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工业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4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工业线束,包括工业线束的端子、缆芯、缆芯防护壳,还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定位柱、卡块、滑动环、弹性件、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夹持组件,通过将定位柱插合在车身部件的预留孔上,通过弹性件对滑动环的抵顶,使滑动环、卡块能将车身部件的钣金件进行卡合,使工业线束较为稳固地安装在车身部件上,拆卸时,只需挤压卡块,由于定位柱上设置的缺口,使得定位柱外壁能够向其径向内侧弹性收缩,进而使卡块同步箱定位柱的径向内侧收缩,使得卡块能够从车身部件的预留孔上脱落,使得夹持组件能够从车身部件上拆卸下来。

A new type of industrial wir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工业线束
本技术涉及线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工业线束。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上使用的工业线束在组装在车身上时,一般是直接将工业线束排布在车身上,并使用扎带等捆绑方式,将工业线束固定在车身上,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扎带不易拆卸,拆卸时,需要剪断扎带,才能拆卸,操作上较麻烦,且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扎带只能绑在车身的部件上,进而将工业线束进行固定,长期使用后,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对车身部件的损坏,此外扎带本身可能会对工业线束产生磨损,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工业线束,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便于工业线束进行组装。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工业线束,包括工业线束的端子、缆芯、缆芯防护壳,所述缆芯具有多个且包裹在缆芯防护壳内,其穿出所述缆芯防护壳一端依次连接在端子上,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定位柱、卡块、滑动环、弹性件、固定环,所述夹持架滑配套装在缆芯防护壳上,所述定位柱竖直固接在夹持架上,所述卡块设于定位柱下端部的周面上且向定位柱径向外侧延伸,所述定位柱周面上沿其轴向阵列设有多个口部朝下的缺口,所述缺口贯穿卡块,所述滑动环滑配套装在定位柱上其与卡块之间围成一个夹持空间,所述固定环套接在定位柱上且位于滑动环上方,所述弹性件设于固定环、滑动环之间,其抵顶所述滑动环,驱动所述滑动环朝卡块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架包括一上夹持架、下夹持架,所述上夹持架、下夹持架之间围成一个供缆芯防护壳卡合的卡合空间,所述上夹持架、下夹持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架、下夹持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远离夹持架一端设有锥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硅胶环,所述硅胶环滑配套装在定位柱上,其轴向两端面分别抵顶所述滑动环、固定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夹持组件,通过将定位柱插合在车身部件的预留孔上,通过弹性件对滑动环的抵顶,使滑动环、卡块能将车身部件的钣金件进行卡合,使工业线束较为稳固地安装在车身部件上,拆卸时,只需挤压卡块,由于定位柱上设置的缺口,使得定位柱外壁能够向其径向内侧弹性收缩,进而使卡块同步箱定位柱的径向内侧收缩,使得卡块能够从车身部件的预留孔上脱落,使得夹持组件能够从车身部件上拆卸下来,综上所述,使用本申请的工业线束,无需使用扎带进行绑缚固定,使工业线束在拆卸时,比较方便,经济成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减少对工业线束本身的损伤,安装工业线束更方便,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端子,2-缆芯,3-缆芯防护壳,4-定位柱,5-卡块,6-滑动环,7-固定环,8-夹持空间,9-上夹持架,10-下夹持架,11-卡合空间,12-螺钉,13-锥头,14-硅胶环,15-缺口,16-弧形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