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树东专利>正文

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404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改进的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包括由炉体、里胆等部件构成,在里胆内设有活动炉排、水冷炉排和炉膛顶拱,并形成上下两燃烧室,在炉膛顶拱和设在该顶拱上的下烟箱上分别设有上、下行程螺纹烟管,分别与封顶油箱和下烟箱相通,并在下烟箱烟道出口处设有切向式除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热效率高,消烟除尘效果好,安装维修方便,节省基建投资。(*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是对现有卧式正反双向燃烧常压热水锅炉的改进。现有双层炉排锅炉基本上能满足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但是由于煤被投入在上层水冷炉排的火床上,空气则至上而下通过煤层,使火苗向下燃烧,而下部的固定炉排上又不准加新煤,它的燃料主要来源于上层水冷炉排上被捅落的煤炭,这些煤炭在固定炉排上继续燃烧直至燃尽,由于水冷炉排水冷度大,煤的燃烧条件不好,因此只能烧好煤、块煤,当有的用户在水冷炉排上绕劣质煤不着火时,就将煤投到下边的固定炉排上,从而朱去了双层炉排的意义。为克服上述不足,中国专利CN96225589.0公开的“正反双向燃烧常压热水锅炉”在双层炉排的左边加了一道中隔墙,中隔墙的左下边增设了一层铸铁正烧炉排,这样就把整个燃烧室分成了左右两部分,正常燃烧时,燃料同对投到正逆两个炉排上,正烧炉排上燃烧后的高温烟气越过隔墙冲向逆向燃烧的火床,使烟气得到过滤和充分燃尽,基本解决了上述不足。但是这种结构只适合容量比较大一点的锅炉,容量小的锅炉炉排面积本身就小,如果再分成左右两部分,则煤的着火条件不好;同时,现有锅炉都采用固定炉排,司炉工在清除固定炉排上的积灰时,要把下面的消灰门打开,用炉钩逐个炉条钩灰,既不卫生,劳动强度又大;而且现有水冷炉排都为一层结构,煤的燃烧效果不好,火床温度和燃烧速度较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热效率高,燃烧效果好,清灰方便,既能充分燃烧各种优、劣煤,又可制成大小容量的、可减小劳动强度的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炉体2、里胆3和设在炉体2底部的落灰室21、落灰室清灰门19构成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其特征是在里胆3的底部和中部分别设有活动炉排1和炉膛顶拱14,活动炉排1与炉膛顶拱14之间设有水冷炉排4,水冷炉排4与炉膛顶拱14、活动炉排1之间分别形成上燃烧室16和下燃烧室18,上、下燃烧室16和18分别设有上加煤门15和下加煤门17,炉膛顶拱14上部设有下烟箱13和下烟箱烟道出口6,炉膛顶拱14外侧圆周上竖立设置上行程螺纹烟管8并与设在里胆3顶部的封顶烟箱11连通,下烟箱13顶部圆周上竖立设置下行程螺纹烟管9并与下烟箱13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下烟箱烟道出口6处设有切向式除尘器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冷炉排4由二层或三层平行炉排上下交错构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固定炉排改成活动炉排,易于清灰,减小了司炉工劳动强度;将逆向燃烧水冷炉排改成活动平行二层或平行三层上下交错的正向燃向水冷炉排,既减少了占地面积,又可以分别在活动炉排和水冷炉排上烧劣质煤和优质煤,下部的活动炉排的高温烟气向上通过二层或三层平行的水冷炉排交错受热再次燃烧,不仅消除黑烟而且提高了水冷炉排的火床温度,增加了燃烧速度;由于采用了立式上、下行程螺纹烟管,将单锅筒纵置式翼形烟道和螺纹烟管改成双行程封顶式螺纹烟管,所以缩小了炉体的高度,提高了传热和燃烧效率,降低了排烟温度;同时在本技术中新设有切向式除尘器,从而使锅炉烟尘排放量达到国家对环保治理的要求。总之,本技术体积小,结构紧凑,热效率高,节能显著,可烧劣质煤,消烟除尘和燃烧效果好,减轻劳动强度,安装维修方便,节省基建投资。下列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图4为图2的C-C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给予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是由炉体2、里胆3和设在炉体2底部的落灰室21、落灰室清灰门19等部件构成,里胆3的底部设有活动炉排1,活动炉排1上设有摆壁34,搬把31通过拉杆32与摆壁34连接,搬把31的底部与搬把支架33连接并焊接在炉体(2)的底部。