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8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属于无人机托架技术领域,该保护托架包括投放保护托架、尾撑保护托架、机身保护托架、动力舱保护托架与机翼保护托架,所述第一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三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四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底座,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伸缩件的伸缩杆,所述第五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底座,所述第五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伸缩件的伸缩杆,该保护托架能够长时间维持大翼展无人机投放姿态,适用于各种不用场地和高度,能够在不影响无人机姿态位置前提下,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

A protection bracket for flight test of large span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托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一种高空、长航时、大翼展飞机的出现。由于大翼展飞机的翼展较大,无人机在地面调试过程中,易出现损伤机翼或者机身的情况。而且,高空、长航时、大翼展无人机其结构多数为柔性结构,刚度较差,长时间调试情况下,无人机机翼及尾翼处容易出现下垂,导致气动外形发生变化。目前,用于支撑飞机的托架均采用结构钢焊接而成或者木制托架装配而成。结构钢托架接头均为焊接而成,不便于运输,不适用于无人机外场试飞时使用。木制托架主要材料为木头,采用铆接或者螺钉连接而成。木制托架受限于材料本身性能,不适用于搭建适用于高空作业且可移动的托架。且木制托架加工制作过程繁琐,不适用于外场试飞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旨在改善现有的无人机托架不便于运输和移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包括投放保护托架、尾撑保护托架、机身保护托架、动力舱保护托架与机翼保护托架。所述投放保护托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伸缩件、第一托板与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所述尾撑保护托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支撑板、第二伸缩件、第二支撑杆与尾撑托板,所述第二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件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尾撑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所述机身保护托架包括第三底座、第三伸缩件、第三升降架、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杆与机身托板,所述第三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升降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伸缩杆固定安装,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顶部,所述机身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顶部。所述动力舱保护托架包括第四底座、第四伸缩件、第四升降架、第四支撑板、动力舱托板与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底座,所述第四升降架用于所述第四底座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伸缩件的伸缩杆,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板顶部,所述动力舱托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顶部。所述机翼保护托架包括第五底座、第五伸缩件、第五升降架、第五支撑板、第五支撑杆与机翼托板,所述第五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底座,所述第五升降架用于第五底座与第五支撑板的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伸缩件的伸缩杆,所述第五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板顶部,所述机翼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杆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四底座与所述第五底座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倾斜设置有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机身保护托架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铰接于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横杆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活动插接有销轴,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销座,所述销轴插接于所述销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升降架、所述第四升降架与所述第五升降架的连接方式与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升降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四底座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转动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铰接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机翼托板顶部设置有泡棉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四角均滑动贯穿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投放保护托架、所述尾撑保护托架、所述机身保护托架、所述动力舱保护托架与所述机翼保护托架均由铝合金材料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使用时,通过投放保护托架对无人机提供导向作用,通过尾撑保护托架对尾撑和尾翼部位起到维形作用,通过机身保护托架对机身进行支撑,通过动力舱保护托架对动力舱进行支撑防护,通过机翼保护托架对机翼进行支撑,为大翼展等不便于移动的无人机提供了便于移动和撤离的支撑托架,能够长时间维持大翼展无人机投放姿态,确保投放姿态正确。节省大量所需人力,物力,提高了外场试飞时的成本,并且托架的各部件托架均具有可升降功能,适用于各种不用场地和高度,能够在不影响无人机姿态位置前提下,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机身保护托架与动力舱保护托架的俯视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投放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尾撑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机身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机身保护托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A位置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动力舱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动力舱保护托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机翼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机翼保护托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四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投放保护托架;110-第一底座;120-第一伸缩件;130-第一托板;140-第一支撑杆;150-第一加强杆;160-套管;161-固定板;200-尾撑保护托架;210-第二底