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蓄冷蓄热储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量储存技术相关
,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一体化蓄冷蓄热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虽然目前已存在核能、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方式,但是占发电比例较大的仍然是基于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传统发电方式。传统发电方式除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其不可再生性也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大规模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各项优点,但是其在目前阶段受制于技术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例如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方式,风力发电依赖于天气条件,太阳能发电受制于天气条件的同时还受昼夜变化的影响,即具有发电峰和发电谷,均无法实现稳定供电,如何实现电能的平衡供给成为了一项难题。储能系统可用于能源并网、能源调控、应急能源输送等领域,是提高功能稳定性的一项重要技术。现有的储能系统根据介质的不同有电池储能、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化空气储能等。其中抽水储能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布设安装较为方便,成本较低,因此应用最为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蓄冷蓄热储能系统,通过管路与用户端的供水口和回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蓄冷蓄热储能系统包括一储能装置、若干电动阀、一驱动组件、一冷热源供给设备以及若干连接用的管路,所述储能装置包括一循环部、一传热部以及一储能部,所述传热部设置在所述循环部和所述储能部之间,所述循环部通过所述传热部与所述储能部连接,所述循环部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部的输入端均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回水口连通,所述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水口连通,所述循环部的输出端和所述储能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通,并通过管路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水口及所述冷热源供给设备的输入端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蓄冷蓄热储能系统,通过管路与用户端的供水口和回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蓄冷蓄热储能系统包括一储能装置、若干电动阀、一驱动组件、一冷热源供给设备以及若干连接用的管路,所述储能装置包括一循环部、一传热部以及一储能部,所述传热部设置在所述循环部和所述储能部之间,所述循环部通过所述传热部与所述储能部连接,所述循环部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部的输入端均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回水口连通,所述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水口连通,所述循环部的输出端和所述储能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通,并通过管路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水口及所述冷热源供给设备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热源供给设备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供水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蓄冷蓄热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部与所述传热部相贴的一面涂有导热材料层,所述传热部与所述循环部及所述储能部相贴的两面均涂有导热材料层,所述传热部内部填充导热材料,所述储能部与所述传热部相贴的一面涂有导热材料层,且所述储能部填充相变储能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蓄冷蓄热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无阻力止回阀,所述无阻力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回水口处的管路上,且所述无阻力止回阀的流向为远离所述回水口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蓄冷蓄热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电动阀包括一第一电动阀、一第二电动阀、一第三电动阀、一第四电动阀、一第五电动阀以及一第六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设置在所述冷热源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婧,郭峰,王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久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