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碳硼烷衍生物,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34119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邻碳硼烷衍生物,以及其合成方法,包括步骤1,以5‑氟‑2‑甲基‑1H‑茚、或5‑三氟甲基‑2‑甲基‑1H‑茚为反应起始物,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与1‑氯乙酸反应,得到中间体2;步骤2,上述中间体2,以DMF为反应溶剂,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得到中间体3,步骤3,上述中间体3,在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中,碱性条件下,与邻碳硼烷反应,得到相应的邻碳硼烷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化学合成引入氟离子和相对亲水性基团修饰,达到了降低毒性并增加化合物极性和细胞亲和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硼离子在肿瘤细胞中靶向富集高浓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对‑硼烷苯丙氨酸(BPA)在肿瘤细胞内浓度达到一定数量1后“反转运”机制将其排出的技术瓶颈。

A derivative of o-carborane, it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邻碳硼烷衍生物,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本申请涉及有机合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邻碳硼烷衍生物,其合成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NeutronCaptureTherapy)简称BNCT,即应用于热中子照射靶向聚集在肿瘤或癌症部位的硼,硼俘获中子后产生重粒子α粒子(氦原子核)和高能Li核,进而选择性的杀灭肿瘤和癌症细胞。肿瘤放射疗法是现如今医学领域上较为普及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放出射线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肿瘤细胞损伤。在大剂量电离辐射的照射下,生物机体及细胞大分子会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或坏死,即为直接作用。而间接作用则是由于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体内的水分子而产生了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带有不成对的电子,反应活性高,亦能够损伤DNA、蛋白质及各种生物膜等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功能紊乱、丧失。另外放射疗法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技术方法,其作用效果却是系统性的。该疗法除了作用于受照射部位之外,还可能使诱导死亡的细胞产生一种类似于原位肿瘤疫苗的效果。作为放射疗法的一种新型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邻碳硼烷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邻碳硼烷衍生物具有如式(I,II)所示的结构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邻碳硼烷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邻碳硼烷衍生物具有如式(I,II)所示的结构式



式中,。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碳硼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合成线路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5-氟-2-甲基-1H-茚、或5-三氟甲基-2-甲基-1H-茚为反应起始物,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与1-氯乙酸反应,得到中间体(5-氟-2-甲基-1H-茚-3-基)乙酸或(5-三氟甲基-2-甲基-1H-茚-3-基)乙酸;
步骤2,上述中间体(5-氟-2-甲基-1H-茚-3-基)乙酸或(5-三氟甲基-2-甲基-1H-茚-3-基)乙酸,以DMF为反应溶剂,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得到中间体(5-氟-2-溴甲基-1H-茚-3-基)乙酸或(5-三氟甲基-2-溴甲基-1H-茚-3-基)乙酸,
步骤3,上述中间体(5-氟-2-溴甲基-1H-茚-3-基)乙酸或(5-三氟甲基-2-溴甲基-1H-茚-3-基)乙酸,在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中,碱性条件下,与邻碳硼烷反应,得到相应的邻碳硼烷衍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所述的碱包括碳酸钾,碳酸钠,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时间为为48小时,反应温度为80-8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离子液体包括1-己基-2,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丁基-2,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十二烷基-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峰金涛王雯王贵军何亚杰李仙洛金成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艾斯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