座;220-限位杆;230-第二支撑板;240-第二伸缩件;250-第二支撑杆;260-尾撑托板;300-机身保护托架;310-第三底座;320-第三伸缩件;330-第三升降架;340-第三支撑板;350-第三支撑杆;351-销座;360-机身托板;370-横杆;371-销轴;380-第二加强杆;400-动力舱保护托架;410-第四底座;420-第四伸缩件;430-第四升降架;431-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投放保护托架(100),所述投放保护托架(100)包括第一底座(110)、第一伸缩件(120)、第一托板(130)与第一支撑杆(140),所述第一伸缩件(1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110),所述第一支撑杆(140)与所述第一伸缩件(120)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1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40)顶部;/n尾撑保护托架(200),所述尾撑保护托架(200)包括第二底座(210)、第二支撑板(230)、第二伸缩件(240)、第二支撑杆(250)与尾撑托板(260),所述第二伸缩件(2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210),所述第二支撑板(23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件(240)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杆(2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0)顶部,所述尾撑托板(2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50)顶部;/n机身保护托架(300),所述机身保护托架(300)包括第三底座(310)、第三伸缩件(320)、第三升降架(330)、第三支撑板(340)、第三支撑杆(350)与机身托板(360),所述第三伸缩件(3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底座(310),所述第三升降架(330)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340)与所述第三底座(310),所述第三支撑板(340)与所述第三伸缩件(320)的伸缩杆固定安装,所述第三支撑杆(3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340)顶部,所述机身托板(3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350)顶部;/n动力舱保护托架(400),所述动力舱保护托架(400)包括第四底座(410)、第四伸缩件(420)、第四升降架(430)、第四支撑板(440)、动力舱托板(450)与第四支撑杆(460),所述第四伸缩件(4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底座(410),所述第四升降架(430)用于所述第四底座(410)与所述第四支撑板(440)的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44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伸缩件(420)的伸缩杆,所述第四支撑杆(46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板(440)顶部,所述动力舱托板(45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杆(460)的顶部;/n机翼保护托架(500),所述机翼保护托架(500)包括第五底座(510)、第五伸缩件(520)、第五升降架(530)、第五支撑板(540)、第五支撑杆(550)与机翼托板(560),所述第五伸缩件(5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底座(510),所述第五升降架(530)用于第五底座(510)与第五支撑板(540)的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板(54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伸缩件(520)的伸缩杆,所述第五支撑杆(5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板(540)顶部,所述机翼托板(5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杆(550)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放保护托架(100),所述投放保护托架(100)包括第一底座(110)、第一伸缩件(120)、第一托板(130)与第一支撑杆(140),所述第一伸缩件(1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110),所述第一支撑杆(140)与所述第一伸缩件(120)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1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40)顶部;
尾撑保护托架(200),所述尾撑保护托架(200)包括第二底座(210)、第二支撑板(230)、第二伸缩件(240)、第二支撑杆(250)与尾撑托板(260),所述第二伸缩件(2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210),所述第二支撑板(23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件(240)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杆(2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0)顶部,所述尾撑托板(2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50)顶部;
机身保护托架(300),所述机身保护托架(300)包括第三底座(310)、第三伸缩件(320)、第三升降架(330)、第三支撑板(340)、第三支撑杆(350)与机身托板(360),所述第三伸缩件(3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底座(310),所述第三升降架(330)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340)与所述第三底座(310),所述第三支撑板(340)与所述第三伸缩件(320)的伸缩杆固定安装,所述第三支撑杆(3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340)顶部,所述机身托板(3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350)顶部;
动力舱保护托架(400),所述动力舱保护托架(400)包括第四底座(410)、第四伸缩件(420)、第四升降架(430)、第四支撑板(440)、动力舱托板(450)与第四支撑杆(460),所述第四伸缩件(4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底座(410),所述第四升降架(430)用于所述第四底座(410)与所述第四支撑板(440)的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44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伸缩件(420)的伸缩杆,所述第四支撑杆(46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板(440)顶部,所述动力舱托板(45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杆(460)的顶部;
机翼保护托架(500),所述机翼保护托架(500)包括第五底座(510)、第五伸缩件(520)、第五升降架(530)、第五支撑板(540)、第五支撑杆(550)与机翼托板(560),所述第五伸缩件(5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底座(510),所述第五升降架(530)用于第五底座(510)与第五支撑板(540)的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板(54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伸缩件(520)的伸缩杆,所述第五支撑杆(5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板(540)顶部,所述机翼托板(5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杆(550)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亚娜隋永辉张旭隋慧麟李赤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方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