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救援无人机及其救生圈搭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88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辅助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及其救生圈搭载装置。搭载装置包括设置有搭载部的载物架,搭载部包括承载件,承载件上安装有包括支撑板和驱动件的旋转支撑机构,驱动件与支撑板驱动连接,驱动件驱动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撑部与救生圈底面相抵,驱动件驱动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支撑部脱离救生圈,如此,即可实现搭载装置对救生圈的支撑搭载,而投放救生圈时则只需转动支撑板使其支撑部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使支撑部脱离救生圈即可,应用该救生圈搭载装置能够实现对救生圈的搭载和定点投放,并且,搭载和投放救生圈时支撑板不会挤压救生圈,不存在刺破救生圈的风险,从而能够确保救生圈的完整性。

Water rescue UAV and its lifebuoy car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域救援无人机及其救生圈搭载装置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辅助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及其救生圈搭载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世界各国,各种形式的溺亡事故时有报道,而落水导致溺亡往往是由于救援不及时,落水者长时间淹没于水中,水体进入落水者肺部或喉部从而导致落水者缺氧窒息死亡。实际上,如果能够在落水的第一时间提供救援,比如,第一时间向落水者投递救生圈,使落水者的头部能够始终处于水面上直至救援人员到来,如此即可避免落水人员溺亡。但是,传统的水域救援抛射救生圈时,往往不能准确控制救生圈的投递位置,救生圈抛射后随水体流动至到达落水者位置的几率不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这一微型遥控飞行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随处可见的电子设备,由于无人机具有飞行速度快、飞行航线可控可调等的优点,因此,若能将无人机应用于水域救援,即可有效的解决救生圈投放位置难以控制、救生圈无法第一时间送达落水人员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搭载物品的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物品置于无人机的机身顶或是机身内部,需要将无人机降落在指定的取放地方可进行物品的取放;另外一种是在无人机的机身下方设置机械爪用于抓取物品,无人机飞行至指定地点后控制机械爪打开投放物品即可。上述的两种方式虽然都能保证无人机发挥其物品转运功能,但是,第一种方式需要降落无人机至指定地点进行物品取放,无人机启停操作浪费时间、多个物品投放耗时长,第二种方式利用机械爪抓取物品,机械爪容易抓花或损坏物品的外壳表面,影响物品的外表美观度,对于内部充气、外壳质软易破的物品如而言,机械爪抓取时还有可能刺破外壳导致物品泄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及其救生圈搭载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转运救生圈时利用机械爪抓取救生圈容易抓花或损坏救生圈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生圈搭载装置,包括载物架,载物架设置有能够搭载多个救生圈的搭载部,搭载部包括若干承载件,各承载件上均安装有用于配合搭载救生圈的旋转支撑机构,旋转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驱动件,支撑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板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于承载件上,支撑板的第二端形成有能够与救生圈的底面适配抵接的支撑部,驱动件安装于承载件上,驱动件与支撑板驱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支撑板相对承载件运动,且驱动件驱动支撑板运动至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撑部与救生圈底面相抵,驱动件驱动支撑板运动至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支撑部脱离救生圈。进一步地,驱动件驱动支撑板绕承载件做旋转运动,支撑部与承载件成角度设置,驱动件驱动支撑板转动至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撑部与救生圈底面相抵,驱动件驱动支撑板转动至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支撑部脱离救生圈。进一步地,旋转支撑机构还包括底板,底板固定于承载件上,驱动件和支撑板均安装于底板上,驱动件与支撑板的第一端驱动连接,支撑部延伸出底板,驱动件驱动支撑板于底板上做旋转运动以使支撑部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进一步地,旋转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于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杆组件,驱动件通过连杆组件驱动支撑板于底板上做旋转运动;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铰接于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固定,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第一端连接。进一步地,底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驱动件的安装孔,驱动件固定安装于安装孔内,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延伸至底板的上方,第一连杆垂直套接于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上,支撑板安装于第二侧部,支撑板第一端背离底板的上表面凸设有连接轴,第二连杆通过连接轴与支撑板铰接;底板的第二侧部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插接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位于驱动件和连接轴之间,支撑板的第一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支撑板以转动轴为转动中心于底板上做旋转运动。进一步地,旋转支撑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安装于底板上并位于支撑板侧部的第一限位块和叠设于第一限位块上的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正对支撑板第一端的侧部形成有限位面,支撑板第一端正对限位面的侧部形成有与限位面抵接配合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驱动件驱动支撑板转动至第一定位部抵靠于限位面时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处,驱动件驱动支撑板转动至第二定位部抵靠于限位面时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处;第二限位块具有延伸至脱离第二限位块的压合部,压合部上开设有供转动轴穿出的连接通孔,支撑板的第一端夹设于压合部和底板之间。进一步地,旋转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滚轮,支撑部远离承载件的端部开设有安装缺口,安装缺口内设置有固定轴,支撑滚轮套设于固定轴上,支撑滚轮的外圈伸出于支撑板的顶面并用于与救生圈的底面滚动贴合,安装缺口的开口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支撑滚轮从安装缺口内脱出的止脱块。