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宗阳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77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装置,包括输水管,与输水管相连通的泵体,所述的泵体内设有发电叶轮,泵体的侧壁上设有泵体进水口、泵体出水口,泵体进水口与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较高水位的液面下;泵体的一端设有发电机壳体,发电机壳体内设有定子、转子及冷却叶轮;转子轴的中部分别与泵体、发电机壳体轴承密封连接,转子轴的在泵体内的一端与发电叶轮连接,转子轴在发电机壳体内的一端与转子、冷却叶轮连接,冷却叶轮连接在转子的外侧。该装置可以充分利用虹吸效应,将在高处流到低处的水的重力势能的一部分转化成电能,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或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电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水库、高地上的河流里的水在灌溉时,往往通过长的吸管,利用虹吸的方式吸水利用。水流由高处流向低出的时候,水的重力势能仅用来促进水的流动,没有被转化成电能。其原因在于,落差相对较小,大型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无法利用。高地势的泡、池、湖、水库、拦河坝里的静止水和由高往低顺势的流动水,都能应用到本发电机机组。水库和拦河坝比较充足,为便携式的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的市场应用提供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装置,该装置可以充分利用虹吸效应,将在高处流到低处的水的重力势能的一部分转化成电能,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或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装置,包括输水管,与输水管相连通的泵体,所述的泵体内设有发电叶轮,泵体的侧壁上设有泵体进水口、泵体出水口,泵体进水口与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较高水位的液面下;泵体的一端设有发电机壳体,发电机壳体内设有定子、转子及冷却叶轮;转子轴的中部分别与泵体、发电机壳体轴承密封连接,转子轴的在泵体内的一端与发电叶轮连接,转子轴在发电机壳体内的一端与转子、冷却叶轮连接,冷却叶轮连接在转子的外侧。本技术方案,将高处的水向低处通过输水管输送时,水从泵体一端的进水口流入,从泵体另一端的出水口流出,水的流动带动发电叶轮的转动,利用泵体内的发电叶轮的转动带动转子轴转动,从而带动转子在定子内转动发电。本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适合野外小型施工队、科考队、户外旅游团、靠有水资源的零散住户使用。只要附近有水力资源,不管是户用或商用,都可以用上,即便有商用电的地方,它也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发出来的电比国家电网里的电价经济,降低用电成本。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输水管上设有排气装置,排气装置设有抽气接头,抽气接头上设有放气阀门。通过设置排气装置,便于向输水管内吸入水流,形成虹吸下的水的持续自动流动工作状态;当本装置需要转移时,则可以通过放气阀门向输水管中放入空气,便于输水管及泵体内的水排空。所述的抽气接头的一端与输水管连接,抽气接头的另一端与抽气筒的抽气接口连接。所述的输水管设置在较高水位的液面下的端头处设有进水滤网。通过设置进水滤网,防止水中的杂物进入泵体,绕在发电叶轮上,妨碍本装置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滤网;2-输水管;3-放气阀门;4-抽气接头;5-泵体进水口;6-泵体;7-泵体端盖;8-泵体出水口;9-发电叶轮;10-转子轴;11-转子;12-定子;13-冷却叶轮;14-发电机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可知,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装置,由输水管2,与输水管2相连通的泵体6组成;泵体6内设有发电叶轮9,泵体6的侧壁上设有泵体进水口5、泵体出水口8,泵体进水口5与输水管2的出水端连接,输水管2的另一端设置在较高水位的液面下;泵体6的一端设有发电机壳体,发电机壳体内设有定子12、转子11及冷却叶轮13;转子11轴15的中部分别与泵体6、发电机壳体轴承密封连接,转子11轴15的在泵体6内的一端与发电叶轮9连接,转子11轴15在发电机壳体内的一端与转子11、冷却叶轮13连接,冷却叶轮13连接在转子11的外侧。泵体6及发电机壳体均为腔体结构,泵体6的一端设有泵体端盖7,便于安装及维护发电叶轮9;发电机壳体的一端设有发电机端盖14,便于安装、维护定子、转子及冷却叶轮。将高处的水向低处通过输水管2输送时,水从泵体6一端的进水口流入,从泵体6另一端的出水口流出,水的流动带动发电叶轮9的转动,利用泵体6内的发电叶轮9的转动带动转子11轴15转动,从而带动转子11在定子12内转动发电。输水管2上设有排气装置,排气装置设有抽气接头4,抽气接头4上设有放气阀门3。通过设置排气装置,便于向输水管2内吸入水流,形成虹吸下的水的持续自动流动工作状态;当本装置需要转移时,则可以通过放气阀门3向输水管2中放入空气,便于输水管2及泵体6内的水排空。抽气接头4的一端与输水管2连接,抽气接头4的另一端与抽气筒的抽气接口连接。通过设置抽气接头4,便于利用抽气接头4、抽气筒将输水管内的空气排出,使水流入本装置,并在重力作用下实现自流。输水管2设置在较高水位的液面下的端头处设有进水滤网1。通过设置进水滤网1,防止水中的杂物进入泵体6,绕在发电叶轮9上,妨碍本装置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包括输水管,与输水管相连通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内设有发电叶轮,泵体的侧壁上设有泵体进水口、泵体出水口,泵体进水口与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较高水位的液面下;泵体的一端设有发电机壳体,发电机壳体内设有定子、转子及冷却叶轮;转子轴的中部分别与泵体、发电机壳体轴承密封连接,转子轴的在泵体内的一端与发电叶轮连接,转子轴在发电机壳体内的一端与转子、冷却叶轮连接,冷却叶轮连接在转子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小型水力发电装置,包括输水管,与输水管相连通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内设有发电叶轮,泵体的侧壁上设有泵体进水口、泵体出水口,泵体进水口与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较高水位的液面下;泵体的一端设有发电机壳体,发电机壳体内设有定子、转子及冷却叶轮;转子轴的中部分别与泵体、发电机壳体轴承密封连接,转子轴的在泵体内的一端与发电叶轮连接,转子轴在发电机壳体内的一端与转子、冷却叶轮连接,冷却叶轮连接在转子的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阳
申请(专利权)人:李宗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