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101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液体透镜,所述液体透镜具有出光侧;吸光层,设于所述液体透镜的出光侧,所述吸光层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与所述液体透镜对应;所述液体透镜的聚焦点位于对应的凹槽内;反射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底部远离所述液体透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及装置,能够提高显示效果。

A display panel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显示面板按照调光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发光型显示面板,比如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PlasmaDisplayPanel)、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QuantumLightEmittingDiode)显示面板、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PerovskiteLightEmittingDiode)显示面板等;另一类是光调制型显示面板,比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硅基液晶(LCOS,LiquidCrystalOnSilicon)显示面板、电子纸(E-paper)等。然而,现有的光调制型显示面板容易受到反射光的影响,导致显示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能够提高显示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液体透镜,所述液体透镜具有出光侧;吸光层,设于所述液体透镜的出光侧,所述吸光层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与所述液体透镜对应;所述液体透镜的聚焦点位于对应的凹槽内;反射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底部远离所述液体透镜。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层,包括多个彩膜色阻,所述彩膜色阻与所述凹槽对应,所述彩膜色阻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彩膜色阻靠近所述反射层。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吸光层与所述液体透镜的聚焦点抵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凹槽的顶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面积,所述凹槽的顶部靠近所述液体透镜侧。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凹槽的纵截面形状为倒梯形。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吸光层,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吸光层远离所述液体透镜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多个液体透镜位于同一水平面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液体透镜对入射到其上的光线进行汇聚;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液体透镜不对入射到其上的光线进行汇聚。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液体透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液滴、绝缘层和电极,所述液滴接入有第一电源电压,所述电极接入有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及装置,包括多个液体透镜,所述液体透镜具有出光侧;吸光层,设于所述液体透镜的出光侧,所述吸光层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与所述液体透镜对应;所述液体透镜的聚焦点位于对应的凹槽内;反射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底部远离所述液体透镜;由于在液体透镜和凹槽的协同作用下改变单位面积的光强度,从而控制反射光的强度,避免反射光对显示效果造成影响,提高了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透镜施加第一电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透镜施加第二电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一状态时单个液体透镜的工作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请参照图1至图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液体透镜10、吸光层20以及反射层30。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液体透镜10位于显示面板的顶部时,出光侧位于液体透镜10的下方;其中该光线40为环境光。结合图2和图3,所述液体透镜1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液滴11、绝缘层12和电极13,所述液滴11接入有第一电源电压(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极13接入有第二电源电压(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源电压为接地电压,当给液滴11分别施加的电源电压分别为V1、V2时,V1不等于V2,由于电湿润效应,液滴11的形状会发生改变,由于液滴11本身具有类似透镜的功能,因此不同形状的液滴11具有不同的汇聚能力,液体透镜10可以通过电压来调节汇聚能力。在一实施方式中,返回图1,为了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所述多个液体透镜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中。当然,液体透镜10设置方式不限于此。结合图4,所述液体透镜10具有聚焦点5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透镜10用于对入射到其上的光线40进行汇聚,形成聚焦点50;所述液体透镜10具有出光侧,光线40经过液体透镜10后会发生汇聚,位于透镜焦点50处的光能密度最大。返回图1,吸光层20设于所述液体透镜10的出光侧,所述吸光层20上设置有多个凹槽21,其中所述凹槽21与所述液体透镜10对应,所述液体透镜10的聚焦点50位于对应的凹槽21内;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口率,所述凹槽21凹槽与所述液体透镜10一一对应。所述凹槽21具有顶部和底部,底部远离所述液体透镜10,顶部靠近所述液体透镜10。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口率,所述凹槽21的顶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凹槽21的底部的面积。所述凹槽21的纵截面形状为倒梯形。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口率,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21贯穿所述吸光层20,所述反射层30设于所述吸光层20远离所述液体透镜10的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也可不贯穿所述吸光层20,此时凹槽21的深度小于吸光层20的厚度。为了提高显示效果,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光层20的材料为黑色矩阵。当然,所述吸光层20优选为非金属材料。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所述吸光层20和所述液体透镜10之间的间距d与所述凹槽21的深度L之和位于预设范围内,所述预设范围是根据所述聚焦点50设置的。也即d和L之和位于预设范围内。优选地,所述反射层30与所述聚焦点50抵接。反射层30覆盖所述凹槽21的底部。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当液体透镜10位于显示面板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液体透镜,所述液体透镜具有出光侧;/n吸光层,设于所述液体透镜的出光侧,所述吸光层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与所述液体透镜对应;所述液体透镜的聚焦点位于对应的凹槽内;/n反射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底部远离所述液体透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液体透镜,所述液体透镜具有出光侧;
吸光层,设于所述液体透镜的出光侧,所述吸光层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与所述液体透镜对应;所述液体透镜的聚焦点位于对应的凹槽内;
反射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底部远离所述液体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色阻层,包括多个彩膜色阻,所述彩膜色阻与所述凹槽对应,所述彩膜色阻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彩膜色阻靠近所述反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光层与所述液体透镜的聚焦点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顶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面积,所述凹槽的顶部靠近所述液体透镜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英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