工业线束,包括工业线束的端子1、缆芯2、缆芯防护壳3,所述缆芯2具有多个且包裹在缆芯防护壳3内,其穿出所述缆芯防护壳3一端依次连接在端子1上,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定位柱4、卡块5、滑动环6、硅胶环14、固定环7,所述夹持架滑配套装在缆芯防护壳3上,具体的,所述夹持架包括一上夹持架9、下夹持架10,所述上夹持架9、下夹持架10之间围成一个供缆芯防护壳3卡合的卡合空间11,所述上夹持架9、下夹持架10通过螺钉12进行连接,即,上夹持架9、下夹持架10上各设有耳块,螺钉12分别穿过上夹持架9上的耳块与下夹持架10上的耳块螺纹连接,从而将上夹持架9与下夹持架10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柱4竖直固接在夹持架上,所述卡块5设于定位柱4下端部的周面上且向定位柱4径向外侧延伸,所述定位柱4周面上沿其轴向阵列设有多个口部朝下的缺口15,所述缺口15贯穿卡块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4上设有与缺口15连通的弧形通槽16,使定位柱4弹性形变程度更大,所述滑动环6滑配套装在定位柱4上其与卡块5之间围成一个夹持空间8,所述固定环7套接在定位柱4上且位于滑动环6上方,所述硅胶环14设于固定环7、滑动环6之间,其滑配套装在定位柱4上,其轴向两端面分别抵顶所述滑动环6、固定环7,硅胶环14由于本身的弹性性能,使得其对滑动环6的抵顶效果较佳,其抵顶所述滑动环6,驱动所述滑动环6朝卡块5移动,所述定位柱4远离夹持架一端设有锥头13,便于定位柱4快速与车身部件的预留孔进行对位,即,使定位柱4快速进行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4采用弹簧钢材质,这样其弹性形变效果较好。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缆芯防护壳套装在下夹持架、上夹持架的卡合空间(具体为:首先将下夹持架卡进缆芯防护壳上,再将上夹持架卡进缆芯防护壳上,最后使用螺钉将上夹持架与下夹持架进行连接),并将缆芯防护壳进行卡紧,再将定位柱上的锥头插入车身部件的预留孔(一般车身的机舱钣金件上设有预留孔)内,再用手部或其他装置来挤压定位柱,由于定位柱上设置的缺口,使得定位柱能够向其径向内侧弹性收缩,使卡块能够通过预留孔,再按动定位柱,使卡块穿过预留孔,使车身的钣金件厚度方向两面分别与滑动环、卡块相抵,在硅胶环的弹性下,使滑动环抵紧钣金件,再松开定位柱,定位柱恢复自身原始状态,使卡块胀开,不会从预留孔内跑出,进而完成工业线束的安装,拆卸时,首先使用手部或外部装置挤压定位柱上的硅胶环或者按压卡块,使卡块收缩,并能够从预留孔内脱出,使工业线束能够进行拆卸,当然也可以将上夹持架与下夹持架进行拆卸,使工业线束从夹持组件内拆卸下来。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工业线束,包括工业线束的端子(1)、缆芯(2)、缆芯防护壳(3),所述缆芯(2)具有多个且包裹在缆芯防护壳(3)内,其穿出所述缆芯防护壳(3)一端依次连接在端子(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定位柱(4)、卡块(5)、滑动环(6)、弹性件、固定环(7),所述夹持架滑配套装在缆芯防护壳(3)上,所述定位柱(4)竖直固接在夹持架上,所述卡块(5)设于定位柱(4)下端部的周面上且向定位柱(4)径向外侧延伸,所述定位柱(4)周面上沿其轴向阵列设有多个口部朝下的缺口(15),所述缺口(15)贯穿卡块(5),所述滑动环(6)滑配套装在定位柱(4)上其与卡块(5)之间围成一个夹持空间(8),所述固定环(7)套接在定位柱(4)上且位于滑动环(6)上方,所述弹性件设于固定环(7)、滑动环(6)之间,其抵顶所述滑动环(6),驱动所述滑动环(6)朝卡块(5)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工业线束,包括工业线束的端子(1)、缆芯(2)、缆芯防护壳(3),所述缆芯(2)具有多个且包裹在缆芯防护壳(3)内,其穿出所述缆芯防护壳(3)一端依次连接在端子(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定位柱(4)、卡块(5)、滑动环(6)、弹性件、固定环(7),所述夹持架滑配套装在缆芯防护壳(3)上,所述定位柱(4)竖直固接在夹持架上,所述卡块(5)设于定位柱(4)下端部的周面上且向定位柱(4)径向外侧延伸,所述定位柱(4)周面上沿其轴向阵列设有多个口部朝下的缺口(15),所述缺口(15)贯穿卡块(5),所述滑动环(6)滑配套装在定位柱(4)上其与卡块(5)之间围成一个夹持空间(8),所述固定环(7)套接在定位柱(4)上且位于滑动环(6)上方,所述弹性件设于固定环(7)、滑动环(6)之间,其抵顶所述滑动环(6),驱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星泉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正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