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37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进料管和出料管连通的并具有供调温介质流通的夹层的温控箱体,于温控箱体内由进料管的一端向出料管的一端间隔设有安装于温控箱体顶壁的上挡板,各上挡板与所述温控箱体底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于两相邻上挡板之间的温控箱体底壁安装有下挡板,下挡板与温控箱体顶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于温控箱体上安装有容纳进料管的预热交换箱,预热交换箱与温控箱体的夹层连通,调温介质进口管和调温介质出口管分别与温控箱体的夹层和预热交换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预先对处于流体状态待反应的橡胶进行温度控制,以使其适应后序工况的特点,适用于橡胶生产中橡胶控温领域。

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rubber dis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
本技术属于橡胶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橡胶的生产过程中,许多工序需要保持流体橡胶的温度,以便下一道工序的平稳进行。譬如,橡胶进入反应釜进行混合搅拌时,反应釜需要进行加温才能确保提供较适宜的温度来使混合更加充分,然而,在加温过程中,由于进料的温度不同,影响加温的均匀性,且反应釜大都采用蒸汽加热,这样反应釜的物料进入端的温度较低,且远离蒸汽加热盘管处的温度不能确保,进而造成混合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先对处于流体状态待反应的橡胶进行温度控制,以使其适应后序工况的橡胶出料控温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进料管和出料管连通的并具有供调温介质流通的夹层的温控箱体,于所述温控箱体内由进料管的一端向出料管的一端间隔设有安装于温控箱体顶壁的上挡板,各所述上挡板与所述温控箱体底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于两相邻所述上挡板之间的温控箱体底壁安装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与所述温控箱体顶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于所述温控箱体上安装有容纳进料管的预热交换箱,所述预热交换箱与所述温控箱体的夹层连通,调温介质进口管和调温介质出口管分别与温控箱体的夹层和预热交换箱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温控箱体的外壁围构成半圆台状结构,且半圆台状结构具有水平的上端面,所述进料管连接于半圆台状结构大径端处并通过半圆台状结构的上端面与半圆台状结构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连接于半圆台状结构小径端的上部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温控箱体的底壁由其小径端向其大径端倾斜向下延伸。进一步的,所述调温介质进口管连通于所述温控箱体的所述出料管一侧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具有迂回弯折的并设置于所述预热交换箱内的迂回部。进一步的,所述迂回部为沿竖直方向波浪起伏的形状。进一步的,于所述温控箱体的底部设有与温控箱体内部连通的放残管。进一步的,所述放残管为多个,其中之一放残管设于所述温控箱体对应所述进料管的位置处,剩余放残管分别设于各所述下挡板靠近所述出料管的一侧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处于流体状态的橡胶由进料管进入温控箱体内,由于在温控箱体内由进料管的一端向出料管的一端间隔设有安装于温控箱体顶壁的上挡板,各所述上挡板与所述温控箱体底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于两相邻所述上挡板之间的温控箱体底壁安装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与所述温控箱体顶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这样,每组相邻的下挡板和上挡板之间均形成腔室,且各个相邻的腔室相互连通,且位于上游的腔室内的橡胶被逐渐加入该腔室的橡胶逐渐置换入下游的腔室,这样物料在温控箱体内的流动的行程增长,提高了温控箱体内物料与温控箱体夹层内调温介质的热交换效率,且调温介质采用热油或者蒸汽;在温控箱体上安装有容纳进料管的预热交换箱,预热交换箱的作用是提前对进入温控箱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防止进入温控箱体内的物料与温控箱体内的物料温差较大,而造成沉淀等现象,由此可知,本技术具有预先对处于流体状态待反应的橡胶进行温度控制,以使其适应后序工况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剖视图。标注部件:1-温控箱体,2-夹层,3-预热交换箱,4-调温介质进口管,5-第一控制阀,6-调温介质出口管,7-第二控制阀,8-进料管,9-迂回部,10-第三控制阀,11-出料管,12-上挡板,13-下挡板,14-第一放残管,15-第一放残阀,16-第二放残管,17-第二放残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温控箱体1和预热交换箱3。