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8767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叶酸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艺步骤:粗品生产步骤:利用叶酸生产用的中间产物制取叶酸粗品;酸溶步骤:在酸溶水析容器中用利用浓度在25%~35%之间的稀硫酸的酸液溶解所述叶酸粗品,将溶解后的所述叶酸粗品经水析、压滤得到酸提物;和碱溶、精制步骤:利用碱液对所述酸提物进行碱溶得到碱溶滤液、利用稀酸对所述碱溶滤液进行精制成盐得到叶酸成品。即通过降低稀硫酸的浓度,生产出了符合欧洲药典要求的叶酸(杂质蝶酸的含量≤0.6%),降低了叶酸的生产成本。

Production method of folic acid to control the content of butterfly ac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酸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叶酸生产过程中控制叶酸成品中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叶酸(C19H19N7O6)属于维生素的基本品种,为抗贫血药,应用于饲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叶酸一般是一种淡橙黄色结晶或者薄片,约250℃碳化变暗,易溶于乙醇、碳酸碱溶液等。叶酸以在植物绿叶中含量丰富故名。在动物组织中以肝脏含叶酸最丰富。起初系从肝脏中提取,现在多采用合成法生产(参照公开号分别为CN10197399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101182323B、CN101323614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而且也有科学家在尝试利用细菌生产叶酸的方法(公开号为CN114962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作为生产叶酸的现有合成法一般步骤如下:(1)生产制备叶酸粗品生产用中间产物,作为该中间产物,根据生产厂家的不同,有时该中间产物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工厂使用N-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和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两种中间产物来制备叶酸粗品(此法乃传统合成方法),而有的厂家利用对氨基苯甲酸、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以及三氯丙酮来生产叶酸粗品(安徽一家公司在用),还有的厂家使用N-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以及三氯丙酮来生产叶酸粗品。(2)、粗品生产:利用上述叶酸生产用中间产物在粗品反应罐中反应,经压滤后得到粗品;(3)、酸溶工艺:在酸溶水析罐中用酸液溶解粗品,将溶解后的粗品经水析、压滤得到酸提物;(4)、碱溶、精制工艺:碱溶步骤:在碱溶反应罐内将酸提物加水搅拌,在90-100℃用碱液调节的PH值至9.0-9.5,压滤得到碱溶滤液;精制步骤:澄清的碱溶滤液进入精制成盐锅,在98±2℃、用稀盐酸调节精制成盐锅内料液PH值为3.0-3.5;将料液降温至55±2℃,物料析出;将物料水洗至PH=6~7,离心甩滤,然后干燥物料,即得成品。其中,在上述酸溶过程中,有用盐酸进行酸溶工艺的,比如申请号为2010231213.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也有用硫酸进行酸溶工艺的,比如申请号为200810055491.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采用硫酸与采用盐酸相比,发现反应效果更好,并且会降低生产成本(硫酸的单耗低于盐酸的单耗)。叶酸成品在进入欧盟市场的时候,欧洲药典有一项严格的质量要求,即叶酸成品中杂质蝶酸的含量≤0.6%。而目前上述传统方法生产的叶酸,尤其是在通过采用硫酸进行酸溶的工艺得到的叶酸成品中,往往叶酸成品中杂质蝶酸的含量方面不符合此要求,而由于叶酸的结构由蝶酸(pteroicacid)和谷氨酸结合构成,叶酸和蝶酸虽然在分子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由于这两种物质的理化性质相似,所以要想除去叶酸中的蝶酸非常困难,需经过多次精制才能降低其在叶酸中的含量,但多次精制会使得叶酸收率大大降低,相应地导致叶酸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成品叶酸中蝶酸的含量,我们对叶酸的整个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叶酸成品所含的蝶酸,一部分是在粗品制备过程中出现的,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大部分的蝶酸是在酸溶的时候出现。根据此认识,我们将控制蝶酸含量的技术重点放在了对酸溶过程的研究上,终于发现问题之所在,就是粗品酸溶水析过程中稀硫酸的浓度过高,导致一部分叶酸被氧化成了蝶酸,为此我们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收率的情况下,把稀硫酸的浓度进行了降低,终于生产出符合欧洲药典要求的叶酸(杂质蝶酸的含量≤0.6%)。即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降低成品叶酸中蝶酸的含量,提供一种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该叶酸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艺步骤:粗品生产步骤:利用叶酸生产用的中间产物制取叶酸粗品;酸溶步骤:在酸溶水析容器中用利用浓度在25%~35%之间的稀硫酸的酸液溶解所述叶酸粗品,将溶解后的所述叶酸粗品经水析、压滤得到酸提物;和碱溶、精制步骤:利用碱液对所述酸提物进行碱溶得到碱溶滤液、利用稀酸对所述碱溶滤液进行精制得到叶酸成品。