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及具有机壳冷却通道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19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机端盖,涉及电机结构技术领域。电机端盖包括端盖主体,端盖主体设置有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端盖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道,冷却水道设置有用于与外部供水源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道包括环绕在轴孔外围的第一水道。如此设置,端盖主体设置有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通过轴孔的设置,可实现电机的轴承内嵌置在轴孔的内壁上,端盖主体内部的冷却水道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供水源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实现了水的循环流动,轴孔的外围环绕有第一水道,第一水道里面的水与电机轴承在运行时产生的高温进行热交换,实现了给电机轴承的降温;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端盖的散热性能不佳的问题。

Motor end cover and motor with shell cooling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端盖及具有机壳冷却通道的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结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及具有机壳冷却通道的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制造企业的人工操作逐渐被自动化取代,然而电机是自动化作业中最为常见的设备,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随着电机功率的增大,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当热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导致电机无法使用。电机的端盖对电机内部起保护作用,用来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轴承内嵌置在电机端盖的轴孔内壁上;现有的电机端盖散热性能不理想,导致电机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使电机轴承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从而降低了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端盖的散热性能不佳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端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端盖的散热性能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电机端盖,包括端盖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主体(1),所述端盖主体(1)设置有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17),所述端盖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道(2),所述冷却水道(2)设置有用于与外部供水源相连通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冷却水道(2)包括环绕在所述轴孔(17)外围的第一水道(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主体(1),所述端盖主体(1)设置有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17),所述端盖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道(2),所述冷却水道(2)设置有用于与外部供水源相连通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冷却水道(2)包括环绕在所述轴孔(17)外围的第一水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端盖主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有两层所述冷却水道(2),所述冷却水道(2)设置为相对靠近电机内侧的第一层水道和相对远离电机内侧第二层水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水道为所述第一水道(5),所述第二层水道包括至少两段以所述轴孔(17)为环绕中心、并沿径向排列的环状水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水道包括:
第二水道(6),所述进水口(3)设置在所述第二水道(6)上,且所述第二水道(6)设置有能够与电机的机壳冷却通道的进水端相连通的第一水口(10);
第三水道(7),第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机壳冷却通道的出水端相连通的第二水口(11);
第四水道(8),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水道(7)的第二端相连通、且所述第四水道(8)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水道(5)相连通的第三水口(12);
第五水道(9),其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水道(5)相连通的第四水口(13)、所述第五水道(9)的第二端设置有出水口(4);
所述第二水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陈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