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通风管道,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部的通风箱体,且通风箱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挡雨板,所述通风箱体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储液箱、液位传感器、抽液泵、输液管、雾化喷头,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储液箱内部消毒液的含量,通过信号线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当需要对地铁车站进行消毒时,控制器控制抽液泵开启,抽液泵可将储液箱内部消毒液抽入输液管中,通过输液管底部安装的雾化喷头喷出,可对地铁车站进行杀菌消毒。
A kind of air exchange device in subway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铁车站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地铁车站由站台层、站厅层、设备层以及出入口组成。地铁站台按照线路分布情况,又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以及混合式站台。它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车站,并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火设备等,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由于地铁车站大部分都存在地面以下,同时地铁车站内部人员流动量大,需要实时对地铁车站进行通气换风,但是传统的地铁车站换风装置结构简单,只能进行单一的换气功能,不能够对外部空气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通风管道,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部的通风箱体,且通风箱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挡雨板,所述通风箱体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支撑架,且风扇支撑架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液箱,且储液箱的内壁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储液箱的内壁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液泵,且抽液泵的一侧通过卡套连接有输液管,所述通风管道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出风口,且出风口的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百叶风窗,所述通风管道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通风管道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通风箱体的功能分为排风箱和吸风箱,排风箱和吸风箱内部的伺服电机安装位置相反,所述排风箱和吸风箱等距离交叉分布,且排风箱和吸风箱底部通风管道之间通过分隔板分离。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雾化喷头,且雾化喷头位于出风口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顶部一侧焊接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与外部水源通过管道连接。优选的,所述百叶风窗的转动轴顶部焊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电动伸缩杆活塞杆通过螺丝连接。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过信号线电性连接,且伺服电机与抽液泵和电动伸缩杆的外部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与外部电源通过输电线电性连接。优选的,吸风功能的所述通风箱体内壁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干燥层,且通风箱体的内壁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消毒层,所述通风箱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网筒,且排风功能的所述通风箱体内壁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吸音干燥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出的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通过设置有储液箱、液位传感器、抽液泵、输液管、雾化喷头,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储液箱内部消毒液的含量,通过信号线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当需要对地铁车站进行消毒时,控制器控制抽液泵开启,抽液泵可将储液箱内部消毒液抽入输液管中,通过输液管底部安装的雾化喷头喷出,可对地铁车站进行杀菌消毒;2、本技术提出的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通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连接杆、百叶风窗,在出风口内部安装有百叶风扇,电动伸缩杆推动连接杆带动百叶风扇进行角度变换,提高了吹风范围,同时增大了消毒面积;3、本技术提出的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通过设置有通风箱体、干燥层、消毒层、过滤网筒,在通风箱体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网筒,可避免外部灰尘进入通风箱体中,同时通过干燥层和消毒层对外部空气进行干燥和消毒,提高了空气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的干燥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风管道、2安装底座、3通风箱体、4挡雨板、5吸音干燥板、6支撑柱、7进液管、8液位传感器、9储液箱、10抽液泵、11过滤网筒、12干燥层、13消毒层、14伺服电机、15风扇支撑架、16风扇、17输液管、18雾化喷头、19连接杆、20电动伸缩杆、21百叶风窗、22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包括安装底座2,安装底座2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通风管道1,安装底座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部的通风箱体3,且通风箱体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柱6,且支撑柱6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挡雨板4,通风箱体3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支撑架15,且风扇支撑架15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16,安装底座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液箱9,且储液箱9的内壁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8,储液箱9的内壁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液泵10,且抽液泵10的一侧通过卡套连接有输液管17,通风管道1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出风口,且出风口的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百叶风窗21,通风管道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0,通风管道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22,其中,通风箱体3的功能分为排风箱和吸风箱,排风箱和吸风箱内部的伺服电机14安装位置相反,排风箱和吸风箱等距离交叉分布,且排风箱和吸风箱底部通风管道1之间通过分隔板分离,输液管17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雾化喷头18,且雾化喷头18位于出风口的正上方,储液箱9的顶部一侧焊接有进液管7,且进液管7与外部水源通过管道连接,百叶风窗21的转动轴顶部焊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与电动伸缩杆20活塞杆通过螺丝连接,液位传感器8与控制器22通过信号线电性连接,且伺服电机14与抽液泵10和电动伸缩杆20的外部开关与控制器22电性连接,控制器22与外部电源通过输电线电性连接。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包括安装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2)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通风管道(1),所述安装底座(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部的通风箱体(3),且通风箱体(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柱(6),且支撑柱(6)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挡雨板(4),所述通风箱体(3)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支撑架(15),且风扇支撑架(15)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16),所述安装底座(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液箱(9),且储液箱(9)的内壁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8),所述储液箱(9)的内壁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液泵(10),且抽液泵(10)的一侧通过卡套连接有输液管(17),所述通风管道(1)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出风口,且出风口的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百叶风窗(21),所述通风管道(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0),所述通风管道(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包括安装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2)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通风管道(1),所述安装底座(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部的通风箱体(3),且通风箱体(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柱(6),且支撑柱(6)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挡雨板(4),所述通风箱体(3)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支撑架(15),且风扇支撑架(15)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16),所述安装底座(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液箱(9),且储液箱(9)的内壁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8),所述储液箱(9)的内壁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液泵(10),且抽液泵(10)的一侧通过卡套连接有输液管(17),所述通风管道(1)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出风口,且出风口的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百叶风窗(21),所述通风管道(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0),所述通风管道(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用站内换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体(3)的功能分为排风箱和吸风箱,排风箱和吸风箱内部的伺服电机(14)安装位置相反,所述排风箱和吸风箱等距离交叉分布,且排风箱和吸风箱底部通风管道(1)之间通过分隔板分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羿鹏轨道交通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