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333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设备。该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及套接于第一支撑部内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可进行球面转动,其中,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端具有开口,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也具有开口;第二支撑部内设置有对接部,对接部用于供充电插头连接,对接部朝向第二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二支撑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可进行球面转动的范围,以使对接部位于第一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能够达到与充电插头的柔顺连接效果,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同时能够提高承受负载的能力,适用于大功率充电需求的应用场景。

Flexible charging connection device and char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尤其是全自动充电装置的需求日益迫切。现有的全自动充电装置,其交流和直流充电接口具有一定的柔顺连接效果,便于充电角度的调整。现有的充电接口,零部件较多,尤其是为实现柔顺连接效果而采用了数量众多的弹簧,装配不便,且容易发生高压击穿,承受负载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对于直流充电接口,为了满足较大的负载,需要采用更大规格和更多数量的弹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设备,解决了充电接口装配不便,且无法承受较大负载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及套接于第一支撑部内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可进行球面转动,其中,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端具有开口,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也具有开口;第二支撑部内设置有对接部,对接部用于供充电插头连接,对接部朝向第二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二支撑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可进行球面转动的范围,以使对接部位于第一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限位凹槽设置于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的底端延伸至限位凹槽内,以使对接部位于第一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限位部包括限位挡环,限位挡环设置于第二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限位挡环凸出于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以使第二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位于第一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支撑部为环形,第一支撑部的内侧面为球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支撑部为环形,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为球面,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与第一支撑部的内侧面相匹配,第二支撑部能够在第一支撑部内进行球面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支撑部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支撑夹板及第二支撑夹板;第一支撑夹板具有第一球面,第一球面延伸至第一支撑夹板的两侧侧面;第二支撑夹板具有第二球面,第二球面与第一球面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安装架,第一支撑部活动连接于安装架的第一端,第一支撑部能够相对于安装架平移及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支撑部的第二端具有开口,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设置有弹性限位件;弹性限位件的一端与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连接,弹性限位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部第二端的开口而与安装架的第二端连接,以使第二支撑部相对于安装座球面转动后复位。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撑部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弹性限位件,以使第二支撑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球面转动后复位。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如前述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可进行球面转动,对接部的位置灵活可调,同时通过限位部限制第二支撑部的球面转动的范围,保证对接部处于可供连接的位置状态,当充电插头处于某一偏转位置时,通过调整第二支撑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进行球面转动,实现对接部与充电插头的连接,达到柔顺连接效果,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同时避免了采用较多数量的弹簧,不易发生高压击穿现象,能够提高承受负载的能力,适用于大功率充电需求的应用场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在某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在某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0-第一支撑部,200-第二支撑部,300-对接部,400-安装架,500-弹性限位件,600-充电插头;101-第一支撑夹板,102-第二支撑夹板;201-导向孔,202-阻尼件;701-限位销,702-限位挡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即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100及套接于第一支撑部100内的第二支撑部200,第二支撑部200与第一支撑部100之间可进行球面转动,其中,第一支撑部100的第一端具有开口,第二支撑部200的第一端也具有开口;第二支撑部200内设置有对接部300,对接部300用于供充电插头600连接,对接部300朝向第二支撑部200第一端的开口;第二支撑部200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二支撑部200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00可进行球面转动的范围,以使对接部300位于第一支撑部100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200与第一支撑部100之间可进行球面转动,对接部300的位置灵活可调,同时通过限位部限制第二支撑部200的球面转动的范围,保证对接部300处于可供连接的位置状态,当充电插头600处于某一偏转位置时,通过调整第二支撑部200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00进行球面转动,实现对接部300与充电插头600的连接,达到柔顺连接效果,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同时避免了采用较多数量的弹簧,不易发生高压击穿现象,能够提高承受负载的能力,适用于大功率充电需求的应用场景,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接口装配不便,且无法承受较大负载的问题。其中,对接部300具有电气连接接口,与充电插头600匹配,充电插头600接入对接部300的电气连接接口后,可实现充电。并且,对接部300上可设置有导向孔201,用于与充电插头600上可能存在的导向件相配合,使得充电插头600与对接部300的连接更加方便。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限位凹槽设置于第二支撑部200的外侧面;第一支撑部100上设置有限位销701,限位销701的底端延伸至限位凹槽内,以使对接部300位于第一支撑部100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本实施例的限位凹槽与限位销701配合,限制第二支撑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部及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内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可进行球面转动,其中,/n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也具有开口;/n所述第二支撑部内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用于供充电插头连接,所述对接部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n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可进行球面转动的范围,以使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部及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内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可进行球面转动,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也具有开口;
所述第二支撑部内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用于供充电插头连接,所述对接部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
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可进行球面转动的范围,以使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
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凹槽内,以使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所述限位挡环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以使所述第二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一端的开口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为环形,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内侧面为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为环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波胡晓羽李福生殷志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