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希申专利>正文

换热器式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21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换热器式热水锅炉。解决了现有的热水锅炉热效率低、排出的烟气对大气有污染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锅炉本体(25)内设有燃烧室(3)和对流室(6),燃烧室(3)和对流室(6)间设有出烟孔(24),对流室(6)在燃烧室(3)的后部,燃烧室(3)由拱形耐火砼(14)砌成,拱形耐火砼(14)上部的高温烟道(12)内设有高温烟道管束,高温烟道管束的高温烟道上汇管(10)与对流室(6)的对流室上汇管(15)相连通,对流室(6)下部设有集灰箱(20),后部有总出烟孔(23)。该换热器式热水锅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大大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高,且排出的烟气完全符合环保标准,其林格曼黑度可以降低到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锅炉,属于换热器式热水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热水锅炉一般被室内采暖及洗浴等领域所使用。现在普遍使用的热水锅炉,采用常压、立式结构的比较多,但一般都是手烧炉;这种锅炉虽然解决了老式锅炉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的问题,但这种锅炉只能用于一个小区的采暖,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其热效率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面积范围内的采暖仍然采用老式的锅炉,这种锅炉热量的利用率仍然很低,大部分热量都被浪费掉了,且存在冒黑烟现象,对环境仍然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热水锅炉热效率低、排出的烟气对大气有污染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式热水锅炉,该锅炉结构简单,排烟温度低,热效率高,且不冒黑烟,排烟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烟气的林格曼黑度可以降低到零。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换热器式热水锅炉包括加煤斗、炉排、进水管、出水管、落渣口及锅炉本体,锅炉本体由钢板制成,内壁衬耐火砼、耐火砖,外设保温骨架、保温填料及保护铁皮,锅炉本体内设有燃烧室和对流室,燃烧室和对流室间设有出烟孔,对流室在燃烧室的后部,燃烧室由拱形耐火砼砌成,拱形耐火砼上部的高温烟道内设有高温烟道管束,高温烟道管束的高温烟道上汇管与对流室的对流室上汇管相连通,对流室下部设有集灰箱,后部有总出烟孔。上述所说的高温烟道管束由两个高温烟道下汇管、高温烟道上汇管及水冷壁管焊接而成,相邻水冷壁管间采用鳍片密封。上述所说的对流室管束由对流室上汇管、竖管、上短管、对流室下汇管及下小长汇管焊接而成,竖管间用鳍片密封。上述所说的高温烟道上汇管、对流室上汇管及对流室下汇管内设有堵板,控制水流方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换热器式热水锅炉,在锅炉本体内的燃烧室和对流室内分别设置有管束,且管束采用管架结构布置,管束间采用鳍片密封,且管束内的水在管束内是采用折返的流动方式;这样,炉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充分被管束内的水吸收,大大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烟气在炉内流动过程中所带的粉尘,可以大部分部被鳍片挡下,同时,锅炉的排烟温度也得到了大大的降低,且排出的烟气完全符合环保标准,其林格曼黑度可以降低到零。该锅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煤斗,2-出水管,3-燃烧室,4-除灰孔,5-堵板,6-对流室,7-进水管,8-总出烟孔,9-炉排,10-高温烟道上汇管,11-水冷壁管,12-高温烟道,13-高温烟道下汇管,14-拱形耐火砼,15-对流室上汇管,16-竖管,17-上短管,18-对流室下汇管,19-下小长汇管,20-集尘箱,21-落渣口,22-鳍片,23-总出烟孔,24-出烟孔,25-锅炉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至图5,一种换热器式热水锅炉,包括加煤斗1、炉排9、进水管7、出水管2、落渣口21及锅炉本体25,锅炉本体25由钢板制成,内壁衬耐火砼、耐火砖,外设保温骨架、保温填料及保护铁皮,锅炉本体25内设有燃烧室3和对流室6,燃烧室3和对流室6间设有出烟孔24,对流室6在燃烧室3的后部,燃烧室3由拱形耐火砼14砌成,拱形耐火砼14上部的高温烟道12内设有高温烟道管束,高温烟道管束由两个高温烟道下汇管13、高温烟道上汇管10及水冷壁管11焊接而成,相邻水冷壁管11间采用鳍片22密封。高温烟道管束的高温烟道上汇管10与对流室6的对流室上汇管15相连通,对流室管束由对流室上汇管15、竖管16、上短管17、对流室下汇管18及下小长汇管19焊接而成,竖管16间用鳍片22密封。