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75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力框,所述受力框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块,所述箱体内腔的下端设置有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步进电机、螺纹杆、螺纹管、第一滑槽、连接柱、支柱、受力框、受力板和下模块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模压机顶出机构顶出效果差,传统的顶出方式均采用电动推杆进行顶出,长时间冲压的情况下,其冲压的力度较大,而直接采用电动推杆便会对电动推杆造成损坏,以导致无法将物料顶出,不仅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更换,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A mechanism of molding machine 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压机
,具体为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模压机是将原料的硫化、压合、成型结合为一体的专用设备,具有自动程序控制功能,液压系统先进可靠,可实现自动恒温、自动放气、自动起模、自控时间,由于采用了机械连杆机构确保硫化过程中,不会有涨模的现象;但现有的模压机顶出机构顶出效果差,传统的顶出方式均采用电动推杆进行顶出,长时间冲压的情况下,其冲压的力度较大,而直接采用电动推杆便会对电动推杆造成损坏,以导致无法将物料顶出,不仅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更换,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具备顶出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模压机顶出机构顶出效果差,传统的顶出方式均采用电动推杆进行顶出,长时间冲压的情况下,其冲压的力度较大,而直接采用电动推杆便会对电动推杆造成损坏,以导致无法将物料顶出,不仅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更换,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柱(4),所述支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力框(5),所述受力框(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受力板(8),所述受力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块(9),所述箱体(1)内腔的下端设置有顶料机构(3),所述顶料机构(3)包括步进电机(31),所述步进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33),所述螺纹管(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5),所述连接柱(35)的顶部与受力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冲压机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柱(4),所述支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力框(5),所述受力框(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受力板(8),所述受力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块(9),所述箱体(1)内腔的下端设置有顶料机构(3),所述顶料机构(3)包括步进电机(31),所述步进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33),所述螺纹管(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5),所述连接柱(35)的顶部与受力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冲压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压机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2)包括气缸(21),所述气缸(21)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腔顶部的两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荣青范迪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邦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