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8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适应于推进器防护技术领域的生产与应用,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包括,护罩体,护罩体包括焊接在其上下两端的第二圆环体以及第一圆环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螺管、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以及锁紧帽,在不影响加强筋的加强效果下,便于使用者将加强筋拆卸下进行维修和更换,同时通过设置第三圆环体、第四圆环体、扭力弹簧以及网圈,使得推进器在水下运作时所产生的推动力得到有效的释放,同时推进器的推进效果不受影响,实用性更佳,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实用性一般以及不易维修更换的问题。

A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robot vector propul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
本技术涉及推进器防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推进器是将任何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旋转叶片或喷气(水)来产生推力的。可以用来驱动交通工具前进,或是作为其他装置如发电机的动力来源,一般用作于水下机器人中,且通过水下机器人打捞水下的垃圾。为了保证推进器在水下工作时不被水里的水草以及浮沉物缠绕,一般会在推进器的外部安装上防护机构,以保证推进器的平稳运行,但为了保证推进器的使用,防护机构多为网面结构组成,虽然不碍于推进器的使用,但是推进器在水中使用时所产生的推力经过防护机构的格挡后,会衰减一部分,从而降低推进器的推进效果,实用性一般,同时为了保证防护机构在水下不受压强的影响,通常会在防护机构内焊接加强筋,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损坏后不易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实用性一般以及不易维修更换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包括:/n护罩体(1),所述护罩体(1)包括焊接在其上下两端的第二圆环体(3)以及第一圆环体(2),所述第二圆环体(3)以及第二圆环体(3)内壁一周均焊接若干个有相互对称的螺管(10),且每两个上下对称的螺管(10)为一组,每组螺管(10)之间均插接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两端处并靠近每组螺管(10)内端处均螺接有锁紧帽(11),且加强筋(9)外壁均通过金属胶剂粘接固定有减压橡胶柱(12),所述减压橡胶柱(12)外端均通过金属胶剂与护罩体(1)内壁相接;/n网圈(4),所述网圈(4)贯穿过第二圆环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的机器人矢量推进防护机构包括:
护罩体(1),所述护罩体(1)包括焊接在其上下两端的第二圆环体(3)以及第一圆环体(2),所述第二圆环体(3)以及第二圆环体(3)内壁一周均焊接若干个有相互对称的螺管(10),且每两个上下对称的螺管(10)为一组,每组螺管(10)之间均插接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两端处并靠近每组螺管(10)内端处均螺接有锁紧帽(11),且加强筋(9)外壁均通过金属胶剂粘接固定有减压橡胶柱(12),所述减压橡胶柱(12)外端均通过金属胶剂与护罩体(1)内壁相接;
网圈(4),所述网圈(4)贯穿过第二圆环体(3)后布置于护罩体(1)中,且所述网圈(4)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第四圆环体(7)以及第三圆环体(5),所述第四圆环体(7)以及第三圆环体(5)分别靠近第二圆环体(3)上方以及第一圆环体(2)上方,所述第三圆环体(5)上方并环绕网圈(4)外部一周处焊接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扭力弹簧(6),且所述扭力弹簧(6)首端均与第二圆环体(3)内壁焊接,所述第四圆环体(7)以及第三圆环体(5)的内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思顿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