对流室6下部设有集灰箱20,后部有总出烟孔23。高温烟道上汇管10、对流室上汇管15及对流室下汇管18内设有堵板5,控制水流方向。在实际使用中,把煤加到加煤斗1内,启动炉排9运转,煤进入到燃烧室3的炉排9上,煤在引风机5、鼓风机4的作用下,在燃烧室3上燃烧,炉膛温度可达到1200℃,产生的高温烟气的温度在800℃-1000℃,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进入高温烟道12内,与高温烟道管束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使水得到第一次加热;然后,高温烟气通过出烟孔24再进入对流室6,再次与对流室管束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这时,烟气的温度降为90℃-120℃,烟气经总烟气出口23排出,进入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及除尘器等,最后,烟气通过烟囱排到大气中,排到大气中的烟气温度降为60℃-80℃,锅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使得锅炉的效率大为提高。锅炉首次加水为冷水,从进水管7加入,并充满整个系统,然后,系统内停止加冷水,系统内的水循环利用。水的流程是这样的,水首先通过进水管7加入,进入到对流室管束及燃烧室管束,在炉内充分换热后,从出水管2进入到系统内,供室内采暖用。然后再返回锅炉内,用于系统的再循环。由于该锅炉管束内的水采用的是折返式的流动方式,使得管束内的水可以与锅炉产生的高温烟道气进行充分的换热,把高温烟道气的温度降到最低。该换热器式热水锅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大大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高,且排出的烟气完全符合环保标准,其林格曼黑度可以降低到零。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器式热水锅炉,包括加煤斗(1)、炉排(9)、进水管(7)、出水管(2)、落渣口(21)及锅炉本体(25),锅炉本体(25)由钢板制成,内壁衬耐火砼、耐火砖,外设保温骨架、保温填料及保护铁皮,具特征在于锅炉本体(25)内设有燃烧室(3)和对流室(6),燃烧室(3)和对流室(6)间设有出烟孔(24),对流室(6)在燃烧室(3)的后部,燃烧室(3)由拱形耐火砼(14)砌成,拱形耐火砼(14)上部的高温烟道(12)内设有高温烟道管束,高温烟道管束的高温烟道上汇管(10)与对流室(6)的对流室上汇管(15)相连通,对流室(6)下部设有集灰箱(20),后部有总出烟孔(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式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高温烟道管束由两个高温烟道下汇管(13)、高温烟道上汇管(10)及水冷壁管(11)焊接而成,相邻水冷壁管(11)间采用鳍片(22)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式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对流室管束由对流室上汇管(15)、竖管(16)、上短管(17)、对流室下汇管(18)及下小长汇管(19)焊接而成,竖管(16)间用鳍片(22)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式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高温烟道上汇管(10)、对流室上汇管(15)及对流室下汇管(18)内设有堵板(5),控制水流方向。专利摘要一种换热器式热水锅炉。解决了现有的热水锅炉热效率低、排出的烟气对大气有污染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锅炉本体(25)内设有燃烧室(3)和对流室(6),燃烧室(3)和对流室(6)间设有出烟孔(24),对流室(6)在燃烧室(3)的后部,燃烧室(3)由拱形耐火砼(14)砌成,拱形耐火砼(14)上部的高温烟道(12)内设有高温烟道管束,高温烟道管束的高温烟道上汇管(10)与对流室(6)的对流室上汇管(15)相连通,对流室(6)下部设有集灰箱(20),后部有总出烟孔(23)。该换热器式热水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式热水锅炉,包括加煤斗(1)、炉排(9)、进水管(7)、出水管(2)、落渣口(21)及锅炉本体(25),锅炉本体(25)由钢板制成,内壁衬耐火砼、耐火砖,外设保温骨架、保温填料及保护铁皮,其特征在于:锅炉本体(25)内设有燃烧室(3)和对流室(6),燃烧室(3)和对流室(6)间设有出烟孔(24),对流室(6)在燃烧室(3)的后部,燃烧室(3)由拱形耐火砼(14)砌成,拱形耐火砼(14)上部的高温烟道(12)内设有高温烟道管束,高温烟道管束的高温烟道上汇管(10)与对流室(6)的对流室上汇管(15)相连通,对流室(6)下部设有集灰箱(20),后部有总出烟孔(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希申姜丽敏
申请(专利权)人:姜希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