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以简单的结构和一般的材料制造具有薄电极结构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的微弱电流用具。该微弱电流用具与皮肤接触使用,包括:由以第1金属为主成分的第1电极材料构成的第1电极部;由以与第1金属具有电位差的第2金属为主成分的第2电极材料构成并与第1电极部电连接的第2电极部;以及由绝缘材料构成并在皮肤接触面对第1电极部与第2电极部进行绝缘的第1绝缘部,该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包含第1电极材料和第2电极材料的电极组合材料的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对1张电极组合材料按照规定形状进行多次冲压从而得到多个电极组合片的冲压工序;以及在电极组合片上设置绝缘材料的绝缘材料设置工序。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eak current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微弱电流在皮肤等流动的微弱电流片、微弱电流器具等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要求2018年9月2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8-177349的优先权,对于承认基于文献引用的结合的指定国,该申请中记载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介绍
使微弱的电流在人的皮肤流动以促进健康的疗法广为施行。据说对人体施加恰当的微弱电流,会提高人的自然治愈能力。作为着眼于此的治疗法可举出微弱电流疗法(MicrocurrentTherapy)。微弱电流疗法是通过从外部人工地使微弱电流流动,从而促进伤口的修复所需要的ATP(三磷酸腺苷)酶的生成、蛋白质的合成等。据说微弱电流疗法尤其对外伤的治疗有效。并且,虽不是以治疗外伤为目的,但是也广为施行的是:通过使微弱电流在人的皮肤流动从而调整人体内原本流动的生物电流的紊乱,调整人的细胞组织的离子排列,据此对预防、治愈疾病等起作用。作为这样的微弱电流治疗器,已经开发并制成有各种各样的微弱电流发生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经皮肤投药用元件,电连接电位比标准单极电位高的金属电极与电位比所述标准单极电位低的半导体电极,使金属电极和半导体电极接触人的皮肤从而使微弱电流流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微弱电流施疗用具,在具有弹性和导电性的基板上平板状地设置压电体,用粘接片、护具等将该基板和压电体固定到人体表面,对压电体施加压力从而使微弱电流在皮肤内通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79711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207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电极采用金属电极和半导体电极。半导体电极能采用的材料受限制,比一般的金属电极价格高。并且,专利文献1的技术以导线连接金属电极和半导体电极,从既具备强度又薄型化的观点来讲其不够完备。专利文献2的技术不是采用具有电位差的电极而是采用压电体。压电体因为被施加压力而产生电动势,因此专利文献2的微弱电流施疗用具需要施加压力。微弱电流通过长时间地稳定地流动,从而产生调整人体内的生物电流的效果,因此仅在施加压力时电流流动的结构得不到充分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至少解决上述课题中的一个,以简单的结构和一般的材料制造具有薄电极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的微弱电流用具。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微弱电流用具与皮肤接触使用,所述微弱电流用具是片状的微弱电流片,所述微弱电流用具包括:由以第1金属为主成分的第1电极材料构成的第1电极部;由以与所述第1金属具有电位差的第2金属为主成分的第2电极材料构成并且与所述第1电极部电连接的第2电极部;以及由绝缘材料构成并且在皮肤接触面对所述第1电极部与所述第2电极部进行绝缘的第1绝缘部,所述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包含所述第1电极材料和所述第2电极材料的电极组合材料的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对1张所述电极组合材料按照规定形状进行多次冲压从而得到多个电极组合片的冲压工序;以及在所述电极组合片上设置所述绝缘材料的绝缘材料设置工序。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微弱电流用具中,所述第2电极部位于比所述第1电极部更靠下的层。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微弱电流用具中,所述第1电极部与所述第2电极部分离,所述第2电极部通过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导电部与所述第1电极部电连接,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包含所述导电材料。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包括在所述第2电极材料之上设置了所述第1电极材料之后通过压延加工进行压延的工序。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包括在所述导电材料之上设置了所述第1电极材料和所述第2电极材料之后通过压延加工进行压延的工序。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中,在所述第2电极材料之上粘贴设置所述第1电极材料,或者,在所述导电材料之上粘贴设置所述第1电极材料和所述第2电极材料。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中,在进行加热之后进行所述压延加工。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包括在所述第2电极材料上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1电极材料的有底的设置槽的工序。