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课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3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中、小学学生课椅。它包含支承腿、椅背,椅座支承架,椅座;椅座支承架与椅座只有一边用折合件成翻板状联接,其余各边支承椅座的内表面,椅座下部支承腿构成的空间内以支承腿、椅座支承架为主架,用横、竖梁围成置物筐斗。该种课椅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物品的存放处,而且存放方便、易行,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坐姿所需要的空间,使教室整齐、美观、严肃,该结构使支承结构增强,延长课椅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为一种中、小学学生用课椅。该课椅的椅座下部空间为一置物筐斗。由于教育教学中各种学科教学内容的逐步完善和丰富,中、小学生现在书包过大,现有的课桌的桌斗无法装放书包,采用的方法是在学生课桌两侧加装挂钩,适量增加学生课桌桌斗的厚度,在教室内配备书包存放柜及在教室墙壁上加装挂钩等。已有的这些装备虽可以解决挂装书包的问题,但都具有不足之处,课桌两侧加装挂钩不仅占用行走通道,而且室内不整洁,墙壁上加装挂钩,室内更为零乱,而且学生使用不方便,室内配备书包存放柜需要教室有足够的空间和一定的经济条件,增加课桌桌斗的厚度,是很有限度的,否则装影响学生的坐位姿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已有的不足之处,解决中、小学学生书包的存放的问题,合理、有效的利用课椅椅座下部的空间。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中、小学学生课椅,它包含支承腿,椅背,椅座支承架,椅座,其特征在于椅座支承架与椅座只有一边用折合件成翻板状联接,其余各边支承椅座的内表面,椅座下部支承腿构成的空间内以支承腿、椅座支承架为主架,用横、竖梁围成置物筐斗。本技术的中、小学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联接椅座支承架与椅座一边的折合件为金属长片,长片的一端绕椅座支承架的一边卷成圆环,长片的另一端与椅座的内表面相连。本技术的中、小学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椅座支承架后边上对称设置两个折合件的圆环,折合件另一端联接于掎座的内表面,椅座成翻板状折向椅背。本技术中所述的折合件可为已有的只要能够起向上翻起又可折合下来的各种结构件,如一般的合叶、弹簧合叶、转轴等结构。本技术的中、小学学生课椅采用椅面向上翻,椅子的下部为筐斗式,它利于学生方便、易行的存放书包、衣物、饭盒、水壶等物品。整体设计在满足学生坐位姿势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椅子下部的空间,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物品的存放处。可满足学生在学校的物品存放问题,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学生上课的坐姿,腰、臀、脚所需的空间,克服了已往学生书包放在臀部后面或桌子底下挤占在脚的旁边,扫除了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的客观障碍。解决了以往教室内书包、物品零乱摆放的问题,既使教室整齐、美观、严肃,又为学生课间休息的流动清除了书包物品的障碍。采用此结构的课椅,比现有课椅只有四条腿支承结构的坚固性大大增强,从而延长了课椅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坐势稳定的中、小学学生课椅的示意图。图2为用已有中、小学学生课椅改制为本技术的中、小学学生课椅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课椅结构。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的课椅它包含4个支承腿1,该支承腿1的设置位置满足已有课椅对坐着姿势的要求,支承腿1支承四边形的椅座支承框架3,框架3左右两边的框13、2与椅背8的支承架5联为一体,椅背支承架5的上部置有椅背8。2个长条形金属折合件4位置对称将一端绕椅座支承架3的后边框6形成圆环7,折合件4的另一端11铆接于椅座9的内表面10,使椅座9与椅座支承架3的后边框6成翻板状活动联接为一体。相对于学生的座位而言,4个支承腿1构成的左、右面各有2根钢管12横向焊接于对应腿1上;4个腿1的下端用梁17、20、16、18圈成四边形,其左、右边梁16、18对称延长达到座位稳定之目的;椅座支承架3的前、后框14、6与支承腿1下部的四边形前、后梁17、20之间各焊接2根钢管15,并使钢管延至前、后梁17、20之间19,使4个支承腿1、椅座支承架3和各梁围成的空间构成置物筐斗。参见图2,本实施例二的课椅为目前使用较多的中、小学学生课椅改制而成为本技术的中、小学学生课椅。具体结构是在原课椅的椅背支承架与椅座支承架的相接处横向加装1根钢管21,该钢管21便成为椅座支承架的部分,除去椅座已有的联接件,同实施例一相同在椅座和钢管21上设置折合件4。在4个支承腿相邻两腿构成的左、右、后三方的中下部焊接左25、右22、后26钢梁,左、右钢梁25、22的中前方之间设置前钢梁23,前钢梁23相对于前支承腿留有一定的间隔,该间隔是为了满足学生坐势的要求。于左25、右22、前23、后26钢梁构成框上设置网底24,并在4个钢梁与对应的椅座支承架的各边间焊接梁27,使这些焊接梁27和网底24及支承腿和椅座支承架围成置物筐斗。权利要求1.一种中、小学学生课椅,它包含支承腿(1),椅背(8),椅座支承架(3),椅座(9),其特征在于椅座支承架(3)与椅座(9)只有一边用折合件(4)成翻板状联接,其余各边支承椅座(9)的内表面(10),椅座(9)下部支承腿(1)构成的空间内以支承腿(1)、椅座支承架(3)为主架,用横、竖梁围成置物筐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学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联接椅座支承架(3)与椅座(9)一边的折合件(4)为金属长片,长片(4)的一端绕椅座支承架(3)的一边卷成圆环(7),长片(4)的另一端(11)与椅座(9)的内表面(10)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小学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椅座支承架(3)后边(6)上对称设置两个折合件(4)的圆环(7),折合件(4)另一端(11)联接于掎座(9)的内表面(10),椅座(9)成翻板状折向椅背(8)。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中、小学学生课椅。它包含支承腿、椅背,椅座支承架,椅座;椅座支承架与椅座只有一边用折合件成翻板状联接,其余各边支承椅座的内表面,椅座下部支承腿构成的空间内以支承腿、椅座支承架为主架,用横、竖梁围成置物筐斗。该种课椅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物品的存放处,而且存放方便、易行,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坐姿所需要的空间,使教室整齐、美观、严肃,该结构使支承结构增强,延长课椅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A47B39/00GK2299530SQ97218089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海波 申请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小学学生课椅,它包含支承腿(1),椅背(8),椅座支承架(3),椅座(9),其特征在于椅座支承架(3)与椅座(9)只有一边用折合件(4)成翻板状联接,其余各边支承椅座(9)的内表面(10),椅座(9)下部支承腿(1)构成的空间内以支承腿(1)、椅座支承架(3)为主架,用横、竖梁围成置物筐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