遗漏部分,滴油效果更加均匀,使得钢丝的成品效果更好。

An intelligent automatic oil dripping device for steel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智能自动滴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丝加工滴油装置领域,特别涉及自动滴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丝的生产过程中,退火流程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从而达到降低硬度,消除拉拔时产生的应力,软化钢丝,恢复金相组织的目的,但是在退火完成后钢丝的表面会发涩,需要向钢丝表面涂油,也即滴油处理,这便需要使用到滴油装置,而现有的滴油装置大多只是简单的用于钢丝穿过的支架,在支架上通过人工或者油泵向滴油管内加油,使得油滴滴向钢丝,结构虽然简单,但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生产线上的使用需求;但是,现有的自动滴油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点需要进行改进的方面:一方面,现有的滴油装置智能化程度不高,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人工操作具有滴油不均匀、滴油效率不一致的缺陷,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现有的滴油装置只能够从钢丝上方对钢丝进行滴油处理,钢丝底部还存在一些死角是现有的滴油装置无法处理的;另外,现有的滴油装置无法根据钢丝移速自动调节滴油速度,在钢丝的生产需求较高时滴油速率较慢可能无法对钢丝充分进行滴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滴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智能化程度低需要人工操作、钢丝底部存在滴油死角以及无法根据钢丝移速自动调节滴油速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滴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侧支撑板、悬挂杆和钢丝移速检测机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所述侧支撑板,所述悬挂杆焊接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板之间,所述钢丝移速检测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位于一侧的所述侧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位于另一侧的所述侧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上套设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油管,所述悬挂杆上缠绕有导油管,所述侧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输油管,所述导油管一端与所述输油管连通,所述导油管另一端与所述进油管连通,所述蠕动泵底部设置有滴油管;两个所述侧支撑板之间还固定设置有减震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蠕动泵顶部,所述蠕动泵顶部焊接有滑动杆,所述限位杆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杆穿过所述滑动槽延伸至所述限位杆顶部,且所述滑动杆顶部焊接有防脱块,所述减震杆位于所述蠕动泵底部,所述减震杆内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滴油管穿过所述条形槽延伸至所述减震杆底部;所述固定底座内开设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两侧均设置有鼓风管,所述鼓风管内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所述固定底座顶部铺设有羊毛毡,所述侧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红外测距仪,一侧的所述侧支撑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固定底座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控制器通过检测电路与所述钢丝移速检测机构和所述红外测距仪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微型电机和所述蠕动泵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钢丝移速检测机构由固定块、测量柱和导向轮组成,各个所述导向轮之间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测量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位于两侧的所述导向轮分别安装在两侧的所述测量柱上。优选的,所述测量柱一侧固定设置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导向轮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三相异步电动机。优选的,所述红外测距仪位于所述蠕动泵一侧,且两个所述侧支撑板上的所述红外测距仪的测距头均朝向所述蠕动泵。优选的,所述通气管道顶部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羊毛毡底部。优选的,所述导油管为弹性导管。优选的,所述羊毛毡为双层结构,钢丝从两层所述羊毛毡之间穿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丝杠、红外测距仪以及蠕动泵的配合进行滴油处理,既节省了人力资源,还能够使得滴油的过程相较于传统人工操作更加均匀,滴油效果更好;2、本专利技术底部设置了通气管道,在滴油时能够对底层羊毛毡进行适当吹起,使得底层羊毛毡上的油与钢丝接触,从而使得滴油效果更加全面,达到无死角滴油处理;3、本专利技术通过钢丝移速检测机构对钢丝移速进行检测,可根据钢丝移速控制器控制蠕动泵的工作效率,增加或减少滴油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丝杠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鼓风管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钢丝移速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性连接关系图。图中:1、固定底座;2、侧支撑板;3、悬挂杆;4、输油管;5、导油管;6、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丝杠;9、蠕动泵;10、进油管;11、滴油管;12、羊毛毡;13、减震杆;14、通气管道;15、鼓风管;16、控制器;17、红外测距仪;18、固定杆;19、微型电机;20、扇叶;21、钢丝移速检测机构;22、固定块;23、测量柱;24、导向轮;25、连接轴;26、转速传感器;27、条形槽;28、限位杆;29、滑动杆;30、防脱块;31、滑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自动滴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侧支撑板2、悬挂杆3和钢丝移速检测机构21,固定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侧支撑板2,悬挂杆3焊接在两个侧支撑板2之间,钢丝移速检测机构21固定设置在固定底座1的底部,位于一侧的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6,位于另一侧的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7,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