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家和专利>正文

高效无压取暖热水两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789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别适于家庭用取暖热水两用锅炉,它的主要特征是炉胆是由上下平行布置的板式M型水套和L型水套组合而成,二水套通过一连接管连通,M型水套内侧壁所围成的空间即为锅炉的水平回转式烟道,L型水套后端一侧开有焰气通道与烟道的一侧相通。在炉栅前后端各安装有炉室前平板和活动平板。本锅炉具有极佳的燃烧效果和热效率,操作方便、洁净无尘,便于安装、装修、可兼用各种固体燃料。(*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锅炉,特别是适于家庭取暖热水兼用的小型锅炉。目前,常见的民用中小型取暖锅炉,多为圆桶立式或立方式,其结构均为环套式炉胆。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1.因燃烧室设计不尽合理,有效面积小,热能损失较大;2.燃料使用品种严格,以煤炭或煤油、蜂窝煤等作单一燃料,不能或不能较好的兼用其它燃料;3.炉胆表面挂结的灰痂,由于结构的限制,无法清除而影响热效率;4.不便维修保养,一般锅炉胆若出现破损漏水现象,则整个炉即告报废;5.现有锅炉底栅是不可开启的固定式结构,清除矸石类大块炉渣较困难而影响燃烧,且清渣时灰尘飞扬,污染环境;6.结构热循环性能差,在用于取暖供热中,由于受散热器与锅炉间绝对高度的制约,往往需将锅炉安装于较深的地窖中。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寒冷地区家用小型采暖和供热水兼用的锅炉,它能够有效地克服目前常用的中小型取暖锅炉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是由上部组合炉胆和下部支撑框架及砖炉壁围成的燃烧室、炉栅、炉门等主要部分组成。炉胆是由上下平行布置的板式M型水套和L型水套组合而成,上下水套通过一连接管连通,M型水套内侧壁所围成的U型空间即为锅炉的水平回转式烟道,L型水套在位于炉后端处的一侧开有1/2水套宽度的焰气通道,与锅炉的水平回转烟道的一侧相通,在M型水套上位于炉后端对应于焰气通道处设置出水管,在L型水套位于炉后端的下侧设置回水管。炉胆下方是呈长方体的燃烧室,在炉栅底架上还安装有置于炉栅前端的炉室前平板和置于炉栅后端的活动平板,活动平板由与其连接的操作手柄使其前后移动。在炉前端设置有烟道尘垢清理门。本技术的卧式长方体设计,具有较长大的长方体燃烧室,可一次性大量加入任何形状的各类固体燃料。工作时,可将灰渣或炽热的烧结物平推至活动平板上,待燃尽后,抽开活动平板,灰渣落入灰膛中,使清炉工作即轻便又干净。活动平板的另一个用途是可抽动开启一条适当的缝隙使空气直接进入燃烧室后方,在焰气通道附近与可燃气体混合产生良好的二次燃烧。炉室前平板上可预置一定量的燃料,在需连续供热时,可让满炉室的燃料从活动平板一直燃烧,经炉室前平板至炉门处,燃烧的火焰直接作用于炉胆,并通过焰气通道进入回转式烟道,被加热的水流方向与烟气流向基本一致,出水口正处在火焰最集中的焰气通道处,增加了水介质的受热面积,延长了受热时间,热能利用率得以提高。因锅炉具有较小的净高度,安装使用方便,系统热循环速度快。由于其水平回转式烟道无任何死角,通过尘垢清理门可极其方便、有效地清除烟道中尘垢。因此,本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洁净无尘、便于安装、维修保养的优点,且对燃料的适应性强,即可烧煤、木柴,又可烧草、锯末、秆棵等。取暖、供热水兼用,制造成本低廉,制作工艺性好。以下就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A-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左视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板式M型水套(6)和L型水套(8)所组合的炉胆结构主视图,图5是炉胆结构俯视图,图6是炉胆结构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之炉底栅结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之炉底栅结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之炉底栅结构左视图。