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包括对所述第2电极材料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粗糙面加工从而设置粗糙面的工序。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包括:通过压延加工将所述第2电极材料压延到规定的厚度的工序;以及通过导电性粘接剂将所述第1电极材料设置到压延后的所述第2电极材料之上的工序。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包括:将包含第2金属的颗粒的材料连同结合剂一同涂布到底纸之上从而设置第2电极材料的工序;以及在所述第2电极材料之上设置所述第1电极材料的工序。并且,也可以是,在设置所述第1电极材料的工序中,通过导电性粘接剂,在所述第2电极材料之上设置所述第1电极材料。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包括:将包含第2金属的颗粒的材料连同结合剂一同涂布到已涂布有导电性粘接剂的底纸之上从而设置所述第2电极材料的工序;以及将包含所述第1金属的颗粒的材料连同结合剂一同涂布到已涂布有导电性粘接剂的底纸之上从而设置所述第1电极材料的工序。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微弱电流用具是片状的微弱电流片,所述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包括对所述电极组合材料按照规定形状进行冲压的工序。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电极组合片的周缘部去除规定宽度部分的去除工序,在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工序中,在去除了规定宽度部分的所述电极组合片上设置所述绝缘材料。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微弱电流用具是包括大致呈圆柱状的基部的微弱电流器具,所述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所述绝缘设置工序中,在所述电极组合材料上设置所述绝缘材料,将规定长度的所述绝缘组合材料卷绕到所述基部的周面的工序。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微弱电流用具还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并且在皮肤接触面至少覆盖所述第2电极部的外缘部的第2绝缘部,在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工序还在所述电极组合材料上设置构成所述第2绝缘部的所述绝缘材料。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对在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工序设置了所述绝缘材料的所述电极组合片进行冲压从而得到所述微弱电流片的冲压工序。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工序将所述绝缘材料设置为:使所述第1电极部的露出部的宽度是2mm~15mm,使所述第2电极部的露出部的宽度是3mm~25m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微弱电流用具与皮肤接触使用,所述微弱电流用具是片状的微弱电流片,所述微弱电流用具包括:由以第1金属为主成分的第1电极材料构成的第1电极部;由以与所述第1金属具有电位差的第2金属为主成分的第2电极材料构成并且与所述第1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微弱电流用具与皮肤接触使用,其特征在于,/n所述微弱电流用具是片状的微弱电流片,/n所述微弱电流用具包括:/n由以第1金属为主成分的第1电极材料构成的第1电极部;/n由以与所述第1金属具有电位差的第2金属为主成分的第2电极材料构成并且与所述第1电极部电连接的第2电极部;以及/n由绝缘材料构成并且在皮肤接触面对所述第1电极部与所述第2电极部进行绝缘的第1绝缘部,/n所述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包括:/n制造包含所述第1电极材料和所述第2电极材料的电极组合材料的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n对1张所述电极组合材料按照规定形状进行多次冲压从而得到多个电极组合片的冲压工序;以及/n在所述电极组合片上设置所述绝缘材料的绝缘材料设置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1 JP 2018-1773491.一种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微弱电流用具与皮肤接触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弱电流用具是片状的微弱电流片,
所述微弱电流用具包括:
由以第1金属为主成分的第1电极材料构成的第1电极部;
由以与所述第1金属具有电位差的第2金属为主成分的第2电极材料构成并且与所述第1电极部电连接的第2电极部;以及
由绝缘材料构成并且在皮肤接触面对所述第1电极部与所述第2电极部进行绝缘的第1绝缘部,
所述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包括:
制造包含所述第1电极材料和所述第2电极材料的电极组合材料的电极组合材料制造工序;
对1张所述电极组合材料按照规定形状进行多次冲压从而得到多个电极组合片的冲压工序;以及
在所述电极组合片上设置所述绝缘材料的绝缘材料设置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对在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工序设置了所述绝缘材料的所述电极组合片进行冲压从而得到所述微弱电流片的冲压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弱电流用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电极组合片的周缘部去除规定宽度部分的去除工序,
在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工序中,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部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雷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