上和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之间安装有丝杠8,丝杠8上套设有蠕动泵9,蠕动泵9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油管10,悬挂杆3上缠绕有导油管5,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输油管4,导油管5一端与输油管4连通,导油管5另一端与进油管10连通,蠕动泵9底部设置有滴油管11;两个侧支撑板2之间还固定设置有减震杆13和限位杆28,限位杆28位于蠕动泵9顶部,蠕动泵9顶部焊接有滑动杆29,限位杆28内开设有滑动槽31,滑动杆29穿过滑动槽31延伸至限位杆28顶部,且滑动杆29顶部焊接有防脱块30,减震杆13位于蠕动泵9底部,减震杆13内开设有条形槽27,滴油管11穿过条形槽27延伸至减震杆13底部;固定底座1内开设有通气管道14,通气管道14的两侧均设置有鼓风管15,鼓风管15内焊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上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19,微型电机1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20,固定底座1顶部铺设有羊毛毡12,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红外测距仪17,一侧的侧支撑板2上设置有控制器16;固定底座1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控制器16通过检测电路与钢丝移速检测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智能自动滴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侧支撑板(2)、悬挂杆(3)和钢丝移速检测机构(2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所述侧支撑板(2),所述悬挂杆(3)焊接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板(2)之间,所述钢丝移速检测机构(21)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部,位于一侧的所述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6),位于另一侧的所述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上和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之间安装有丝杠(8),所述丝杠(8)上套设有蠕动泵(9),所述蠕动泵(9)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油管(10),所述悬挂杆(3)上缠绕有导油管(5),所述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输油管(4),所述导油管(5)一端与所述输油管(4)连通,所述导油管(5)另一端与所述进油管(10)连通,所述蠕动泵(9)底部设置有滴油管(11);/n两个所述侧支撑板(2)之间还固定设置有减震杆(13)和限位杆(28),所述限位杆(28)位于所述蠕动泵(9)顶部,所述蠕动泵(9)顶部焊接有滑动杆(29),所述限位杆(28)内开设有滑动槽(31),所述滑动杆(29)穿过所述滑动槽(31)延伸至所述限位杆(28)顶部,且所述滑动杆(29)顶部焊接有防脱块(30),所述减震杆(13)位于所述蠕动泵(9)底部,所述减震杆(13)内开设有条形槽(32),所述滴油管(11)穿过所述条形槽(32)延伸至所述减震杆(13)底部;/n所述固定底座(1)内开设有通气管道(14),所述通气管道(14) 的两侧均设置有鼓风管(15),所述鼓风管(15)内焊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上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19),所述微型电机(1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20),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铺设有羊毛毡(12),所述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红外测距仪(17),一侧的所述侧支撑板(2)上设置有控制器(16);/n所述固定底座(1)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控制器(16)通过检测电路与所述钢丝移速检测机构(21)和所述红外测距仪(1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6)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7)、所述微型电机(19)和所述蠕动泵(9)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智能自动滴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侧支撑板(2)、悬挂杆(3)和钢丝移速检测机构(2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所述侧支撑板(2),所述悬挂杆(3)焊接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板(2)之间,所述钢丝移速检测机构(21)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部,位于一侧的所述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6),位于另一侧的所述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上和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之间安装有丝杠(8),所述丝杠(8)上套设有蠕动泵(9),所述蠕动泵(9)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油管(10),所述悬挂杆(3)上缠绕有导油管(5),所述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输油管(4),所述导油管(5)一端与所述输油管(4)连通,所述导油管(5)另一端与所述进油管(10)连通,所述蠕动泵(9)底部设置有滴油管(11);
两个所述侧支撑板(2)之间还固定设置有减震杆(13)和限位杆(28),所述限位杆(28)位于所述蠕动泵(9)顶部,所述蠕动泵(9)顶部焊接有滑动杆(29),所述限位杆(28)内开设有滑动槽(31),所述滑动杆(29)穿过所述滑动槽(31)延伸至所述限位杆(28)顶部,且所述滑动杆(29)顶部焊接有防脱块(30),所述减震杆(13)位于所述蠕动泵(9)底部,所述减震杆(13)内开设有条形槽(32),所述滴油管(11)穿过所述条形槽(32)延伸至所述减震杆(13)底部;
所述固定底座(1)内开设有通气管道(14),所述通气管道(14)的两侧均设置有鼓风管(15),所述鼓风管(15)内焊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上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19),所述微型电机(1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20),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铺设有羊毛毡(12),所述侧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红外测距仪(17),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叶忠甘信超潘阳青李明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腾达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