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和云中产水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风洞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和云中产水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风洞塔系统,尤其是设在山丘顶上或顶侧处与自然或人工最低排水谷底的相对高度不低于500~1500m兴建“风洞·罐池”塔系实现人工设备呑云集中降雨并且积雨在自身罐池内多功能复利三水三电的人工干预水资源空中调度性设备内人工干预降雨孳利的罐池库容性水力发电、地理位势选择性水利势能正功化发电、环境热能源开发性云雨水汽潜热的显热化利用发电“三水三电”或者“三水两电”、“三水两电一商(城)居”等“多水多电”联产一体化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黄河仍然处在一个高悬移含沙状态,治理黄河的中游的水土保持问题还非常迫切,现行的水利技术仍然实现高效且规模化的人工降雨和增雨,其技术的发展已非常滞后(疑因发展方向问题,凡空中降雨无非是在云层中用飞机或火箭向云层中播撒水雾、干冰、碘化银、盐粉、尿素等气溶胶絮凝性降雨或增雨,效率低,特别是效果评估困难。着眼在全球大气中的水循环,水汽输送的源头是海洋蒸发,其88%以上源于海平面,仅从这一点上宏观分析来讲,人类应该也完全能够尽可能地发展大陆中小截留的人工干预空中水资源调度的地面迳流增量与存量动态平衡点合理提升的与如我国“‘800mm降雨分界线’一步步移向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应该知道无论怎样地合理发展水资源人工调配和储蓄工程,充其量也不过是“海平面不升反降而下降一至若干米,宏观上决不会影响海面蒸发量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的科研工作必须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响应,结合在环境热能源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和云中产水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风洞塔系统,其特征是:球、椭缺倒缺口的避雷罩(6),风洞筒(2)层件的强制逆向通风或者空气压力差自然通风两大类若干系列造型;强制逆向通风类自上而下层序为舵转大弯口(1)、大敞口筒定轴(18)、接续于筒定轴(18)口下的风洞筒(52),筒(52)内自上而下依次设逆向强制通风总成(2)、蒸发器叠置冰核层(3)、泵喷洒水层(4)、内填千万造雨巷道(27)组成填料总成的冷热双凝性降雨区(5)、再蒸发器(6)设在吐气门(7)内的环叠排气层,三复合机房层(8)、占整筒(52)一多半塔系(22)高程的罐池(11)、池()11座下是底座(15)上的底池(13)、底池(13)底设的排水管(14)通去谷底的水轮机发电机组;空气压力差自然通风类自下而上层序为重力底座(15)、罐池(11)、三复合机房层(8)、置在“千米”以上半空中环外向内周设方柱开放门(55)的自然风吞雾巨口(54)、降雨启动器(45)、热凝性降雨区(56)、泵喷洒水层(4)、再蒸发器环境热热出力系统(66)、排气口(30)及其风洞筒(52)整筒浑结梁箍网架(21)之外,于其梁箍网架(21)周侧及顶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和云中产水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风洞塔系统,其特征是:球、椭缺倒缺口的避雷罩(6),风洞筒(2)层件的强制逆向通风或者空气压力差自然通风两大类若干系列造型;强制逆向通风类自上而下层序为舵转大弯口(1)、大敞口筒定轴(18)、接续于筒定轴(18)口下的风洞筒(52),筒(52)内自上而下依次设逆向强制通风总成(2)、蒸发器叠置冰核层(3)、泵喷洒水层(4)、内填千万造雨巷道(27)组成填料总成的冷热双凝性降雨区(5)、再蒸发器(6)设在吐气门(7)内的环叠排气层,三复合机房层(8)、占整筒(52)一多半塔系(22)高程的罐池(11)、池()11座下是底座(15)上的底池(13)、底池(13)底设的排水管(14)通去谷底的水轮机发电机组;空气压力差自然通风类自下而上层序为重力底座(15)、罐池(11)、三复合机房层(