清灰时,将落灰室清灰门19关上,用手来回搬动活动炉排1上面的搬把31即可将炉排上的积灰清除掉。里胆3的中部设有用耐火材料浇铸而成的炉膛顶拱14,活动炉排1与炉膛顶拱14之间设有水冷炉排4,水冷炉排4可以由一层炉排构成,也可由平行的二层或平行的三层炉排上下交措构成,本方案中水冷炉排4由三层平行炉排上下交错构成,这样交错排列,可以更好地受热而再次燃烧,同时可以消除黑烟,提高水冷炉排的火床温度,增加燃烧速度。为了使活动炉排1能烧劣质煤,在下边落灰室21的右侧设有一次风进风孔20,其与鼓风机相接,保证一次风供给,在活动炉排1上部的右侧设有二次风进风孔22,保证二次风供给。水冷炉排4与炉膛顶拱14之间形成上燃烧室16,上燃烧室设有上加煤门16,活动炉排1与水冷炉排4之间形成下燃烧室18,下燃烧室设有下加煤门17。炉膛顶拱14部上设有下烟箱13、下烟箱烟道出口6和下烟箱清灰门12。为缩小锅炉炉体高度,提高传热和燃烧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将单锅筒纵置式翼形烟道和螺纹烟管改成双行程封顶螺纹烟管,具体结构是在炉膛顶拱14外侧圆周上竖立设置上行程螺纹烟管8,其与设在里胆3顶部的封顶烟箱11连通,下烟箱13顶部圆周上竖立设置下行程螺纹烟管9,其与下烟箱13连通,封顶烟箱11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清灰门10和10'。为了使锅炉烟尘排放量达到国家对环保治理的要求,在下烟箱道出口6处设有切向式除尘器5,除尘器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除尘器出烟口7和除尘器清灰门23,因锅炉烟尘流程阻力较大,所以在除尘器出烟口7处接引风机。正常燃烧时,下边活动炉排1烧烟煤,上层水冷炉排4烧型煤和无烟煤、燃料同时投到上下两个炉排上,下边活动炉排1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鼓风机和引风机的作用下,穿过上层水冷炉排4和水冷炉排4上正在燃烧的煤层,使没有燃烧尽的烟气得到过滤和充分燃尽,下燃烧室18右侧的二次风进风孔22保证了加入新煤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的氧气,并强化了上层水冷炉排煤的燃烧,从而也达到了消烟除尘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包括炉体(2)、里胆(3)和设在炉体(2)底部的落灰室(21)、落灰室清灰门(19),其特征在于在里胆(3)的底部和中部分别设有活动炉排(1)和炉膛顶拱(14),活动炉排(1)与炉膛顶拱(14)之间设有水冷炉排(4),水冷炉排(4)与炉膛顶拱(14)、活动炉排(1)之间分别形成上燃烧室(16)和下燃烧室(18),上、下燃烧室(16)和(18)分别设有上加煤门(15)和下加煤门(17),炉膛顶拱(14)上部设有下烟箱(13)和下烟箱烟道出口(6),炉膛顶拱(14)外侧圆周上竖立设置上行程螺纹烟管(8)并与设在里胆(3)顶部的封顶烟箱(11)连通,下烟箱(13)顶部圆周上竖立设置下行程螺纹烟管(9)并与下烟箱(1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烟箱烟道出口(6)处设有切向式除尘器(5),除尘器(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除尘器出烟口(7)和除尘器清灰门(23),除尘器出烟口(7)与引风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18)的底部和中部分别设有一次进风孔(20)和二次进风孔(22),一次进风孔(20)与鼓风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炉排(4)由三层平行炉排上下交错均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消烟除尘常压锅炉,包括炉体(2)、里胆(3)和设在炉体(2)底部的落灰室(21)、落灰室清灰门(19),其特征在于在里胆(3)的底部和中部分别设有活动炉排(1)和炉膛顶拱(14),活动炉排(1)与炉膛顶拱(14)之间设有水冷炉排(4),水冷炉排(4)与炉膛顶拱(14)、活动炉排(1)之间分别形成上燃烧室(16)和下燃烧室(18),上、下燃烧室(16)和(18)分别设有上加煤门(15)和下加煤门(17),炉膛顶拱(14)上部设有下烟箱(13)和下烟箱烟道出口(6),炉膛顶拱(14)外侧圆周上竖立设置上行程螺纹烟管(8)并与设在里胆(3)顶部的封顶烟箱(11)连通,下烟箱(13)顶部圆周上竖立设置下行程螺纹烟管(9)并与下烟箱(1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东包忠富
申请(专利权)人:王树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