参照图1至图3,在支撑框架(4)上安装由板式M型水套(6)和L型水套(8)组合而成的炉胆,在炉胆下由砖炉壁(11)围成燃烧室,在炉底的炉栅底架(5)安装固定炉栅(13),在炉前端炉体面板(9)上安装设置有烟道尘垢清理门(15)。参照图4至图6,炉胆是由上下平行布置的板式M型水套(6)和L型水套(8)组合而成,上下水套通过一连接管(7)连通。M型水套(6)内侧壁所围成的U形空间即为锅炉的水平回转式烟道,L型水套(8)在位于炉后端处的一侧开有1/2水套宽度的焰气通道(B)与锅炉的水平回转式烟道的一侧相通,此通道(B)可根据安装位置方向需要开在水套的左侧或右侧。在M型水套(6)上位于炉后端对应于焰气通道(B)处设置出水管(10),在L型水套(8)位于炉后端的下侧设置回水管(16)。参照图7至图9,在炉栅底架(5)上还安装有置于炉栅(13)前端的炉室前平板(2)和置于炉栅(13)后端的活动平板(12),活动平板(12)由与其连接的操作手柄(3)使其前后移动。以限位块(1)限定活动平板的最大位移。该锅炉安装在兼做贮灰膛的基础之上,灰膛口为炉室主风口。为保证锅炉工作在无压状态,设有双端与大气开放的安全回路,并通过安装措施增加可靠性。为避免误操作,不在安全回路中安装截止阀,逆止阀等部件。按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制做的80型锅炉(既热负载面积为80m2),给80m2的保温情况中等的平房供热,一个冬季仅耗煤2.5T以下,其加热90升40℃的热水不大于10分钟,比其他同规格锅炉节能约50%。权利要求1.一种由炉胆和支撑框架及砖炉壁围成的燃烧室、炉栅、炉门、出水管、回水管等主要部分组成的高效无压取暖热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a、炉胆是由上下平行布置的板式M型水套(6)和L型水套(8)组合而成,上下水套通过一连接管(7)连通,M型水套(6)内侧壁所围成的U型空间即为锅炉的水平回转式烟道,L型水套(8)在位于炉后端处的一侧开有1/2水套宽度的焰气通道(B),与锅炉的水平回转式烟道的一侧相通,b、在炉栅底架(5)上还安装有置于炉栅(13)前端的炉室前平板(2)和置于炉栅(13)后端的活动平板(12),活动平板(12)由与其连接的操作手柄(3)使其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无压取暖热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板式M型水套(6)上位于炉后端对应于焰气通道(B)处设置出水管(10),在板式L型水套(8)位于炉后端的下侧设置回水管(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无压取暖热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炉前端设置尘垢清理门(15)。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特别适于家庭用取暖热水两用锅炉,它的主要特征是炉胆是由上下平行布置的板式M型水套和L型水套组合而成,二水套通过一连接管连通,M型水套内侧壁所围成的空间即为锅炉的水平回转式烟道,L型水套后端一侧开有焰气通道与烟道的一侧相通。在炉栅前后端各安装有炉室前平板和活动平板。本锅炉具有极佳的燃烧效果和热效率,操作方便、洁净无尘,便于安装、装修、可兼用各种固体燃料。文档编号F24H1/00GK2357252SQ9821529公开日2000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董家和 申请人:董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炉胆和支撑框架及砖炉壁围成的燃烧室、炉栅、炉门、出水管、回水管等主要部分组成的高效无压取暖热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a、炉胆是由上下平行布置的板式M型水套(6)和L型水套(8)组合而成,上下水套通过一连接管(7)连通,M型水套(6 )内侧壁所围成的U型空间即为锅炉的水平回转式烟道,L型水套(8)在位于炉后端处的一侧开有1/2水套宽度的焰气通道(B),与锅炉的水平回转式烟道的一侧相通,b、在炉栅底架(5)上还安装有置于炉栅(13)前端的炉室前平板(2)和置于炉栅(1 3)后端的活动平板(12),活动平板(12)由与其连接的操作手柄(3)使其前后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家和
申请(专利权)人:董家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