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理专利>正文

层炉排复胆式无烟色低温燃煤自控温司燃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97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层炉排复胆式无烟色低温燃煤自控温司燃锅炉,尤其是采用次级推燃的创新原理,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人多项专利成果基础,设有底火水冷炉排、次炉排的炉胆,实现了“热效-燃烧-功力”之“三率”同此国内外同类领先以及长期昂贵于工业锅炉中的“烟气再循环”、“分级燃烧”、“富燃料燃烧”之低NO↓[x]、SO↓[x]燃煤的国内外同类领先环保水平的常(低)压生活(工业)锅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烟色低温燃煤的锅炉新技术,尤其是一种单、复胆(立、卧)层置炉排且适煤广又低温燃烧以低NOx、SOx污染实现“热效-燃烧-功力”三率同此提高或可自动控温司燃的常(低)压生活锅炉。目前,公知的生活锅炉,凡燃煤必青烟不断,至于低NOx、SOx燃烧也只能“翘首仰视”工业锅炉昂贵的再投入之尝试可望而不可即,本人已有无炉排燃煤的专利技术出台,虽达“无烟色”但实有不便进一步环保的美中不足之嫌。以现行炉排技术为中心的传统技术束缚使得生活锅炉的“三率”无法同步提高,更严重地障碍着节能环保事业在燃煤领域的开拓与发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生活锅炉在不增加过多成本和减少辅助设备的情况下,“热效-燃烧-功力”之“三率”同此提高和低NOx、SOx燃烧,把我国无烟燃煤的常(低)压生活锅炉技术全面引向世界领先水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单复胆式立、卧结构技术,创立层置水冷炉排与本人“无炉排”技术的复合新技术,其各胆(圆、方)或置正中或偏位全等并立,每胆内壁(板、管鳍)旋置耐火螺旋助片(片掖下通风且行燃相续)通胆匀绕若干条,胆体分上、中、下(或若干)部,上部随设底火水冷炉排(中、下各部或可设与不设次层炉排,要根据适煤特点和燃煤习惯而定,或者设定某几胆设次层炉排,而某几胆则不设次层炉排以广泛地适煤),炉排大致类同常规炉排而用(低压锅炉采用上、下锅筒联设各分胆管束鳍片间型的数胆炉腔逆火统聚于逆火口之下侧横后行集在降尘烟箱末胆继燃,胆腔引烟火横上端入上锅筒烟火管束,后排出烟颈),各胆均为“倒扣口”式,上顶“底”板引泄气管径上(或横连通数胆入“烟箱”末胆)穿水区通至烟箱,下口“扣”出下管扳下面成逆火口返引逆来之火四周(或侧后行于末胆之腔膛)折向竖(横)式烟火管束通向烟箱的炉膛燃烧主体系统;炉膛与下管板下的渣膛“直肠”式过渡,其渣膛四周数胆共设耐火的自然鼓风膛壁,再下各胆对应平置三根“丰”字型摇泄平合的渣篦组合体,体下为灰腔;烟箱为数胆之烟火管“后”的共行烟火的通长端圆整水冷腔体(或烟火管“前”共行烟火于“烟箱”末胆腔局合随形体),其箱上部横置水冷排管,箱延稍上体成反漏斗口体且横顺置水冷排管并圆口过渡对通烟颈,对应每胆前部上开烟箱清灰口门,依次向下对应设底火煤风门(门上侧设控温仪表控制电源的准风量的风机)、主煤风门(副煤门)、灰门。这样,当底火水冷炉排上燃烧正常,则可顺螺旋肋片掖下“通道”引燃下层(或各次置水冷炉排)炉胆内的所有煤体,煤体在全部产热过程中因肋片掖下无阻力配风又随燃即缓出于逆火口,唯须设定水冷壁与炉膛产热热平衡后恒久持温800-1000℃低温燃烧是毫无疑虑的),适逢底火水冷炉排燃烧之后,烟火流继向下次级推燃并以其800-1000℃的持湿干馏主煤体至烬且烧燃既生之烟(轻面易举地“殊途同归”于高质量地“烟气再循环”达次级推燃直至亚临彻燃,并把较为理想的“富燃料燃烧”和“分级燃烧”的多种低NOx、SOx燃烧模式变相与综合,而只在烟流既出逆火口之时才巧遇自然鼓风耐火壁腔内的“过氧”并予瞬即烈性“补燃”彻底,如此,不仅抑制了焦炭NOx的生成,而且在还原性气氛之中还有利于已形成的NOx还原,使NOx的生成量进一步减少(根据我国权威著作推定工业锅炉中,在烟气再循环、分级燃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采用富燃料燃烧法以后,有使NOx的排放量从500-900ppm降至5O-100ppm的实验结果)。