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杆气缸及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403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丝杆气缸,包括丝杆组件和气缸组件;丝杆气缸,包括丝杆组件和气缸组件;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壳体、活塞、活塞杆,气缸壳体内设有腔体,活塞与腔体动密封,活塞杆的左部与活塞固定连接且静密封,气缸壳体上设有输出孔、第一通气孔,活塞杆与输出孔动密封,活塞设于第一通气孔的左侧;丝杆组件包括电机、丝杆,丝杆的左端与电机驱动连接;活塞、活塞杆套均设在丝杆上,活塞与丝杆传动连接,活塞杆与丝杆之间设有间隙。一种包装机,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丝杆气缸。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维修也更加简单。提高了丝杆的防护等级。

Screw cylinder and pac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杆气缸及包装机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领域,尤其涉及丝杆气缸及包装机。
技术介绍
在包装机上设有横封机构,包括横封板,横封板的重量大,可以达到70KG,横封板升降的速度可以达到400mm/s,使用做正反方向运动的伺服电机和丝杆来控制横封板的往复开合运动,同时需要使用平衡气缸来辅助配重,避免丝杆受力过大。现有技术的横封装置中,丝杆与平衡气缸两者的轴线位置为平行关系。例如公开号为CN207292636U,名称为多列条状包装机的横封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所述横封浮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螺杆与伺服电机的转轴连接,滚珠丝杆的螺母与横封部件连接......还包括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包括平衡气缸,平衡气缸的驱动活塞与横封部件连接。”结合其公开的附图可以看出,丝杆与平衡气缸两者的轴线位置相互平行。现有技术中,由于平衡气缸的驱动活塞、滚珠丝杆的螺母均与横封部件连接,驱动活塞与丝杆螺母的位置必须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否则,横封部件会出现歪斜,不能夹紧,影响横封效果。而且平衡气缸的数量一般至少为两件,两件平衡气缸的尺寸必须高度一致。因此,这种结构对丝杆和平衡气缸的精度要求极高,对横封装置的装配形位公差要求甚严,后期维修也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丝杆的轴线与平衡气缸的轴线相互平行,这种结构加工和维修非常困难。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丝杆气缸,包括丝杆组件和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壳体、活塞、活塞杆,所述气缸壳体内设有腔体,所述活塞与所述腔体动密封,所述活塞杆的左部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且静密封,所述气缸壳体上设有输出孔、第一通气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输出孔动密封,所述活塞设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左侧;所述丝杆组件包括电机、丝杆,所述丝杆的左端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套均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活塞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丝杆之间设有间隙。本技术的原理是:由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静密封,所述活塞与所述腔体动密封,从所述第一通气孔向所述腔体中充气,会提供给推动活塞向左的压力。电机控制丝杆转动,使得活塞在丝杆上左右移动,由于所述活塞杆的左部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从而,电机的转动控制活塞杆左右移动。活塞杆的右部与所述输出孔动密封,活塞杆的右端向右或向左移动,活塞杆的右端连接外设的横封装置,以控制外设的横封装置移动。本技术的丝杆气缸,集成了丝杆和气缸的功能,将设定好压力的压缩空气输入到腔体中,气压为负重的活塞提供支撑力,使得伺服电机不受外设的横封装置的重力加速度的影响,所以,本申请的气缸组件能够起到配重的作用。由于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套均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活塞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仅仅用活塞杆连接外设的横封装置,活塞杆同时受到丝杆的传动作用和活塞的配重作用,没有分别设置单独的气缸和单独的丝杆,因而无需保持丝杆的输出端和气缸的输出端在一条直线上或同一高度上,降低了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维修也更加简单。并且,横封机构工作时,气缸不会对导轨产生作用力,增加了导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壳体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后盖、缸筒、前盖,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输出孔均设于所述前盖上,所述缸筒与所述前盖静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所述后盖固接。