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26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它包括壳体、燃烧筒、列管屏蔽加热器等,列管采取穿心管结构,在内管和套管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内管与内管之间用弯头连通,套管与套管横向间用屏蔽板满焊相连,在套管的两端用管板焊接在一起,短屏蔽板与管板之间形成烟气出口;这样列管、管板、弯头组成了形似鼠笼式列管屏蔽加热器,列管屏蔽加热器内腔为炉膛,其外壁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为烟气换热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热管原理,能使介质均匀、快速加热,烟气从烟气出口再进入烟气换热通道,其余热再次对介质加热,因此其热效率极高,可取代目前的水套炉在原油热输中广泛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炉,尤其是一种加热油、水介质的管式加热炉。
技术介绍
普通水套炉是将火筒、烟管发热部件及换热部件盘管内置于壳体内部,燃料燃烧产生的化学热能通过火筒烟管以辐射、对流传热方式来加热壳内水,壳内热水或蒸汽以对流传热方式,对加热盘管内介质<油,气,水>进行加热。该种加热设备的优点是加热均匀,加热盘管不会产生局部过热而结焦,特别适用介质流量波动较大的工艺条件。但存在以下缺点设备类别属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较难;水容量大、升温慢;外型尺寸大、钢材耗量大、成本高;火筒作为燃烧室,燃烧条件差;烟风阻力较大。(简易)管式炉是设有单排辐射炉管的辐射室作为燃烧炉膛,以设有对流管束的对流室相配套,组成辐射一对流管式炉。其显著特点是介质升温快、出口温度高、压力降较小,但存在炉管局部过热,产生结焦、鼓包、穿孔等安全隐患;漏风系数大、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以解决炉管易结焦穿孔和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它包括燃烧筒、列管屏蔽加热器、壳体、烟囱、屏蔽板、炉膛、管板、进出口管、防爆门、鞍座、衬里、支撑板。列管屏蔽加热器,加热元件为列管,列管的结构为穿心管结构,内管穿过套管,内管与套管之间形成密闭的环形空间,列管上的套管为装有超导介质的真空超导热管,内管为走被加热介质的无缝钢管。列管屏蔽加热器有列管、管板、弯头、屏蔽板和管板耐热衬里组成,列管与列管在端部通过弯头联通,并留有进口和出口,在套管与套管横向上由屏蔽板满焊连接,在套管的两端焊装有管板,屏蔽板分长屏蔽板和短屏蔽板,列管底部的屏蔽板为短屏蔽板,其余为长屏蔽板。长屏蔽板两端与管板紧密焊接在一起,短屏蔽板一端与管板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管板之间留有烟气出口,或为炉膛烟气的出口,使列管屏蔽加热器形成一个鼠笼式圆筒,这样列管、屏蔽板、管板、燃烧筒和防爆门共同组成炉膛,在炉膛的前端正中央安装有燃烧筒,后端安装有防爆门;在炉膛内管板上安装有耐热衬里;同时在壳体的内壁安装有衬里。这样列管屏蔽加热器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烟气换热通道,炉膛烟气经烟气出口进入烟气换热通道最后从烟囱排出。根据需要列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并联或串联;列管屏蔽加热器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套装在一起;在列管屏蔽加热器外部焊装有支撑板,在壳体内壁上的衬里留有滑道,支撑板通过滑道将列管屏蔽加热器推到壳体内。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热管原理,加热均匀,热效率高,无安全附件,长期使用无需再添加超导热液,管理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安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列管屏蔽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筒、2列管屏蔽加热器、3壳体、4烟囱、5长屏蔽板、6炉膛、7管板、8进出口管、9防爆门、10、鞍座、11短屏蔽板、12衬里、13支撑板、14弯头、15列管、16内管、17套管、18工质腔、19封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3、4,本技术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它包括燃烧筒、列管屏蔽加热器、壳体、烟囱、长屏蔽板、炉膛、管板、进出口管、防爆门、鞍座、短屏蔽板、衬里、支撑板、弯头、列管、内管、套管、工质腔、封头。