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管状金属椅。包括前、后脚管、坐垫和靠板,前脚管的上端设嵌沟供靠板二侧延设的嵌片嵌插,中段设凸柱,凸柱上方设“凵”形销套,销套延设向后凸出的夹片,后脚管上端卡套于夹片后销合,后脚管设轨槽,坐垫中央设套管以嵌套于前脚管的凸柱,后端设滑管并嵌入后脚管的轨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部位的结构强度高,稳固性强,且其展开或折合是利用滑管于轨槽内移位的配合,因此动作顺畅,使用便利,且寿命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管状的金属椅。一般的椅子随其使用的场所及用途,而有不同的造型及材质,其中供给不特定多数人集会用椅子,通常皆采用折合椅,藉由其可折合,以达收存搬运的便利,习用折合椅(1),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将前、后脚管(11)(12)利用一呈条状的销片(13)由外侧边铆接,同时坐垫(14)是在与前、后脚管相对应处冲设以穿孔后,利用销钉(15)销结于前、后脚管上定位,并籍而得以作展开及折合的动作,另外靠板(16)则系于二侧边设以开口状的卷圆(17),利用该二侧边的卷圆穿套于前脚管上侧端处固定,此一结构固已可达到折合的功能而便于收存,但是一来坐垫冲设的穿孔,在并无其他防护措施下就直接与前、后脚管销合,因此在长期承受人体重量的压负之后,很容易造成穿孔因而变形,致使坐垫无法稳固的定位,而会发生摇晃,另由于靠板的卷圆为开口状,因此在长期倚靠下,就会发生卷圆被撑开,导致靠板脱落,甚至会有发生夹伤之事,另外,前后脚管仅以条状的销片销结,不但较不稳固,也容易发生夹伤手指的事情。另外,如图2所示,有的业者为了改善靠板容易脱落的弊端,乃直接以一钢板弯设后包覆于前脚管(11)上端再予以焊接,使形成靠板(18),其固可避免卷圆被撑开的缺陷,但是因系利用电焊机点焊固定,若在操作上稍有疏忽之处,致使焊接不牢固时,当稍有碰撞发生,就会发生崩裂,故亦未确实改善。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固、展开及收合动作顺畅,使用寿命长的折合式椅子。本技术由前脚管、后脚管、坐垫及靠板组成,前、后脚管为任一几何形状的中空管体,前脚管的上端内侧开设嵌沟,管口卡套一管套,中间适当处设一凸柱,凸柱上方的管体后侧固设一“凵”形销套,销套下端二侧延设向后凸出的夹片,并在前脚管的二管体的下侧适当处螺设连管。后脚管上侧管口也套设管套,管体内侧固设一轨槽,二管体下侧也螺设一连管。后脚管的二管体上端卡套于前脚管上的销套下侧二夹片内,并利用销钉或拉钉销合。坐垫在框体的下侧近中央处固设一套管,以嵌套于前脚管的凸柱周面,框体二侧的后端延设向外凸出的滑管,并嵌入后脚管的轨槽内。靠板在一板体的二侧延设嵌片,该嵌片插嵌于前脚管的嵌沟处嵌卡定位,板体上并设一向后凸出的凹弧。本技术因前、后脚管是以U形状的销套销结一体,而销套又系夹束于前、后脚管的周面,因此结合后为一非常稳固的形态,前、后脚管绝对不会发生摇晃的事,同时坐垫系以固设于其框体下侧的套管卡套于前脚管的凸柱处,因而可较习用以穿孔销固者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即使长期的负压,也不会发生崩裂的事情,另,靠板系嵌插于前脚管上端的嵌沟处定位,因此不会有习用卷圆受力撑开以致脱离,或是焊接不牢固脱落的事情,因而本技术各部位的结构强度已较习用者为佳,而能延长使用的寿命,且靠板的端面设有凹弧,此一设计恰可供使用者背部倚靠,提高了舒适度。另外其展开或折合系利用滑管于轨槽移位之配合,因此动作非常的顺畅,尤其在折合时,只要以一手将椅子提高即自动收合,不必如习用者需以双手来操作,而能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图1、2为已有折合椅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5、6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7为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首先请参阅图3、4,本技术折合椅(2)与习用者一样由前脚管(21)、后脚管(22)、坐垫(23)及靠板(24)所组成,其中前、后脚管(21)(22)为方形中空管体,在前脚管(21)的上端内侧开设以嵌沟(211),并在管口卡套一塑胶材质的管套(212),而在中间适当处则设一凸柱(213),当然在前脚管(21)二管体的下侧适当处如习用者一般螺设以连管(214),使二管体结合为一体,同时在后侧端上侧处覆套一销套(215)后螺固定位,该销套(215)是在一U形铁下端二侧延设以向后凸出的夹片(2151)。