可选地,所述后盖上固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丝杆上。可选地,所述后盖上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中设有观察孔盖,所述观察孔盖与所述观察孔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后盖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腔体连通。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塞上套设有活塞密封圈和耐磨环,所述活塞密封圈、所述耐磨环均与所述腔体的内壁抵接。可选地,所述丝杆组件还包括滚珠螺帽,所述滚珠螺帽套设在所述丝杆上并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滚珠螺帽固接。可选地,还包括导向圈,所述导向圈套设在所述丝杆上并与所述丝杆固接,所述活塞杆内设有避让孔,所述导向圈设于所述避让孔中并与所述避让孔滑动连接。一种包装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丝杆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维修也更加简单。提高了丝杆的防护等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丝杆气缸,包括丝杆组件和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壳体、活塞27、活塞杆34,所述气缸壳体内设有腔体351,所述活塞27与所述腔体351动密封,所述活塞杆34的左部与所述活塞27固定连接且静密封,所述气缸壳体上设有输出孔251、第一通气孔252,所述活塞杆34与所述输出孔251动密封,所述活塞27设于所述第一通气孔252的左侧;所述丝杆组件包括电机6、丝杆31,所述丝杆31的左端与所述电机6驱动连接;所述活塞27、所述活塞杆34套均设在所述丝杆31上,所述活塞27与所述丝杆31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34与所述丝杆31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壳体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后盖4、缸筒35、前盖25,所述第一通气孔252、所述输出孔251均设于所述前盖25上,所述缸筒35与所述前盖25静密封。用四根外设的长螺钉13将缸筒35、后盖4、前盖25联接成气缸壳。该结构是一种较为容易加工的气缸壳体。并且,在所述前盖25上设置所述第一通气孔252的结构比较合理,为了节省材料和方便加工缸筒35,缸筒35的壁厚不会设置得太厚,而所述前盖25则可以设置得厚一些,因而,第一通气孔252可以设置得较深,方便后续在第一通气孔252中加工螺纹等连接特征,用于连接外设的二通5,由外设的二通5连接外设的气管。进一步地,所述电机6与所述后盖4固接。方便保持电机的位置固定。可选地,所述后盖4上固设有轴承33,所述轴承33套设在所述丝杆31上。所述丝杆组件还包括抱紧环28,所述轴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丝杆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杆组件和气缸组件;/n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壳体、活塞(27)、活塞杆(34),所述气缸壳体内设有腔体(351),所述活塞(27)与所述腔体(351)动密封,所述活塞杆(34)的左部与所述活塞(27)固定连接且静密封,所述气缸壳体上设有输出孔(251)、第一通气孔(252),所述活塞杆(34)与所述输出孔(251)动密封,所述活塞(27)设于所述第一通气孔(252)的左侧;/n所述丝杆组件包括电机(6)、丝杆(31),所述丝杆(31)的左端与所述电机(6)驱动连接;/n所述活塞(27)、所述活塞杆(34)套均设在所述丝杆(31)上,所述活塞(27)与所述丝杆(31)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34)与所述丝杆(31)之间设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丝杆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杆组件和气缸组件;
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壳体、活塞(27)、活塞杆(34),所述气缸壳体内设有腔体(351),所述活塞(27)与所述腔体(351)动密封,所述活塞杆(34)的左部与所述活塞(27)固定连接且静密封,所述气缸壳体上设有输出孔(251)、第一通气孔(252),所述活塞杆(34)与所述输出孔(251)动密封,所述活塞(27)设于所述第一通气孔(252)的左侧;
所述丝杆组件包括电机(6)、丝杆(31),所述丝杆(31)的左端与所述电机(6)驱动连接;
所述活塞(27)、所述活塞杆(34)套均设在所述丝杆(31)上,所述活塞(27)与所述丝杆(31)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34)与所述丝杆(31)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壳体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后盖(4)、缸筒(35)、前盖(25),所述第一通气孔(252)、所述输出孔(251)均设于所述前盖(25)上,所述缸筒(35)与所述前盖(25)静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与所述后盖(4)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4)上固设有轴承(33),所述轴承(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梅琼陈睿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博大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