列管屏蔽加热器由列管(15)、管板(7)、弯头(14)、屏蔽板和管板耐热衬里(12)组成;列管(15)由内管(16)、套管(17)、和封头(19)组成,内管(16)穿过套管(17),套管两端由封头(19)封闭,这样内管(16)和套管(17)之间就形成密闭的工质腔(18);列管由数根组成,内管与内管之间通过弯头焊接串联在一起,并留有进、出口,形成圆筒状结构,套管与套管横向上由屏蔽板满焊连接,在套管的两端焊装有管板,屏蔽板分长屏蔽板(5)和短屏蔽板(11),长屏蔽板(5)两端与管板紧密焊接在一起,短屏蔽板(11)一端与管板紧密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管板(7)之间留有缺口,形成烟气出口,即成为炉膛烟气的出口,在管板(7)的内层设有耐高温衬里(12),列管屏蔽加热器炉膛左端与燃烧筒(1)相接,右端通过管道与防爆门(9)联通;壳体(3)为钢质结构,壳体内衬耐高温衬里(12),列管屏蔽加热器的下部焊装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通过衬里(12)的滑道推入壳体(3)的空腔中,这样列管屏蔽加热器与壳体衬里(12)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烟气换热通道,炉膛烟气的出口将炉膛(6)与烟气换热通道连通;在壳体的左上部安装有烟囱(4);进出口管(8)穿出壳体(3)。在套管(17)端部开孔,将其抽真空并注入定量的超导液后,再封焊注入孔。其工作原理是当燃油或燃气燃烧器安装于燃烧筒法兰上点燃时,燃料在列管屏蔽加热器的炉膛(6)内燃烧,使工质腔内的超导热液气化,汽态超导热液以声速超导传热方式将热量传给内管,并加热内管内的油、气或其它加热介质;在烟囱抽吸力或鼓风压力的作用下,使炉膛的高温烟气,经过短屏蔽板(11)与管板(7)之间的多个通道,从列管屏蔽加热器(2)与壳体(3)之间的环形空间,经对流传热后从加热炉前端顶部烟囱4排出。权利要求1.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它包括壳体、衬里、燃烧筒、烟囱、炉膛、进出口管、支撑板、安座、防爆门,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列管屏蔽加热器,在列管屏蔽加热器中,加热元件为列管,列管的结构为穿心管结构,内管穿过套管,内管与套管之间形成密闭的环形空间,列管上的套管为装有超导介质的真空超导热管,内管为走被加热介质的无缝钢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列管屏蔽加热器,列管的端部内管之间用弯头相连,列管的横向套管间用屏蔽板相连,套管的两端由管板封闭,这样列管、屏蔽板、管板、燃烧筒和防爆门共同组成炉膛;在炉膛内管板上设有管板耐热衬里,屏蔽板分为长屏蔽板和短屏蔽板,列管底部的屏蔽板为短屏蔽板,其余为长屏蔽板,长屏蔽板两端与管板紧密焊接在一起,短屏蔽板一端与管板焊接在一起,另一端留有缺口,成为炉膛烟气出口;列管屏蔽加热器与壳体衬里之间的空间为烟气换热通道,炉膛烟气出口与烟气换热通道连通,并通过烟囱排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其特征是在列管屏蔽加热器的下部焊装有两块支撑板,在壳体内衬里下部设置有滑道,支撑板安装其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其特征是列管与列管之间为串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其特征是列管与列管之间亦可为并联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列管屏蔽加热器,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列管屏蔽加热器套装在一起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其特征是短屏蔽板与管板之间形成多个烟气出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它包括壳体、燃烧筒、列管屏蔽加热器等,列管采取穿心管结构,在内管和套管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内管与内管之间用弯头连通,套管与套管横向间用屏蔽板满焊相连,在套管的两端用管板焊接在一起,短屏蔽板与管板之间形成烟气出口;这样列管、管板、弯头组成了形似鼠笼式列管屏蔽加热器,列管屏蔽加热器内腔为炉膛,其外壁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为烟气换热通道。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真空超导管式加热炉,它包括壳体、衬里、燃烧筒、烟囱、炉膛、进出口管、支撑板、安座、防爆门,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列管屏蔽加热器,在列管屏蔽加热器中,加热元件为列管,列管的结构为穿心管结构,内管穿过套管,内管与套管之间形成密闭的环形空间,列管上的套管为装有超导介质的真空超导热管,内管为走被加热介质的无缝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一王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凯一炉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