8)、置在“千米”以上半空中环外向内周设方柱开放门(55)的自然风吞雾巨口(54)、降雨启动器(45)、热凝性降雨区(56)、泵喷洒水层(4)、再蒸发器环境热热出力系统(66)、排气口(30)及其风洞筒(52)整筒浑结梁箍网架(21)之外,于其梁箍网架(21)周侧及顶上附加一体化设计,附商业性康养文旅房产硬件,硬件自下而上有圈桥楼基(57)、巅景云阁(43)、一级环形广场云台(58),台(58)上对应风洞筒(52)的自然风吞雾巨口(54)、二级环形广场云宇台(59)、台(59)上的云中轻钢高楼(42)、电步两梯(49)和串览电机(47)连挂一串的豪华览车(48)更运行在挂车轨道(50)之下,轨道(50)所在的三级环形广场玉宇台(60),台(60)对应风洞筒(52)大敞口的内环水平口整设泵喷洒水层(4),台(60)对应于水平内环口口上缘竖梁设风洞筒(52)大敞口一周的横向排气口(30)的环平重型桥架(61),桥架(61)之上兴建圈搂的云台玉宇(44),玉宇(44)内圈空间为风洞筒(52)大敞口而环周建玉宇(44)圈搂的“风洞·罐池”塔系,系实现人工设备吞云集中造雨并且积雨在自身罐池(11)内的多功能复利三水三电的人工干预水资源空中调度性设备内人工干预降雨孳利的罐池(11)库容性水力发电、地理位势选择性水利势能正功化发电、环境热能源开发性云雨水汽潜热的显热化利用发电“三水两电”或者“三水两电一商居”、“三水两电一城居”联产一体化结构和工作原理创新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风洞塔系统。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风洞塔系统,其具体特征是:千万张频幅比相等的波浪板(25),在“造雨巷道”平行置隔一定间隙,间制竖向造雨巷道(27)单元,道(27)每单元内竖向通夹框网(26),与该巷道(27)的夹持波浪板(25)两壁构成迎流沟(28)、背流沟(29)且左右每每局就左水窝(67)和右水窝(68)的的整区(5)有竖向降雨行程尺寸的风洞筒(52)自上向下强制通风总成式填料或相机散装成柱矩状降雨区(5)的特征并构成了“波浪板夹网巷道设计合理与规模化以及配套科学化、系统整合化、学科交叉兼容化、政治经济商融化”的人工设备内强制或者自然流通空气过滤其中的水汽在风洞中造雨巷道(27)里‘沟沟网膜、飞沫浓雾、冷热冰核、張力絮凝、差异沉降、水附壁流’等人工降雨机制在大型人工设备内得以充分综合与强化的体现,必引发一次沿着我国“先于泰岭至淮河整条‘800毫米年降雨分界线’的山丘平原之上兴建一条条‘500~3000座风洞罐池塔系(22)’向北、东北、西北全境步步推进拓展‘中国乃至全球农林牧渔生产的800毫米年降雨性的人工平推的平移界面’的有计划每每提高年空中调水增量千亿吨的分布工程等等”的水利水电领域和领域外首先紧密关联到水的农林牧渔以及能源、环保、生态包括抑制海平面上升和地球升温等等在内的一系列革命,完成了“‘风洞罐池塔系(22)’巨量过滤空气的‘人工降雨长年产积水资源并使地面地下水的全社会性的陡增合理化’、‘罐池库容平均排水性水力发电’、‘地理选择位势水结合性势能正功化发电’、‘空中水汽潜热的60万kcaI/T雨汽凝结显热利用的环境热发电大幅度替代化石能源’、‘全国康养文旅土地资源纵深开发性向山丘向云空要空间要景色’”综合机制及工作原理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风洞塔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风洞塔系统,其具体特征是:风洞筒(52)上始于指向高空的排气口(62)起递下依次层序是再蒸发器环境热热电出力系统(66)、泵喷洒水层(4)或复以再雾器(39)、或设或不设一至若干级再蒸发器(6)分段的冷热凝性降雨区(5)、降雨启动器(45)、环周入气门(7)、三复合机房层(8)、罐池(11)的主体结构,而突出在“造雨巷道”填料式平行置一定间隙的千万张设定有幅频比都相等的波浪板(25),间制竖向造雨巷道(27)单元,道(27)每单元内竖向通夹框网(26),与该巷道(27)的夹持波浪板(25)两壁构成横向迎流沟(28)、背流沟(29)且左右每每侧向局就左水窝(67)和右水窝(68)网之左右过滤空气而水慢下气快上各自行的空气压力差自然通风类电水联产系统的冷凝性或热凝性或冷热双凝的人工降雨结构与工作原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双凝电水联产风洞塔系统,其具体特征是:风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