与此同时,在燃煤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石灰石(Ca/S=2∶1)实现脱硫,而实现最佳脱硫之燃烧温度正巧又是本专利技术设定的炉膛温度限,尤其本专利技术的排渣温度接近常温而在脱硫上的显热损失与现行工业锅炉比较简直可以约等于0,更不会影响任何设计性燃烧和出力(建议我国生活燃煤中添加含石灰石成份高的矸煤作为脱硫剂,而现行炉是不能燃用掺定矸煤之煤种的,只有本人的系列专利产品才适应)。在系列设计上,适用粒煤造型的可以在炉胆内只设底火水冷炉排(排间泄渣调整底火并正常添煤),排下添各类煤而无须再置次级水冷炉排,但适用小粒碎煤(粉状)的炉胆内,则设二、三若级水冷炉排,或以粒、面煤胆间的设置,以达数炉排并燃而成倍增大热出力和提高燃烧效率,以及适用各种煤况。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实现了生活锅炉无烟色(林格曼黑度接近燃油锅炉的指标)燃煤,在燃烧率96%左右和热效率80-85%的同时,实现了低NOx、SOx燃烧,在成本没有过多增加之下,把我国生活锅炉的节能环保性能统一提高到国际同类领先的水平,为我国常(低)压生活锅炉的全面更新换代提供了各种煤型的科学方案。我国是世界燃煤大国,年耗煤占全球耗煤总量的四分之一,仅生活用煤和中、小企业用煤约4-6亿吨,按本专利技术提高节能30-40%计算,每年约可以节煤1.2-2亿吨,同时按理论分析,本专利技术的低NOx减少率约60%,低SOx减少率约80%左右,仅此估计从全面更新换代的角度,减少大气污染排放量为NOx100-200万吨/年、SOx430吨/年(因年节省煤炭而反减环境污染强度相当于二十个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环保总效益NOx15.4万吨、SOx320万吨、CO22000万吨、CO等碳黑1000万吨左右)。兹直接经济效益300亿元/年人民币(间接效益,有学者仅以节电再创效益的间接社会效益按40倍),可见我国节能环保事业之意义重大、任务之艰巨……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常压炉实施例的偏胆位线半剖视图;图2是图1的1-1剖位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低压炉实施例复胆结构示意中1、板桶(管束鳍片隔制桶壁)胆体(筒胆);2、底火水冷(管束弯制)炉排(简炉排);3、炉(胆)膛;4、竖(横)式烟箱前(后)烟火管(简烟火管);5、上管(下箱)板;6、泄气管;7、下管扳;8、渣膛;9、带风眼自鼓风耐火腔壁(简鼓风壁);10、“丰”字形摇泄平合渣篦(简渣篦);11、灰腔;12、清灰口门;13、孪式水箱;14、水位计;15、大气常通管;16、烟颈;17、横置水冷排管;18、竖向过流撑式加强管;19、底火煤风口门;20、炉体平板内外角铁扣对焊加强筋;21、主(副)煤门;22、螺旋(单管混凝)肋片;23、次(预)置炉排位线;24、渣门;25、逆火口;26、隔渣水冷管;27、灰门;28、隔闭灰腔脚(简隔闭脚);29、炉体;30、热水循环(安全)系统;31、下脚水冷壁;32、“丰”字形炉齿摇轴臂(简轴臂);33、偏胆位线;34、齿条摇臂;35、联(分)摇臂梁;36、摇柄;37、偏竖烟火管(简偏火管);38、随竖火管;39、汽包;40、横火管上锅筒(简上锅筒);41、烟箱末胆随膛膨化碰撞降尘过火腔(简末胆腔;42、递尘板;43、空气预热器;44、侧后水冷管束胆壁(简侧胆壁);45、漏灰斗;46、耐火保温炉皮;47、共烟继燃胆膛;48、下锅筒;49、闭合降尘池;50、尘池墙;51、灰池铲车道;54、尘门;55、灰池;56、共烟继燃膛箱(简烟箱);57、自控温司燃风机;58、底烟火(口)道。在图1中,以四全等胆(1)复置并立,间竖烟火管(4),管(4)共通联下管板(7)与上管板(5)引烟流入共烟继燃烟箱(56);箱(56)上、下底穿有竖过流加强管(18),适上部横置若行水冷横排管(17);各胆(1)“倒扣口”式过下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炉排复胆式无烟色低温燃煤自控温司燃锅炉,立、卧单复胆(1)采用本人已型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其特征是:单、复胆(1)均设层级水冷炉排于各胆(1)腔内并以底火水冷炉排于胆(1)上部始燃、常燃,采用次级推燃的创新原理殊途同归于现行工业锅炉的“烟气再循环”、“分级燃烧”、“富燃料燃烧”的综合性能和“添加石灰石”的低NO↓[x]、SO↓[x]的高效率低温燃煤锅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理
申请(专利权)人:管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