在上述叶酸生产方法中,优选:所述稀硫酸的酸浓度在28%以上,更优选:所述稀硫酸的酸浓度在32%以下,最优选:所述稀硫酸的酸浓度为30%。在上述叶酸生产方法中,优选:在所述酸溶步骤中,以公斤为计量单位的所述叶酸粗品的质量与以升为计量单位的所述稀硫酸的量比例在1∶1.5~1∶2.1之间,更优选该比例为1∶1.8。在上述叶酸生产方法中,优选:所述叶酸生产用的中间产物包括N-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对氨基苯甲酸、三氯丙酮,制取所述叶酸粗品时选用所述中间产物中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在上述叶酸生产方法中,优选:所述碱溶、精制步骤包括如下两个步骤:碱溶步骤:在碱溶反应容器内将酸提物加水搅拌得到所述酸提物和所述水的混合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碱液调节所述混合物的PH值,压滤得到碱溶滤液;精制步骤:将澄清的所述碱溶滤液加入精制成盐容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稀盐酸或者CP盐酸调节所述碱溶滤液的PH值成盐;所述精制成盐容器内物料析出;将所述物料降温、并抽滤烘干,即得叶酸成品。在上述叶酸生产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碱溶步骤中:加热所述混合物达到90~102℃时用碱液将所述混合物的PH值调节至9.0~9.5,压滤得到碱溶滤液;在所述精制步骤:在所述碱溶滤液温度达95~100℃时、用CP盐酸调节所述精制成盐容器内料液PH值为3.0~3.5;将料液降温至57℃以下,物料析出;将物料水洗至PH=6~7,离心甩滤,然后干燥物料,即得叶酸成品。在上述叶酸生产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碱溶步骤中,所述混合物是通过将所述酸提物加到60~80℃的水中得到的,并且,在所述混合物的温度加热到98~102℃时用碱液调节所述混合物的PH值至9.0~9.5,所述碱液的液碱含量大于等于30%,在所述精制步骤:在所述碱溶滤液温度达98±2℃时、用CP盐酸调节所述精制成盐容器内料液PH值为3.0~3.5。为了降低成品叶酸中蝶酸的含量,我们对叶酸的整个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叶酸成品所含的蝶酸,一部分是在粗品制备过程中出现的,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大部分的蝶酸是在酸溶的时候出现。根据此认识,我们将控制蝶酸含量的技术重点放在了对粗品生产以及酸溶过程的研究上,尤其是酸溶过程。终于发现问题之所在,就是粗品酸溶水析过程中稀硫酸的浓度过高,导致一部分叶酸被氧化成了蝶酸,由于硫酸的氧化能力是与其酸浓度相关联的,一般情况下,酸浓度越高,氧化能力越强,酸浓度越低,氧化能力越弱,基于此认识,为了降低叶酸被氧化成蝶酸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认为应当尝试降低酸溶工艺中使用的稀硫酸的浓度。基于此认识,为此我们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收率的情况下,把稀硫酸的浓度由45%降低到30%(质量含量),终于生产出符合欧洲药典要求的叶酸(杂质蝶酸的含量≤0.6%)。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成果,为了控制叶酸中的蝶酸含量使其达到欧洲药典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现有工艺进行了改进,详细来说,是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叶酸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艺步骤:/n粗品生产步骤:利用叶酸生产用的中间产物制取叶酸粗品;/n酸溶步骤:在酸溶水析容器中用利用浓度在25%~35%之间的稀硫酸的酸液溶解所述叶酸粗品,将溶解后的所述叶酸粗品经水析、压滤得到酸提物;和/n碱溶、精制步骤:利用碱液对所述酸提物进行碱溶得到碱溶滤液、利用稀酸对所述碱溶滤液进行精制得到叶酸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叶酸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艺步骤:
粗品生产步骤:利用叶酸生产用的中间产物制取叶酸粗品;
酸溶步骤:在酸溶水析容器中用利用浓度在25%~35%之间的稀硫酸的酸液溶解所述叶酸粗品,将溶解后的所述叶酸粗品经水析、压滤得到酸提物;和
碱溶、精制步骤:利用碱液对所述酸提物进行碱溶得到碱溶滤液、利用稀酸对所述碱溶滤液进行精制得到叶酸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硫酸的酸浓度在28%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硫酸的酸浓度在32%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硫酸的酸浓度为30%。


5.在所述酸溶步骤中,以公斤为计量单位的所述叶酸粗品的质量与以升为计量单位的所述稀硫酸的量比例在1∶1.5~1∶2.1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酸粗品与所述稀硫酸之间的量比例为1∶1.8。


7.所述叶酸生产用的中间产物包括N-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对氨基苯甲酸、三氯丙酮,制取所述叶酸粗品时选用所述中间产物中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龑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华阳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