后脚管(22)上侧管口亦套设一管套(221),而在内侧固设一适当长度的轨槽(222),同样的后脚管(22)二管体下侧适当处亦螺设一连管(223),使二管体结合为一体。坐垫(23)系在一框体(231)的中央固设有以藤皮编织的网面(232),并于框体(231)下侧近中央处固设一套管(233),该套管(233)的外侧与前脚管(21)的凸柱(213)相当,同时并于框体(231)二侧的后端延设以向外凸出的滑管(234)。靠板(24)则系在一板体(241)的二侧延设有嵌片(242),该嵌片(242)可插嵌于前脚管(21)的嵌沟(211)处,而令靠板(24)嵌卡定位,同时嵌片(242)并能抵靠前脚管(21)的内周壁,使为一稳固的定位状态,不会发生摇晃震动之不稳定事情,且在板体(241)上并设一向后凸出的凹弧(243)。组合时,将坐垫(23)以其下侧面的套管(233)嵌套于前脚管(21)的凸柱(213)周面,同时后端处的滑管(234)则嵌入后脚管(22)的轨槽(222)内,再将后脚管(22)上端卡套于销套(215)下侧二夹片(2151)内,并利用销钉(或拉钉)来销设结合,而使后脚管(22)为可摆动的活动式定位,又靠板(24)则以其二侧的嵌片(242)从前脚管(21)上端的嵌沟(211)插入嵌卡定位。再请参阅图5、图6,当欲令椅子折合时,只要握住靠板(24)往上提,则因后脚管(22)可摆动,因此在离地后就向前脚管(21)靠拢贴齐,而随着后脚管(22)向前脚管(21)的靠合,坐垫(23)由于近中央处以套管(233)卡套于前脚管(21)的凸柱(213)处,而后侧则又以滑管(234)嵌插于后脚管(22)的轨槽(222)之内,因此坐垫(23)的前侧端即以套管(233)为基准向上摆动,同时后侧的滑管(234)则依循轨槽(222)向下滑动,而令椅子呈折合的状态,另若欲展开时,则只要对着坐垫(23)的前端施力向下按压,同样的即令坐垫(23)以套管(233)为中心摆动,而令其后侧的滑管(234)由轨槽(222)下侧往上升至定位,同时间并将后脚管(22)往后撑开,使为一展开的状态。实施例2参见图7,坐垫(23)也可为空心的板体状,同时于二侧边与前脚管(21)内侧边凸柱(213)相对应处冲设以向内凹入的卡槽,供凸柱(213)嵌套,使坐垫与前脚管相嵌合,并以凸柱作摆动。坐垫后侧同样也设滑管嵌卡于后脚管的轨槽内,使坐垫能稳固定位。权利要求1.一种折合椅,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坐垫及靠板,前、后脚管的二管体下侧均螺设一连管,其特征在于前脚管的上端内侧开设嵌沟,中段设一凸柱,凸柱上方的管体后侧固设一“凵”形销套,销套下端二侧延设向后凸出的夹片,后脚管的二管体上端卡套于夹片内,并以销钉或拉钉销合;后脚管的二管体内侧固设轨槽;坐垫在框体的两边下侧近中央处固设一套管,以嵌套于前脚管的凸柱,框体二侧的后端延设向外凸出的滑管,并嵌入后脚管的轨槽内;靠板在一板体的二侧延设嵌片,该嵌片插嵌于前脚管的嵌沟处嵌卡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合椅,其特征在于靠板的板体上并设一向后凸出的凹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合椅,其特征在于前、后脚管的上侧管口均套设管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合椅,其特征在于坐垫为在一框体的中央固设以藤皮编织的网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合椅,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坐垫及靠板,前、后脚管的二管体下侧均螺设一连管,其特征在于前脚管的上端内侧开设嵌沟,中段设一凸柱,凸柱上方的管体后侧固设一“凵”形销套,销套下端二侧延设向后凸出的夹片,后脚管的二管体上端卡套于夹片内,并以销钉或拉钉销合;后脚管的二管体内侧固设轨槽;坐垫在框体的两边下侧近中央处固设一套管,以嵌套于前脚管的凸柱,框体二侧的后端延设向外凸出的滑管,并嵌入后脚管的轨槽内;靠板在一板体的二侧延设嵌片,该嵌片插嵌于前脚管的嵌沟处嵌卡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黄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邱黄锦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