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式酸洗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96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式酸洗搅拌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有用于加料的第一加料管和第二加料管,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下端安装有提升筒,所述提升筒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溢流管,提升筒上设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位于第一搅拌杆下侧,所述提升筒下端口处设有推进叶片,所述第二搅拌杆外端设有用于对了流体产生向内侧推力的扰流叶片,所述扰流叶片与第二搅拌杆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到六十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改进,设置了纵向对流循环机构,并且配备有辅助搅拌机构,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混料效果,有助于提高酸洗效果,实用性强。

An internal circulation pickling and stir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式酸洗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钨粉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内循环式酸洗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钨粉在使用之前,需要通过酸洗工序将钨粉中多余的杂物去除,降低氧含量,从而提高钨粉的使用性能,因此酸洗工序在提高钨粉的性能和生产出的的产品的合格率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酸洗槽是对钨粉进行酸洗的必备的装置。由于酸液带有腐蚀性,容易加快对酸洗槽内防腐层的腐蚀速度,所以时常需要对酸洗槽进行清洗和修补防腐层,而现有的酸洗槽大多都是密封的,工人很难进入;并且在酸洗搅拌过程中,有些钨粉会沉淀在酸洗槽底部,使得酸洗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5760829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酸洗搅拌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刮料板将底部的物料扰起来,这种扰流机构虽然可以避免沉淀的问题,但是扰起的物料仍然在箱体底部附近,也就意味着这种扰流结构的对酸洗效果的增幅有限。针对现有装置存在的弊端,现在提供混料效果更好的内循环式酸洗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循环式酸洗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式酸洗搅拌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端设有用于加料的第一加料管(15)和第二加料管(17),所述箱体(1)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2);/n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下端安装有提升筒(4),所述提升筒(4)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溢流管(3),提升筒(4)上设有第一搅拌杆(5)和第二搅拌杆(7),所述第二搅拌杆(7)位于第一搅拌杆(5)下侧,所述提升筒(4)下端口处设有推进叶片(14),所述第二搅拌杆(7)外端设有用于对了流体产生向内侧推力的扰流叶片(9);/n所述扰流叶片(9)与第二搅拌杆(7)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到六十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酸洗搅拌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端设有用于加料的第一加料管(15)和第二加料管(17),所述箱体(1)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2);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下端安装有提升筒(4),所述提升筒(4)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溢流管(3),提升筒(4)上设有第一搅拌杆(5)和第二搅拌杆(7),所述第二搅拌杆(7)位于第一搅拌杆(5)下侧,所述提升筒(4)下端口处设有推进叶片(14),所述第二搅拌杆(7)外端设有用于对了流体产生向内侧推力的扰流叶片(9);
所述扰流叶片(9)与第二搅拌杆(7)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到六十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酸洗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腿(10)以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团王明生刘斌赖唐龙钟鑫张秋和陈树茂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华茂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