其中,温控箱体1具有夹层2,夹层2内流通有调温介质用于对温控箱体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且调温介质大都采用热油或蒸汽;温控箱体1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进料管8和出料管11,在温控箱体1内由进料管8的一端向出料管11的一端间隔焊接有多个上挡板12,每个上挡板12安装在温控箱体1的顶壁上,且每个上挡板12与温控箱体1底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在两个相邻上挡板12之间的温控箱体1底壁焊接有下挡板13,每个下挡板13与温控箱体1顶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且上述的上挡板12与下挡板13均竖直设置。预热交换箱3安装在温控箱体1上,且于热交换箱与温控箱体1的夹层2相连通,进料管8贯穿预热交换箱3并伸入温控箱体1内;调温介质进口管4和调温介质出口管6分别与温控箱体1的夹层2和预热交换箱3连通,调温介质进口管4连通在温控箱体1的出料管11一侧的底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每组相邻的下挡板13和上挡板12之间均形成腔室,且各个相邻的腔室相互连通,位于上游的腔室内的橡胶被逐渐加入该腔室的橡胶逐渐置换入下游的腔室,这样物料在温控箱体1内的流动的行程增长,提高了温控箱体1内物料与温控箱体1夹层2内调温介质的热交换效率,且调温介质采用热油或者蒸汽;预热交换箱3的作用是提前对进入温控箱体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防止进入温控箱体1内的物料与温控箱体1内的物料温差较大,而造成沉淀等现象的发生。本实施例温控箱体1优选的结构为,温控箱体1的外壁围构成半圆台状结构,该半圆台状结构具有水平的上端面,进料管8设置在半圆台状结构大径端处。且进料管8通过半圆台状结构的上端面与半圆台状结构的内部连通,出料管11连接在半圆台状结构小径端端面上部的位置处。物料进入温控箱体1内的较大空间内并随着后续物料逐渐注入而流向较小空间内,最后通过出料管11排出温控箱体1,这样,使得物料在温控箱体1内的流动稳定,不会发生物料供应速率突变后,来不及对物料充分加热而经出料管11流出。本实施例温控箱体1的底壁由其小径端向其大径端倾斜向下延伸,这样有效地使橡胶内杂质沉淀并积聚在底壁倾斜的较低处及下挡板13靠近出料管11的一侧。为了便于沉淀的杂质排出温控箱体1,在温控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温控箱体1内部连通的放残管,放残管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根据下挡板13的数量设置两个放残管,分别为第一放残管14和第二放残管16,第一放残管14设置在温控箱体1底壁最低点的位置处,在第一放残管14安装有第一放残阀15;第二放残管16设置在下挡板13靠近出料管11的一侧处,该位置为该下挡板13至出料管11处温控箱体1底壁的最低点,在第二放残管16上安装有第二放残阀17。本实施例为了使预热交换箱3对进料管8加热充分,如图2所示,进料管8具有迂回弯折迂回部9,迂回部9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分别与进料管和出料管连通的并具有供调温介质流通的夹层的温控箱体,于所述温控箱体内由进料管的一端向出料管的一端间隔设有安装于温控箱体顶壁的上挡板,各所述上挡板与所述温控箱体底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于两相邻所述上挡板之间的温控箱体底壁安装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与所述温控箱体顶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于所述温控箱体上安装有容纳进料管的预热交换箱,所述预热交换箱与所述温控箱体的夹层连通,调温介质进口管和调温介质出口管分别与温控箱体的夹层和预热交换箱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分别与进料管和出料管连通的并具有供调温介质流通的夹层的温控箱体,于所述温控箱体内由进料管的一端向出料管的一端间隔设有安装于温控箱体顶壁的上挡板,各所述上挡板与所述温控箱体底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于两相邻所述上挡板之间的温控箱体底壁安装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与所述温控箱体顶壁之间形成有供液态橡胶通过的间隙;于所述温控箱体上安装有容纳进料管的预热交换箱,所述预热交换箱与所述温控箱体的夹层连通,调温介质进口管和调温介质出口管分别与温控箱体的夹层和预热交换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出料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箱体的外壁围构成半圆台状结构,且半圆台状结构具有水平的上端面,所述进料管连接于半圆台状结构大径端处并通过半圆台状结构的上端面与半圆台状结构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连接于半圆台状结构小径端的上部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疆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鸿泰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