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储热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储热装置。
技术介绍
热是一种能源形式,它来源于太阳光、火等,在使用时可以以热的形式直接利用,也可以与热发电装置结合转化为电力。当然,热也可以作为一种储能方式,与其它储能方式相比,储热储能具有成本低、寿命长、无污染的优点。目前,对于储热的研究非常多,熔盐储热、固体材料储热等方式层出不穷。在这些储热方式中,如何提高储热温度、加快换热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在现有的储热装置中,为了加快换热效率,通常采用高导热材料(例如金属材料、炭质材料等)作为储热介质,发热体通常采用金属类物质,在换热时直接将冷空气通入储热介质中进行换热,而由于大多数高导热材料易氧化,空气中的氧气会对储热介质和发热体进行氧化烧蚀,使得作为储热介质和发热体的材料在高温空气下无法保持稳定,从而导致储热体系的温度无法提升。而为了解决上述储热装置中存在的氧化问题,以提高储热温度,有些储热装置采用陶瓷类物质等耐氧化的材料作为储热介质,但是耐氧化的材料热导率普遍偏低,会导致换热速度受限,限制了储热的性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包括:/n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内限定有储热腔,所述第一壳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储热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口(11)和第一出气口(12),所述第一进气口(11)用于供惰性气体进入所述储热腔,所述第一出气口(12)用于供所述惰性气体从所述储热腔排出;和/n第二壳体(20),所述第二壳体(20)内限定有换热腔,所述第二壳体(20)上开设有供换热介质进入所述换热腔的入口(21)和供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换热腔排出的出口(22),所述第二壳体(2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换热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口(23),/n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口(23)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内限定有储热腔,所述第一壳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储热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口(11)和第一出气口(12),所述第一进气口(11)用于供惰性气体进入所述储热腔,所述第一出气口(12)用于供所述惰性气体从所述储热腔排出;和
第二壳体(20),所述第二壳体(20)内限定有换热腔,所述第二壳体(20)上开设有供换热介质进入所述换热腔的入口(21)和供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换热腔排出的出口(22),所述第二壳体(2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换热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口(23),
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口(23)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2)连通,使得所述惰性气体能够将所述储热腔内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换热腔与所述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口(11)和所述第一出气口(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相对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进气口(11)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12)的下方;和/或
所述第二壳体(20)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24),所述第二出气口(24)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1)连通,使得热交换后的所述惰性气体能够返回所述储热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21)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0)的下部,所述出口(22)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0)的上部,所述第二进气口(2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0)的顶部,所述第二出气口(2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0)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的供所述换热介质流动的换热管路(25),所述换热管路(25)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均庆,郑冬芳,段春婷,高光辉,梁文斌,盛英,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