进一步地,载物架还包括用于连接搭载部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承载件为垂直连接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下方的连接杆,连接杆的数量为四根,其中两根连接杆与第一横杆垂直相连,另外的两根连接杆与第二横杆垂直相连;四根连接杆上均安装有多个旋转支撑机构,位于同一连接杆上的多个旋转支撑机构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四根连接杆上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四个支撑部相互配合以用于搭载同一救生圈。进一步地,连接部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连接横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分别安装于连接横板相对的两端部;搭载部还包括定位框板和连接中杆,四根连接杆背离连接横板的端部对应连接于定位框板的四角位置处,连接中杆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连接横板和连接中框的中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救生圈搭载装置,其包括载物架,载物架上设置有能够搭载多个救生圈的搭载部,搭载部包括若干用于承载救生圈的承载件,各个承载件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支撑搭载救生圈的旋转支撑机构,该旋转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驱动件,支撑板活动连接与承载件上且设置有能够与救生圈的底面适配抵接的支撑部,驱动件与支撑板驱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支撑板相对承载件运动,从而使支撑部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当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处时支撑部与救生圈的底面抵接,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处时支撑部脱离救生圈。使用该旋转支撑机构支撑救生圈时,先启动驱动件驱动支撑板运动至使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处,此时,支撑部与救生圈的底面相抵从而支撑救生圈(即此时救生圈放置在支撑部上),而需要投放救生圈时,启动驱动件驱动支撑板的支撑部运动至第二位置处,此时,支撑部脱离救生圈从而使救生圈从支撑板上翻落,从而实现救生圈的定点准确投放。这样,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救生圈能够稳定的搭载于搭载部的承载件上,从而实现搭载装置对救生圈的支撑搭载,而投放救生圈时则只需转动支撑板使其支撑部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使支撑部脱离救生圈即可,应用该救生圈搭载装置能够实现对救生圈的搭载和定点投放,并且,搭载和投放救生圈时支撑板不会挤压救生圈,不存在刺破救生圈的风险,从而能够确保救生圈的完整性。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身和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生圈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架,所述载物架设置有能够搭载多个救生圈的搭载部,所述搭载部包括若干承载件,各所述承载件上均安装有用于配合搭载所述救生圈的旋转支撑机构,所述旋转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驱动件,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形成有能够与所述救生圈的底面适配抵接的支撑部,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撑板驱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相对所述承载件运动,且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板运动至所述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救生圈底面相抵,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板运动至所述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部脱离所述救生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圈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架,所述载物架设置有能够搭载多个救生圈的搭载部,所述搭载部包括若干承载件,各所述承载件上均安装有用于配合搭载所述救生圈的旋转支撑机构,所述旋转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驱动件,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形成有能够与所述救生圈的底面适配抵接的支撑部,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撑板驱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相对所述承载件运动,且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板运动至所述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救生圈底面相抵,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板运动至所述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部脱离所述救生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板绕所述承载件做旋转运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承载件成角度设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板转动至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救生圈底面相抵,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板转动至所述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部脱离所述救生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圈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支撑板均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支撑部延伸出所述底板,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板于所述底板上做旋转运动以使所述支撑部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生圈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连杆组件,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连杆组件驱动所述支撑板于所述底板上做旋转运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生圈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件的安装孔,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垂直套接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二侧部,所述支撑板第一端背离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凸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支撑板铰接;
所述底板的第二侧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煌陈颂文和瑞江周理嘉陈泽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高度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